(一)打開喉嚨的前提是為了穩定喉頭
打開喉嚨的原理:從生理結構上看,能夠「打開」的只有咽部。喉部的四塊軟骨難以向四周擴展,而只有甲狀軟骨可以下移。「打開喉嚨」的動作要領是自然地、鬆弛地放下下巴,即先抬起笑肌、牙床、拱起軟齶,額關節就自然鬆開,不要捏緊喉嚨,更不要讓舌根堵住喉嚨。下顎自然放平就可以幫助喉頭向下穩定,因為下顎與舌肌、咽肌相連,下顎下垂則帶動了喉結。
因此,下顎的位置可以決定喉頭的位置。喉頭向下與軟齶抬起有機地配合,在發聲時軟齶保持一定程度的抬起,但決不能過分,否則會因僵硬而效果不佳。只要做到正確的吸氣、要吸得深、控制得穩,就能夠自然的、不加任何力強加地放下喉頭,要使之穩定。喉頭的下放和穩定就是「打開喉嚨」的前提。
(二)喉頭保持相對穩定與打開喉嚨的重要性
1、歌唱時喉頭位置的穩定能使歌唱者獲得洪亮、優美的聲樂一般人在唱上行旋律時,思想是往上想的,喉頭就象是上台階,隨著音的提高而提高。為了保持喉頭的穩定,從心理上說,唱上行旋律時,思想應該往下想,要把注意力放在喉頭的下降上,放在保持吸氣狀態上,也就是說,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嗓子上,唱高音不是用嗓子勒著唱,而是打開喉嚨,用氣息唱。
2、穩定的喉頭位置能獲得正確的歌唱狀態喉頭穩定了,喉嚨就打開了,歌唱者的根基就紮實了。這樣在我們的咽管內就形成了較大的咽腔,氣流衝擊聲帶發出的基音經過這個咽腔的共鳴,發聲時就能唱出優美的聲音。
3、穩定的喉頭能使歌唱者的嗓子起到保護作用有關醫學專家的研究表明,聲帶以及整個喉咽腔的各種病變(如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水腫、聲帶肥厚以及聲門的運動障礙等)都與發聲不當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喉頭位置很高,牽引了喉關節上肌肉群的不正確扯動,從而引起拉緊聲帶等的不正確運動,時間長了就會引起聲門運動的障礙而引發一些病變,使患者發聲困難或難以學好聲樂。因此,穩定喉頭位置是正確的歌唱狀態,也是對嗓子起到保護作用的最佳發聲方法。
一個正確的聲音的產生,應該是呼吸、喉頭、共鳴腔三者緊密配合,整個歌唱器官協調工作產生的,絕不是某個器官單獨作用的結果。在歌唱過程中,不斷尋求各個器官協調地搭配,各發聲器官更完善地統一配合,以達到日益完美的整體歌唱狀態的平衡,這應該是聲樂訓練的一個原則。同時,我們也應加強單個發聲器官的調整性訓練,任何整體都是由各個局部組成的,不了解各個局部不能清晰地把握整體。
所以,我認為在聲樂學習中我們只有放下喉頭才能使其容易得到氣息的支持:同時喉位下降使發聲管得以向下伸長,使聲音自然掛在胸腔而變得渾厚、寬廣、獲得低音,還有利於聲區的統一,使歌聲更加的動聽、完美。
關注公眾號:wyxcg8 每天送你一篇實用、有效的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