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瘙癢症是生活中常見疾病,尤其青睞老年人。年齡越大,皮膚瘙癢的頻率和程度越高。再加上秋季乾燥,更易加速本病的發生髮展。西醫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予以抗組胺藥內服及激素類藥物外用,療效有限,而中醫藥調治療效顯著,在門店簡便易行。現以問答形式總結其中醫診療內容,以方便藥店人掌握。
問:能否簡單介紹,皮膚瘙癢症是什麼樣的一種疾病?
答:皮膚瘙癢症沒有無明顯原發性皮膚損害,而單純以瘙癢為主要症狀的皮膚病。也就是說,因為各種皮炎、濕疹先造成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而後出現的瘙癢,不屬於皮膚瘙癢症。但要注意,皮膚瘙癢症患者在搔抓皮膚後,可出現抓痕、結痂、色素沉著和苔蘚樣變等的皮膚改變。詢問病情時應分清前因後果。
皮膚瘙癢症可分為全身性瘙癢病和局限性瘙癢。表現為皮膚陣發性瘙癢,癢無定處或局限於身體某些部位,以陰部、肛門周圍、頭皮、小腿常見。
問:皮膚瘙癢症通常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答:西醫認為皮膚瘙癢症因內因和外因所致。內因多與某些疾病有關,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腎病等,也包括藥物反應及煙酒和辛辣食品等刺激。外因有乾冷或潮濕的天氣、穿著化纖毛織品、使用鹼性過強的肥皂等,也可促使本病發生。
中醫則從更宏觀的角度將病因分為內外因:如外感風、濕、熱等外邪,蘊於肌膚,不得疏泄而引起瘙癢,或因體內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而致。
問:在門店,皮膚瘙癢症如何正確辨證並給予口服中成藥治療?
答:一般來說,皮膚瘙癢症可分為以下三種證型:
•風熱血熱證:以皮膚瘙癢,遇熱或飲酒後加重,搔破後血痕累累為特點;伴心煩,口渴,小便黃,大便干,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或弦數。推薦膚癢顆粒,每次1-2袋,每日3次,沖服。
•濕熱內蘊證:以瘙癢不止,抓破後滲液結痂,或外陰肛周皮膚潮濕瘙癢為特點;伴口乾口苦,胸脅脹滿,納差,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推薦金蟬止癢膠囊,每次6粒,每日3次,飯後服用。
•血虛風燥證:以老年人多見,病程較長,皮膚乾燥瘙癢,血痕累累,伴頭暈眼花,兩目乾澀,失眠多夢,舌紅少苔,脈細數。推薦潤燥止癢膠囊,每次4粒,每周3次,口服。
問:對於皮膚瘙癢症,有什麼外用中成藥推薦?
答:外用中成藥有多種劑型推薦:
•洗劑:適用於各型皮膚瘙癢症,推薦甘霖洗劑,稀釋後使用,每日1-3次,使用後無需再用水沖洗;或川百止癢洗劑,直接塗於患處或稀釋4倍洗浴患處,每日1-2次。
•霜劑:適用於乾燥型皮損瘙癢,推薦羌月乳膏,直接塗於患處,每日2-3次;或膚舒止癢膏,取5-10克,於溫毛巾上抹擦皮膚,揉摩5-10分鐘,用清水沖凈即可,每天一次。
•軟膏:適用於皮損乾燥瘙癢,甚至肥厚、苔蘚樣變,推薦青鵬軟膏,直接塗於患處,每日2次;或丹皮酚軟膏,塗於患處,每日2-3次;或除濕止癢軟膏,適量塗抹患處,每日3-4次。
問:除此之外,皮膚瘙癢症患者在生活中還要注意什麼?
答:此外,減少洗澡的次數,用溫水沖澡或擦體,並且時間不要超過 10 分鐘。
洗完澡後,立即塗上滋潤的乳液,保濕潤膚,注意忌強鹼性皂液清潔,避免搔抓和熱水燙洗等。貼身穿純棉內衣,忌食辛辣發物,還要調暢情志,避免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