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30年的親人找到了!一次夏令營,圓了他的團圓夢

2019-07-24     南京日報

生在寶島的「南京人」,首次來寧收穫意外之喜——

一次夏令營,尋回失聯30年親人

張山蔚(右)這次來南京參加夏令營,找到了失聯30年的親人。本人供圖

「失聯30年的親人找到了!」7月21日下午,剛剛結束2019年南京農業大學「兩岸大學生新農村建設研習營」之行的張山蔚老師,在趕往蘇州的途中,接到了一個讓他激動萬分的電話。張山蔚是台灣嘉義社區大學的一位教師,是這次尋親活動的「主角」,同時也是一個會說南京話,卻從沒到過南京的「南京人」。

「我從小就聽長輩們說南京的事情,所以雖然從來沒有到過南京,卻對南京有著很深的感情,一直都想來南京看看。」張山蔚說,他的父母原是南京金陵兵工廠的成員,家在中華門一帶。後來隨著兵工廠遷到了台灣高雄。因此,在高雄他們所在的村子裡,整個村都是南京人,全村人都會說南京話,他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長大的。

「可以說,我是一個出生在高雄的『南京人』。」張山蔚用地道的南京話驕傲地介紹,他的母親曾經在1989年來南京尋找她的弟弟,當時經過多方聯絡是聯繫到了,但張山蔚的父母過世後就又斷了聯絡。

張山蔚2017年退休,目前在嘉義社區大學開設「自然農法」班,與一群喜歡種植無毒蔬果的朋友切磋農技。今年67歲的他這次與同事一起報名「兩岸大學生新農村建設研習營」活動,不遠千里來到南京,一是對活動本身感興趣,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想見一見自己的故鄉。

同行老師、南農校友、宜蘭大學老師朱玉在閒聊中得知了張山蔚的故事,在離寧前的最後一次晚宴上,特地請來了南京朋友溫女士作陪,一解張老師的鄉愁。沒想到,熱心的溫女士給了張山蔚一個大驚喜。

「我們全程都是用南京話交流。張老師的南京話很標準,我們也聊得很愉快。」溫女士告訴記者,「當張老師說他已經和親人失聯30年時,我打心底里就覺得自己應該幫幫他。」

7月21日下午,張山蔚在前往蘇州的途中接到了溫女士的來電,告訴他已經聯繫到了他的親人。「沒想到,竟然這麼快就聯繫上了!」張山蔚非常激動,當天傍晚,就與親人進行了視頻通話。

「很感謝朱玉老師和溫女士以及南農同仁的幫助,讓我得以和親人聯絡上。現在微信聯繫很方便,縱然回台灣,依舊可以保持聯繫,在視頻上見面聊家常。以後要是有機會,肯定還是會想要再和親人相會的。」張山蔚說。

據悉,南農自2007年以來共舉辦了13期兩岸大學生暑期研習營,已累計邀請台灣多所高校師生400多人來寧開展交流活動。研習營的舉辦促進了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增進了台灣師生對祖國大陸的了解,加深了兩岸同胞「同文同種,血濃於水」的感情,已成為南農對台交流的「品牌項目」。

本報記者 談潔 本報通訊員 許天穎 本報實習生 付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vVGImwBmyVoG_1ZfU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