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出貨大漲26%,華為這幾年都做對了什麼?

2019-10-19     CN314智能生活

如果說有哪個品牌能夠代表國產手機行業發展的脈絡,可能大家都會認為是華為。事實也是如此,在走過了運營商定製時代之後,華為通過積極穩妥的高端化發展策略獲得了充足的發展動量,接連推出的Mate系列和P系列堪稱國產手機旗艦的巔峰水準。也正是藉由這兩大系列華為的高端化戰略進展相當順利,不僅在國內建立了優秀的口碑,也在海外市場獲得了玩家的認可。

而值得注意的是,剛剛華為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的經營數據,其中智慧型手機業務出貨量超過了1.85億台,同比增長26%。眾所周知,從2017年以來國內手機行業就面臨下行態勢,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的這一改變讓眾多手機品牌都面臨或大或小的危機,我們看到了知名品牌的業績下滑,甚至是中小品牌的黯然離場,但華為在近兩年時間裡卻保持了高速的增長,尤其是在2019年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還能獲得如此的發展,這就非常讓人好奇了:華為是如何做到這樣的?華為手機的這種發展模式是否可以被複製?

筆者認為,不一味的追求低價格與性價比是華為手機獲得成功的一個制勝原因。早年國內手機行業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粗放發展時期,眾多手機品牌圍繞低價格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價格戰,「高配低價」成為核心關鍵詞。雖然價格戰可以在短時間內招來大量玩家的青睞,同時也能建立在玩家圈子裡的美譽度,但長期來看這種一味追求低價格的模式無異於飲鴆止渴。當一個手機品牌長期推出低價格產品,這個品牌就會被消費者認定是低端品牌,即便推出性能再強、配置再高的手機也難以抹去低端品牌的痕跡。

而想要從低價中走出去,一方面要建立自己的技術研發,另一方面則要在提升性能的同時建立更大的差異化優勢。華為選擇了攝影,與德國影像巨頭徠卡的聯手可以說是華為近年來走出的最正確的一步棋。徠卡在業內的影響力人盡皆知,彼時也正是手機攝影開始崛起的時間窗口,華為利用徠卡在攝影行業內的強大影響力實現了自家手機在玩家圈子中的口碑傳播,實際上這就是一招很明顯的借力玩法。如果說當時的華為手機在手機攝影方面還只是一個初學者,那麼現在的華為已經成為該領域無可爭議的老大。從P30 Pro的徠卡四攝到Mate 30 Pro的雙4000萬像素電影攝像玩法,華為與徠卡的聯手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人們也都看在眼裡。

另一個,則是保時捷。2016年,連續兩代Mate旗艦的成功讓華為看到了在高端手機領域的機會。再加上高端的VERTU品牌價值縮水、8848品牌口碑毀譽參半,華為認為推出一款高端定製手機有可能抓住這個市場強烈需求的很小時間窗口。因此,華為挑選合作夥伴,把眼光放到了跑車上。而經過比較華為選擇了保時捷,結果卻出人意料:Mate 9 RS保時捷設計一發售就迅速成為爆款,一機難求,曾經被市場上炒作為3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從華為Mate 9 RS保時捷設計到今天的華為Mate 30 RS保時捷設計,華為手機在奢侈品手機合作中高歌猛進。與保時捷合作後,華為高端手機的利潤呈現爆炸式增長。

華為把保時捷設計系列做成了類似奢侈品的存在,但價格又並非高不可攀,其中所融匯的文化內涵恐怕要比手機本身的價值更大。或許也可以說華為從一個依靠運營商定製手機的品牌,像一個含有高端奢侈品含義的手機品牌的轉變,不僅是華為自己的蛻變,也是國產手機高端化發展路程的一段真實寫照。筆者認為,華為的這種發展模式給其他國產品牌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做手機不能過於注重性價比,品牌整體的溢價能力才是衡量一個品牌是否高端的標杆,而如何提高自身的溢價能力,可能首先就得自己撕掉自己「我很廉價」、「我得便宜」的標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r5x5m0BMH2_cNUgOA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