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該如何教育?看完這檔綜藝,我明白了三個道理和五個方法

2020-09-09     軌道電影

原標題:二胎家庭該如何教育?看完這檔綜藝,我明白了三個道理和五個方法

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二胎政策正式宣布,自2016年1月1日開始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子女。

這一重磅炸彈讓很多家庭體會到了二胎帶來的巨大喜悅,以及隨之而來的養育煩惱。其中一個始終無法迴避的問題便是教育!

很多人說,一個孩子還沒教育明白,又多了一個孩子,這不是雪上加霜嗎?其實,也不盡然。

最近,有一檔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口碑爆棚,它就是《誰知盤中餐》。目前播出兩期,第二期直接獲得六網綜合組第一名的成績,占據了全國11-30歲觀眾所有頻道的第一名。

這檔節目不同於《爸爸去哪兒》類的陪伴類節目,邀請的四個家庭都是二胎家庭,孩子都在5到13歲之間,一個家庭兩個女兒(鞠析彤,小名彤彤、鞠蕎安,小名安子),

一個家庭兩個兒子(朱天樂,小名郎朗、朱宸希,小名開開),

兩個家庭大兒小女(李玥潼、李玥儀)。

馬晨炎,小名馬大寶,馬堇馨,小名馬小妞

父母在這檔節目中是觀察者也是反思者,通過「離開孩子」的方式,讓孩子們獨自在廣西鄉間勞作、生活,鍛鍊自理能力,認識教育不足。不僅展現出孩子最真實的想法,還徹底改觀了父母對孩子的看法。

01、父母教育孩子之前,需要先正視自己,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父母就先要做到什麼樣

案例:安子爸爸並不會做飯,這次親自下廚,吃飯時,問安子「你參與了這道菜的哪個部分?」

安子理直氣壯地說「我沒有參與」

爸爸「那明天咋辦?」

安子「明天姐姐做,我洗碗」

這段父子對話真的有些有趣,爸爸在家庭中沒有以身作則地進行示範,用意是希望安子承擔起做飯的責任,但安子卻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洗碗。即使是成年人,有時候也是喜歡這種「逃避方式」,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長首先需要考慮的是自己做到了沒有,如果自己都做不到,那麼要求孩子以此為標準顯然非常缺乏說服力。

02、放手讓孩子成長,不要因為年齡小而戴上枷鎖,適當的犯錯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案例:有些孩子與生俱來喜歡領導別人,李玥潼和其他三個孩子開會時,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如此。

他直接給其他孩子安排起了工作,「你們倆是後勤,包括給所有人刷鞋、接水、洗碗,我是伙夫,他來做飯和買菜」

什麼是戲精本精,自己先占據有利條件,給自己安排最輕鬆的活兒,然後指揮其他人干最髒最累的活兒,不過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其實是有利的,只有適當的犯錯和放手,才能讓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定位,後來的發展也證明當領導的不容易,自己不衝鋒在前,後面根本沒有聽的,畢竟孩子們都猴精著呢。

03、二胎最大的問題是父母偏心,平衡二胎關係首先是平衡兩個孩子之間的愛

案例:馬大寶欺負馬小妞,妹妹果斷選擇向父母告狀,父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先肯定馬大寶「我知道你就是想和妹妹玩玩」,然後再去告訴他具體的方法。

這段爭執最後以兩人的握手言和告終,而絕不能直接以訓斥的方式進行,最後很可能適得其反。本質上,大寶很容易產生一種心理,自己得到的愛沒有妹妹多,節目中呈現出來的狀態同樣如此,馬大寶認為自己怎麼做都不對,在父母眼中,妹妹始終比自己重要。

這是很多家庭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父母在平衡二胎關係時絕不能厚此薄彼,後來讓怨恨生根發芽,長期如此,這種想法會越髮根深蒂固,難以扭轉。

那麼怎樣和孩子溝通,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呢?以下五個方法會助一臂之力。

01、讓大寶參與到二寶的生活之中

孫儷在懷二胎的時候有一個方法值得學習,她會提前和大寶溝通,說「你很快就會有一個妹妹來了,你給她取一個名字吧」,哥哥真的給她取了個名字,當妹妹出生時,孫儷還特意給哥哥買了一個玩具,告訴他「這是妹妹送給你的禮物」,從此之後,哥哥對待妹妹特別的好。

這其實就是哥哥參與到了妹妹的生活之中,他感覺到自己受到了重視,父母的愛並不會因為妹妹的出生被剝奪,因此變得更加開朗、幸福。

02、出現問題時,首先安撫大寶,然後和大寶一起安撫二寶

節目中給出了一種處理問題的正確方式,當馬大寶和馬小妞產生爭執,老大常常會感到被冷落,心理上產生落差,甚至怨恨自己的弟弟或妹妹,這時,父母首先應該安撫好大寶,然後和大寶一起安撫二寶,這樣既能使大寶感受到被重視,又不會影響到兩人的感情。

03、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大寶身上,讓大寶成為二寶的榜樣

有一句話是父母經常說的「你看弟弟(妹妹)多麼聽話,多麼乖」,殊不知,這句話其實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他們會認為父母對二寶的關心程度大於自己。

父母正確的方式給予大寶更多的教育關懷,讓他成為二寶的榜樣,節目中的郎朗就是非常優秀的代表,當他帶領開開、彤彤和安子去買菜時,因為花光了原本準備給安子的錢,導致安子大鬧情緒,這個時候,郎朗先是去安撫安子,在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他把自己最愛吃的韭菜退掉,用退還的錢給其他孩子買了糖吃,這種暖心的大寶寶在任何家庭都是一種幸福,二寶也會在大寶身上學會關懷和感恩。

04、激發大寶的保護欲,讓大寶感受愛的同時學會傳遞愛

《奇葩說》節目中曾有一次關於二胎是否需要徵求大寶同意的論題,當時傅首爾的論點很有意思「如果孩子口袋裡有100顆糖,他自然會去分享;如果孩子口袋裡只有一顆糖,又憑什麼要求他大方?」

大寶首先需要感受到足夠的愛,才有可能承擔起「保護弟弟妹妹」的使命感,因此至關重要的依然是平衡愛的給予問題,只有感受到愛的存在,才有傳遞愛的可能,這一點值得廣大父母們重視。

05、制定適當的規則,讓孩子在可控的範圍內自行解決矛盾

最後這個方法其實是保護孩子受到父母教育的傷害。很多孩子容易被父母的隻言片語所打擊,由此產生很多疑慮和委屈。父母可以提前制定一些規則,當孩子們出現小的矛盾或摩擦時,讓他們在規則框架之內自己去解決,而不是站出來說「妹妹還小,你就不能讓讓她嗎?」

同樣是孩子,為什麼年齡大的孩子要讓年齡小的孩子呢?父母應該就事論事,而絕不應該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孩子的行為產生「偏心」的情況,讓孩子們感受到公平公正,比教育什麼都要重要。

二胎的教育問題是一個終生學習的課題,這檔節目只是通過觀察和反思的方式讓我們思考和孩子們相處的方式、方法,有些我們曾經受過的傷,可能成為家長之後,也會以同樣方式施加給孩子,這種無意識其實完全可以避免,只要多聽聽專家的建議,多學習一下其他二胎家庭好的方法,孩子一定可以健康茁壯成長,成為和父母一樣偉大的人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gRfcHQBeElxlkkac8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