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初心寫忠誠 以生命擔使命

2020-03-26   河北共產黨員

用初心寫忠誠 以生命擔使命

——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工作紀實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 翟新建 通訊員 靳曉輝)從2020年1月26日起,河北省先後派出1085名醫療隊員赴湖北武漢支援抗疫,人員分別來自全省220家醫療和疾控機構,涵蓋呼吸、重症、中醫、護理、檢驗、影像和疾控等專業,分別支援武漢市雷神山醫院等六家定點醫院和武昌方艙醫院等五家方艙醫院的醫療救治任務,支援武漢市江岸區開展疾控工作。至2月25日,圓滿完成救治任務的部分醫療隊員已光榮凱旋。

在武漢支援抗疫的60多個日日夜夜,全體醫療隊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牢記省委省政府「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要求,白衣執甲、逆行出征,披荊斬棘、英勇奮戰,和全國各路醫療大軍一道,全力以赴投入到「武漢保衛戰」第一線,圓滿完成了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醫療救治任務。

全面打響重症患者救治「生命保衛戰」

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症患者救治是武漢保衛戰中的「難中之難、艱中之艱」,是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我省第一、二、七、八批醫療隊負責支援武漢市第七醫院、武漢市雷神山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和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等六家重症救治定點醫院,隊員暴露風險高、救治任務重、心理壓力大,是名副其實的「火線敢死隊」。

醫療隊組建了以省人民醫院原副院長齊曉勇、醫大二院呼吸專家袁雅冬、省醫大一院副院長張慶福等為骨幹的專家救治組,編組了127名呼吸、急救、心內、ICU專家救治力量和348名重症急救護理隊員,在武漢組建起縮小版的「河北重症救治最強團隊」。醫療隊按照國家最新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結合當地重症患者差異性特徵,制定「一人一方案」重症救治用藥方案和護理標準,建立了戰前例會、三級查房、全天候值守、重症病人包乾和遠程會診等制度,採取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基礎疾病多學科聯合診療、抗病毒治療和中西醫結合等方法,為每位重症患者渡過生死難關拼盡全力,千方百計降低患者病亡率。截至3月25日,各醫療隊累計救治患者853名,其中重症患者173名、危重患者91名,累計護理患者5134人,累計治癒出院540名,協助受援醫院將重症患者轉輕率從平均不足15%拉升到70%以上。

第一批醫療隊重症救治成功率在武漢排名前三,隊長袁雅冬代表全國援鄂醫療隊巾幗代表登上了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向全國介紹了重症救治「河北經驗」。袁雅冬、於紅蓮、張明軒和肖思孟等4名隊員先後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表彰,河北重症護理隊(第二批醫療隊)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表彰。

創新完善方艙醫院救治「河北模式」

我省支援武漢的第三、四、五、六、九批醫療隊577名隊員,分別在武漢市武昌方艙醫院、江岸方艙醫院、武漢體校方艙醫院、黃陂方艙醫院和漢陽國博方艙醫院等5家方艙醫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從2月7日開艙收治到3月12日休艙清零,累計護理患者1341名,整建制管理患者687人(重症患者7人),完成影像掃描1780人次,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護零感染、出院零回頭、醫患零投訴」救治目標,在江城打造了一座座生命之艙、安全之艙、和諧之艙。

方艙醫院是一種適應突發醫學救援任務的快速部署醫療體系,對絕大多數河北醫療隊員來說是個新鮮事物。面對著「晝夜燈火通明、咳嗽此起彼伏、患者情緒波動」的複雜嚴峻管理形勢,我省醫療隊將6S精準管理理念應用於方艙醫院各病區,成立了以醫大三院副院長王飛、省醫療氣功醫院副院長陳玉娟和保定市婦幼保健院張潔等為骨幹的方艙專家醫療組,組織專家共同編寫了《方艙醫院工作手冊》,制定了病區「40人一團隊、6小時一輪班、24小時在崗」制度,建立起咽拭子標本採集、核酸檢測、病患護理和CT檢查等規範化流程,創新了「三房兩通道」區域布局,利用預檢分診技術手段化解難點、打通堵點,總結歸納了一套有章可依、規範操作、科學護理的方艙醫護服務模式。同時,按照「驅體救治、心理干預」的原則,各醫療隊相繼成立了「小紅帽」病友志願者團隊,開設了宣肺操康復、健康小貼士等美篇專號,開通了「療愈電台」廣播,開展了「醫護人員+患者」結對幫扶、健康關愛課堂、抗疫才藝大比拼和「冀鄂心連心」手繪畫等活動,突出人文關懷,加強心理干預,消除負面情緒,營造了艙內和諧、溫馨、正能量的醫患氛圍。

四批醫療隊隊長陳玉娟受邀在湖北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方艙病區管理的「河北模式」,河北方艙護理隊(第三四批醫療隊)和河北方艙醫療隊(第五批醫療隊)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張國民、王曉芳、梁曉昌、張曉靜等4名隊員獲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堅決築牢院感防控「紅色警戒線」

全面加強醫院病區和駐地賓館的感染控制,是1085名醫療隊員完成救治支援任務的前提。醫療總隊始終把全體醫療隊員的感染防護和安全管理作為日常重要任務抓緊抓細抓實,建立了最嚴格的院感防控制度,實施了最嚴厲的院感防控舉措,實現了所有隊員在武漢期間「零感染、無意外」。

醫療總隊設立了院感防控組,先後下發了3份加強院感防護紀律的內部文件,組織院感專家先後制定了《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感控管理規範》和《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駐地感控管理辦法》,建立起體溫動態監測、職業暴露登記及宿舍消殺登記等制度,組織院感防控專家監督各項院感防控制度落實,加強病區病患出入院、交接班等關鍵環節感控紀律,做到上崗前、下班前專人現場監督指導正確、合理穿脫防護用品,狠抓各醫療隊駐地、擺渡車、醫院「三點一線」感控制度落實,在院區、駐地分別建立起PDCA感控管理閉合迴路,強化標準化建設、規範化感控管理,嚴防各環節交叉感染。積極協助受援醫院進行院感防控知識培訓,累計完成醫務人員7258人次的防護培訓,協助受援醫院合理布局「三區二通道」防護區域劃分,增加隔離病區入口緩衝間,制定規範的院感防控流程。同時,特別注重一線隊員勞逸結合,按規定實施力量輪換、人員輪休,加強醫務人員身心照顧,動員駐地酒店提供好營養健康的就餐服務和舒適便捷的生活環境,確保全體隊員持續健康、心無旁騖的投入到戰勝疫情的鬥爭中。

在大戰大考中凝聚黨建「硬核力量」

馳援武漢以來,我省醫療隊以黨的初心和使命引領疫情防控鬥爭,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激勵引導廣大黨員敢打頭陣、敢做先行、敢當先鋒,一大批醫務工作者和黨員幹部在抗擊疫情的嚴峻鬥爭中叩問了初心使命,經受了生死考驗,錘鍊了紮實作風,提升了工作本領,黨旗始終在醫療隊疫情鬥爭的第一線高高飄揚。

在各批次支援武漢醫療隊相繼成立七個臨時黨支部(黨總支)的基礎上,根據上級黨委批覆,在武漢前線成立了中共河北援鄂抗疫醫療隊臨時黨委,選舉總領隊范素文同志為臨時黨委書記,設立了2名黨委副書記,由11名黨委委員組成,指導管理醫療隊364名黨員開展工作。醫療總隊臨時黨委和各黨支部(黨總支)先後組織開展了「書記講黨課」、「我是黨員我帶頭、防控疫情當先鋒」和「戴黨徽、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等20餘場次黨建活動,召開了10餘次臨時黨委會議。各黨支部(黨總支)先後設立了4個「重症病區黨員責任區」,組建了2支「重症救治黨員突擊隊」,設立了47個「方艙醫院黨員先鋒崗」,要求所有黨員在防護服上粘貼「共產黨員」標識,主動亮明身份,激勵全體黨員在醫療救治任務中敢啃最硬的骨頭、敢挑最重的擔子。

按照上級黨委要求,醫療隊各級黨組織在堅持標準、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把政治素質過硬、一貫表現良好和關鍵時刻頂得上、危急關頭沖在前等現實表現作為硬性標準,對219名符合入黨條件的年輕隊員一線考察、火線入黨,在各醫療隊前線駐地先後舉行了11場入黨宣誓儀式,形成了「發展一個、激勵一片」的鮮明導向。

建立高效協同的組織領導「戰時機制」

面對武漢當地救治任務繁重、服務保障困難的嚴峻形勢,河北支援湖北醫療總隊充分發揮起牽頭抓總和協調各方的作用,成立了綜合協調、醫療救治、醫療護理、院感防控、信息宣傳和物資保障等6個工作組,印發《河北支援湖北醫療總隊工作規則》和各工作組制度,先後召開22次工作會議,下發了10餘份通知要求,以戰時狀態、戰時思維、戰時機制、戰時方法,構建起職責明晰、科學有序、高效協同的前方指揮體系。

醫療總隊對防控物資、生活物資保障堅持一盤棋思想,優先保障危重症病區一線醫護人員需要,確保緊缺物資用到最關鍵的時刻、最關鍵的醫院、最關鍵的救護,堅決防止資源錯配,造成浪費。我省醫療隊在武漢期間,累計籌措防護服19929套、隔離衣16810件、N95口罩16020個、防護眼罩11166個等物資,協調捐贈了呼吸機、紅外血管成像儀和移動式智能空氣消毒機等105台設備,有效提升了醫療隊救治保障水平。同時,為確保醫務人員始終以充沛的精力、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旺盛的戰鬥力投入戰鬥,醫療總隊協調各方力量為每位醫護人員安排單間住宿,發放牛奶、維C、金銀花飲品等營養品,駐地設置「能量加油站」,協調酒店按照北方口味改進餐飲服務,做好夜班餐、病號餐、民族餐等特殊保障,開通了隊員就診「綠色通道」,協調後方解決隊員家庭後顧之憂。

醫療總隊始終把加強輿論引導、宣傳正面典型作為宣傳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信息宣傳組,與中央、省內和武漢當地新聞媒體建立起緊密的協調聯絡機制,收集更新醫療隊抗擊疫情的動態信息,深入挖掘戰疫一線湧現出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創作了大量凝聚人心、溫暖人心、鼓舞信心的優秀宣傳作品。截至3月25日,各批醫療隊累計向中央、省內和武漢當地新聞媒體編髮推送宣傳稿件2000餘篇,營造了冀鄂同心、眾志成城的輿論氛圍。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在河北支援湖北醫療總隊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即將勝利凱旋之際,總領隊范素文說,「全體醫療隊員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結束隔離休養後,將繼續發揚不辭辛苦、連續作戰的作風,大力弘揚抗疫精神,充分用好親歷武漢保衛戰的寶貴經驗,背起行囊、奔赴一線,慎終如始、繼續戰鬥,為我省奮力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