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孩子
跟山東女朋友回了家,
頭一次感覺自己成了弱勢群體。
酒量不如人,身高不如蔥,
吃個飯,都能隨時感到自己的渺小。
因為山東食物真的
好!大!啊!
跟山東比「大」,你就輸了。
01
大蔥身高2米4,
也就比姚明高一頭吧
在出產大大大大蔥的章丘,
每年此時,
會舉辦一屆「中國·章丘大蔥文化旅遊節」。
這場活動有一個環節
總會受到萬眾矚目,且自帶熱搜體質——
章丘大蔥種植狀元評選。
之所以能上熱搜,
是因為它的參賽標準非常傷人:
185cm以下的蔥,沒有參賽資格。
今年的「蔥王」也就2.435米吧,
也就比姚明高一頭~
獲獎者宋光寶說,
這還不是他種的最高的大蔥,
2017年的「蔥王」高
2米51呢!
別人種蔥就是蔥,咱種蔥就是樹。
在咱大山東,種啥都「瘋長」。
別的白菜,
大嬸舉兩棵,不費事。
壽光大白菜,
大叔舉一棵,就這麼大……
別的櫻桃長得像櫻桃,
山東大櫻桃長得像桃。
別的蘋果是蘋果,
煙台蘋果是蘋果11 Pro Max。
別的大棗,
可以生吃可以煮,可以曬乾,
可以做棗泥餡……
沾化大冬棗,除了以上功能,
還可以盤。
02
一個包子,
「就有一隻鞋那麼大!」
山東人的熱情好客,舉國皆知。
家鄉飯菜的款待,
一頓一頓不重樣。
然而,
從上桌那一刻開始,
你眼中的世界,從此就不太一樣了。
原本,
你眼裡的饅頭可能是這樣的:
然而山東饅頭,是這樣的:
如果恰好碰上節慶,
膠東人民的棗餑餑,直徑30公分起:
單身久了,
看到饅頭都有被催婚的壓力:
一個人兩個人的,
好意思吃這麼大的饅頭嗎?
偶爾會造成壓力的,
除了饅頭,還有包子。
很多人懷疑,
山東人民,尤其是膠東人,
對「餡兒」這個詞可能有點誤解。
別處的包子,包的是餡兒,
山東大包,有可能包了一盤菜。
然而最神奇的,
是一種吐骨頭的包子。
一個上海人去買小肋排,
人家會問:「做糖醋小排呀?」
一個山東人去買小肋排,
人家會問:「回家包包子呀?」
山東的排骨大包,
把整塊排骨剁成2-3厘米長的小段,
與白菜或豆角一同作餡,
排骨特多:
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
包子裡有骨頭,邊吃邊吐。
這還只是肉包子,
過去的菜包子,更嚇人。
美食家蔡瀾先生
曾在青島舉辦書法展。
談及美食,他說喜歡吃山東大包,
以前的包子,
「有一隻鞋那麼大!」
說包子大,餃子還不服。
蓬萊8塊錢一個的「鮁魚水餃」
上了熱搜。
大家眼裡的鮁魚水餃,是這樣的。
而咱山東蓬萊的鮁魚水餃,是這樣的:
普通大小的鮁魚水餃一斤是60-70個,
但咱蓬萊這家水餃,一斤是3個。
煎餅像床單,鍋餅像鋼板,
桃酥像燒餅,燒餅像湯碗,
是山東麵食的日常操作。
厚實,
是咱山東人對糧食基本的尊重。
03
盤子是啥,我們都是用盆
飯大,菜自然也大。
超乎尋常的菜量,
是一家山東菜館的及格線。
而蔥燒海參則是鑑別
一個山東人懂不懂吃的分水嶺:
一人一隻海參,
像下圖這種,本地人是不認的。
真正的蔥燒海參,
就要一燒一大盤,
蔥燜得散,汁收得干,
把食材的一切香氣,
硬生生逼進原本無味的海參里,
那才見功夫。
山東人經常對別處的菜品大惑不解:
重慶的辣子雞,哪能叫吃雞?
雞肉切大塊,蔥姜青辣椒一大把,
加醬油炒出一大盆,
雞汁拌飯連吃三碗,
那才叫炒雞。
「炒雞」大的炒雞
鐵鍬盛海鮮,算什麼網紅貨色?
山東人吃海鮮,
都是花甲炒一盆,螃蟹蒸一盆,
皮皮蝦煮一盆,扇貝煮一盆……
好的,開吃。
湯里只有西紅柿雞蛋?
那不行。
疙瘩湯,要有蝦仁蛤蜊雞蛋小蔥,一大盆;
排骨湯,要有排骨黃豆粉皮醬雞蛋,一大盆;
全家福,
要用海參蝦仁魷魚肉片鵪鶉蛋木耳銀耳,
熬出超大的一!大!盆!
是的,
山東親友聚餐的飯桌,
永遠是三維空間。
盤子的平面,已經無法滿足他們了。
盆,才是一頓好飯的基本配置。
04
流水的美食,鐵打的炊具
【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
介紹了山東標誌性食物——
煎餅的製作手法。
煎餅用的大鍋,直徑有2米長!
這讓別的「大煎鍋」情何以堪啊~
山東,要山有山,要海有海,
沃野千里,四季常青。
山東地理面積15.7965萬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億。
歡迎你來山東做客,
山東人的熱情,
全在大盆大碗里盛著,
熱氣騰騰,滿滿當當。
山東人就是實在!
山東人就是實在!
來源:齊魯網·閃電新聞綜合福桃九分飽(futaojiufe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