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963年11月22日下午
地點:德克薩斯州學校圖書館
人物:約翰·甘迺迪
1963年11月22日,為了爭取連任,甘迺迪總統在第一夫人傑奎琳和副總統的陪同下到達拉斯訪問,並展開募捐活動。
總統和第一夫人在機場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按計劃,甘迺迪乘車前往達拉斯中心街區(包括迪利廣場),接受50萬達拉斯市民的歡迎,然後前往達拉斯貿易展覽會發表演講。
甘迺迪乘坐的林肯豪華轎車是有防彈設備的,但為了表示對達拉斯人民的信任和親民形象,甘迺迪沒有讓工作人員安裝防彈罩。
總統和第一夫人的前面是州長康納利和夫人
敞篷車行駛在達拉斯的路上,後面一輛車裡坐著副總統
總統行駛路線
12點30分,甘迺迪總統的坐車行至Main Street 拐彎處,一聲悶響,一顆子彈打中甘迺迪的喉部, 第二槍打中後腦部,傑奎琳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攀爬到長禮車的後邊,捧回激射而出的腦部組織。她一直捧到醫院,交給醫生。
這時,一直站在總統座車後的一輛敞篷轎車左側門外的總統保鏢克林特·希爾聽到第一聲響聲後,快速跳下車跑向前方行駛的總統坐車,就在他跑的時候,第二聲槍響了,看到總統猛然向後倒去,然後看到傑奎琳爬向車尾部。
克林特·希爾終於爬上總統坐車的後備箱,保護已經中彈的甘迺迪總統和受到驚嚇的第一夫人
司機沒有停下,飛速趕往附近的一家醫院,可惜下午1點,甘迺迪被宣告死亡。甘迺迪遇刺身亡後,美國民眾陷入恐慌,很多人以為這是蘇聯進攻美國的前奏。
行刺甘迺迪的兇手在80分鐘後被逮捕,但幾乎所有人都相信他背後一定有指使者,因為憑藉他一個人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危險的任務!隨後不久,詹森宣布就任美國總統,因為根據美國憲法,總統在任期內突然離世,副總統將直接繼任總統。
甘迺迪總統遇刺後,副總統林登·詹森在空軍一號宣誓就職
「對所有人來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時刻。我們遭受了無法衡量的損失,「詹森在他作為總統的第一次公開聲明中說道。「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深刻的個人悲劇。我知道全世界都為甘迺迪夫人及其家人悲痛。我會盡我所能。這就是我能做的一切。我希望你的幫助,上帝的幫助。」
1963年11月23日,詹森宣布11月25日為全國哀悼日。
事情發生後,美國政府迅速成立調查組,調查的結果是兇手只有一人!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他是如何完成這項高難度的任務的呢?!
李·哈維·奧斯瓦德的早年生活
1939年,奧斯瓦德出生於紐奧良,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前兩個月因為心臟病去世。在孤兒院斷斷續續地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他12歲時隨母親搬到了紐約,在那裡他被送進了一家青少年收容中心,原因是逃學。
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對社會主義產生了興趣。回到紐奧良後,奧斯瓦爾德於1956年加入海軍陸戰隊,在那裡他獲得了神槍手資格,並痴迷於馬克思主義。
在1959年,奧斯瓦德被海軍陸戰隊解僱,他叛逃到蘇聯,在那裡他被剝奪了公民身份,但被允許留在該國並受到克格勃的監視。
兩年半後,奧斯瓦爾德帶著他的蘇聯妻子和年幼的女兒回到德克薩斯州。
奧斯瓦爾德在自己家中
一年後,奧斯瓦爾德郵購了一把帶有望遠鏡的步槍和一把.38左輪手槍。那一年,據稱他試圖射殺退休的美國少將Edwin A. Walker,他曾是共產主義的堅定批評者。後來在1963年,奧斯瓦爾德在前往墨西哥城轉機時被拒絕前往古巴和蘇聯,他回到德克薩斯州並在達拉斯的德克薩斯州學校圖書館開始工作。
調查記者傑拉爾德·波斯納在接受「 前線 」 採訪時表示,奧斯瓦爾德的仇恨並不是針對甘迺迪個人。「他討厭的是整個系統和甘迺迪所代表的東西」,波斯納在PBS節目中說道。「他鄙視美國。他鄙視資本主義。當他最終有機會打倒甘迺迪時,正是他所追求的。」
根據官方調查,奧斯瓦爾德是單獨行動,從圖書館東南角的六樓窗口射出三顆子彈。甘迺迪在上背部被擊中一次,第二槍擊中了頭部,然後癱倒在他的妻子,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身上。
當時奧斯瓦爾德使用的武器
德克薩斯州州長約翰·B·康納利也與他的妻子在豪華轎車中,他被子彈擊中了一次,後來他從傷病中恢復過來。
「這名男子是24歲的李·奧斯瓦爾德,他是左翼事業的忠實擁護者,是古巴公平競賽委員會的活躍成員,是曾經居住在俄羅斯的古巴人菲德爾·卡斯楚」 ,Dan Rather當時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報道。
奧斯瓦爾德接受記者採訪
在審訊過程中,奧斯瓦爾德否認自己有罪。「我沒有向任何人開槍,沒有,先生……我只是個替罪羊。」他告訴記者。
11月24日周日上午,在媒體面前,奧斯瓦爾德被從達拉斯警察總部轉移到縣監獄。「達拉斯警方非常擔心他們囚犯的安全,」在場的KRLD電台記者鮑勃·赫芬頓克告訴CBS新聞。「我們知道奧斯瓦德是20世紀最令人憎恨的嫌疑人。」
然而就在警局移轉過程中,奧斯瓦爾德竟在戒備森嚴的警察局被一家夜總會的老闆傑克·魯比開槍打死,兇手高喊那人殺了我的總統,當時美國人都在觀看電視直播,目睹了這一槍殺事件的經過。奧斯瓦爾德死前說道:我只是一隻替罪羊。
傑克·魯比槍殺奧斯瓦爾德現場
至於傑克·魯比為什麼會在遇刺事件發生兩天後打死奧斯瓦爾德,至今成為一個懸案,他曾告訴大法官沃倫說,要求帶他去華府,他就願意說出真相,但大法官始終沒跟他合作。魯比於11月26日被指控謀殺奧斯瓦爾德,並被判處電椅死刑。這一裁決在上訴中被推翻,但魯比在1967年死於肺癌引起的肺栓塞,當時還沒有進行新的審判。
隨著奧斯瓦爾德的突然死亡,真相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因為在後來路人拍攝的照片中發現,一個外貌很像奧斯瓦爾德的人在甘迺迪遇刺前幾秒的時候,是站在路邊的人群中的,這似乎可以說明奧斯瓦爾德在當時並不是位於圖書館大樓的6層上,但這張照片真偽難辨。
於是,當時就流傳了幾個陰謀論:包括聯邦調查局(FBI)的陰謀、黑手黨的暗殺行動和副總統林登·詹森的秘密行動。
據英國獨立報透露,在甘迺迪被害前,「教父」馬塞洛就曾告訴他的朋友:「在西西里,如果你要殺一條狗,不要砍它的尾巴,要割它的頭!」
黑手黨「教父」卡洛斯·馬塞洛
無獨有偶,佛羅里達黑手黨頭目Santos Trafficante曾向一名FBI線人透露,「甘迺迪當不久(總統)的,他會被做掉。」這些話也被美國人視為「黑手黨是幕後黑手」的證據。
但現行的最大陰謀論還是指向了FBI的幕後大佬胡佛。
眾所周知,胡佛是美國第一秘密機關的幕後大佬,在近半個世紀以來掌握著美利堅幾乎所有的秘密。
大半個20世紀的美國權力場,可以說是胡佛「隻手遮天」的時代。在那48年里,美國換了八位總統,十六位檢察官,而他卻從未失去對FBI的控制。在他的領導下,美國FBI成為了享譽世界的黑色神秘機構,直到胡佛去世,也沒有任何一位總統敢動搖他的權力。
而甘迺迪是個一心想要有所作為的總統,甘迺迪「野心勃勃」,他不可能甘於當時的權力秩序,他曾一度暗示削弱FBI局長鬍佛的長期霸權。
甘迺迪被殺之後,無數個疑點都指向胡佛,其中有幾個非常致命。
第一,作為負責美國總統安保的FBI成員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高素質安保團隊,不可能漏過任何「射擊點」,更別說還留下了兇手開槍時的最佳射擊點。
第二,兩名安保人員與總統始終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並且兩輛摩托車是一前一後通行,而不是在總統車輛的兩側,這為兇手射擊提供了完美的射殺角度。
第三,遇刺事後調查過程中,該案件理應由案件發生地德克薩斯州警方全權展開,而FBI卻以臨時總統詹森委託為由,監控嫌疑人奧斯瓦爾德以及案件的調查過程,使得案件調查暫緩。
此後,在對奧斯瓦爾德轉移的問題上雙方也發生過爭論,最終奧斯瓦爾德死於轉移途中,而FBI之後對此也將該線索止於「兇手」夜總會老闆魯比的「癌症去世」。
因此,在之後的三十年里,不斷有人調查此事,但離奇的是,幾乎所有參與這起事件的人都無故死去,有被車撞死的,有「自殺」的,有被樓上掉下的墜物砸死的......
之後,甘迺迪的弟弟,曾擔任美國司法部長的羅伯特·甘迺迪也死了!
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總統候選人在競選時遇刺身亡
直到今天,這件事情也沒調查清楚,在2017年10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政府公布與甘迺迪遇刺案有關的最後一批文件。這些藏品包括3100多份文件,其中包括數十萬頁公眾從未見過的文件。
特朗普在推特上承諾公布法案
然而,就在原定公開文件的當天,美國卻傳來這樣一個消息:白宮方面宣布,在國家檔案局的網站上公布了2800份關於甘迺迪總統遇刺的調查記錄,其餘文件仍未解密。
此前宣稱要公布所有與甘迺迪遇刺相關記錄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最後一刻出於國家安全原因同意暫時隱藏部分材料。
白宮官員稱,部分文件不向公眾公開是迫不得已的選擇,持有部分文件的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和中央情報局(CIA)和國務院其他機構在最後一刻遊說成功。
特朗普當天發表官方聲明稱「今天,我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對這些文件進行修訂,從而避免對我們國家的安全造成潛在的不可逆轉的傷害。」
這樣持續的遮遮掩掩,讓陰謀論的說法愈演愈烈,照這樣看來,甘迺迪遇刺案依然會永久成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