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一詞,是佛家語,是禪境語
「捨得」本意是講萬丈紅塵撲朔迷離,人生在世總會有獲得有舍卻。
凈空法師告誡世人:「舍與得互為因果,往與複本來是自如的,如果領略其中奧意,自然可以打破分別之心。佛無分別心,無分別心,即無煩惱掛礙,心境圓融通達,萬象歸於一乘,人生有限之生命就會融入無限的大智慧中。」
生活本來就是舍與得的世界,我們在選擇中走向成熟
做學問要有取捨,做生意要有取捨,愛情要有取捨,婚姻也要有取捨,實現人生價值更要有取捨……
正如孟子所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活中有些事不可能兩全其美,捨得,有舍才有得,當然,如果兩者都能得到更好!
人生即是如此,有所舍而有所得,在舍與得之間蘊藏著不同的機會,就看如何抉擇。倘若因一時貪婪而不肯放手,結果只會被迫全部捨去,這無異於作繭自縛,而且錯過的將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即使最後能獲得什麼,那也是一種得不償失!何苦來哉?
舍是得的基礎,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因而人生最大的問題不是獲得,而是捨棄,無舍盡得謂之貪。
生活中,有舍才有得,貪者,萬惡之首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O-ROm8BMH2_cNUgM6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