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廣西網訊(記者 王海波 實習生 蘇曉卓)2019年8月26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欽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欽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革冰,欽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譚丕創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出席發布會,並介紹了70年來欽州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欽州市撤地設市25年。70年來,欽州市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從昔日的小漁村成為如今現代化的億噸大港。
王革冰介紹,欽州市撤地設市25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力推進「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樞紐城市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6%,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5.6%,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3.1%。相繼實現了GDP、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港口吞吐量突破1億噸大關,財政收入、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百億元大關,貨櫃吞吐量突破兩百萬標箱大關 。
欽州騰飛,貴在有港。近幾年來,欽州市確立了建設「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樞紐城市,構建大開放、大通道、大港口、大產業、大物流發展新格局的新時代發展新目標,把港口作為發展的龍頭和核心資源,全面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欽州市先後獲得國家批准設立欽州保稅港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東協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等多個國家級開放平台。開通覆蓋大西南、聯通大西北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體系,「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朋友圈」不斷擴大,正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貿易、產業等全方位資源集聚的重要樞紐。
目前,欽州港已建成碼頭泊位9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37個,30萬噸級航道、碼頭已建成並於2019年投入運營,港口通過能力達到1.15億噸,2018年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達到1.015億噸,港口吞吐量比2011年4716萬噸增長了1.15倍,比1994年15萬噸增長了675.7倍,年均增長29.9%。
北部灣貨櫃幹線港加快建成。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北部灣港口一體化改革的部署,欽州市將北部灣貨櫃幹線港作為港口發展的主攻方向,新開通新加坡、香港兩個「天天班」並實現常態化運行,成功開通2條貨櫃遠洋航線,欽州港已開通貨櫃航線42條,2018年突破200萬標箱、達到232.4萬標箱,比2011年40.2萬標箱增長了4.8倍,年均增長28.5%。
與此同時,欽州市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了從農業主導走向產業高地的巨大轉變。欽州市大力發展臨港大工業、縣域中小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堅持招大引強,編制石化產品鏈圖和產業全景樹,推動高端綠色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初步建成全國獨有的「油、煤、氣」三頭並進的多元化石化產業體系。以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電子信息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成為北部灣地區重要的修造船、能源保障、糧油加工、林漿紙基地,產業格局實現從以農業為主導到現代工業主導的根本性跨越。
王革冰表示,邁進新時代,站在新起點,欽州市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開啟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譜寫「建設壯美廣西 共圓復興夢想」的欽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