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同胞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在吉華僑施文彬事跡感染身邊人

2019-09-18     絲路新觀察

9月初,在吉爾吉斯(簡稱「吉國」)比什凱克華助中心,在吉華僑華人施文彬的妻子穿著一身草綠色外套,胸前別著白色的胸針,強忍著眼淚,施文彬兒子不停地撫摸著母親的後背安慰她。現場回憶施文彬生前往事的華僑華人不停地擦拭著眼角的淚水,悲傷壓抑的氣氛讓人不禁對施文彬的去世感到惋惜。

比什凱克華助中心主任楊彩平(左)向施文彬家人介紹他生前的工作事跡。

去世前最後一條信息仍在幫助華僑華人

7月30日,在吉華僑華人施文彬身體不適入院治療,僅一天後,施文彬就因內出血不幸去世。得知消息後,比什凱克市多爾多伊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比什凱克市前議員朱馬別克·薩雷姆別科夫和公司管理層親自到醫院表達哀思。

浙江省義烏市統戰部和僑聯代表也對施文彬的家人表示了慰問,感謝這名普通的小百貨商人生前為中吉困難同胞作出的貢獻。義烏市大陳鎮黨委書記幫助他的家人聯繫航空部門,派專人負責將施文彬的遺體平安送回家鄉。

施文彬出生於浙江省義烏市大陳鎮大嶺下村,在他的家鄉,建造一棟房子要花費一家人一輩子的心血。根據他的計劃,今年年底他們一家人就能在新房裡過春節。但現在他的家人再也等不到家中男主人回家掛主梁、扔饅頭(當地習俗)。

施文彬在吉國經營了15年百貨貿易,他不僅是吉爾吉斯中商商會秘書長兼財務負責人,還是吉爾吉斯比什凱克華助中心(簡稱「華助中心」)秘書部、財務部和行政部骨幹。

9月10日,得知施文彬妻子李香球來到吉國,他生前好友紛紛趕到華助中心看望她。

聽到丈夫生前好友的評價,李香球嗚咽著打開手機,上面顯示施文彬7月31日給她發的最後一條簡訊,一張銀行卡後面的留言是囑咐她將華助中心一筆善款轉交給相關負責人。

而就在暈倒的前一天晚上,施文彬為了解決發生在吉國楚河州坎特市的一起涉及華僑的入室搶劫案工作到凌晨兩點。

在暈倒住院的前一天晚上,施文彬(左三)為解決一起涉及華僑的入室搶劫案工作到凌晨兩點。

愛國 愛家 愛他人

施文彬不僅在吉國幫助身邊的華僑華人。他還十分支持妻子的工作,他的妻子是大嶺下村村委會主任,他幫助妻子解決了村委會遇到的很多困難。

施文彬家所在的村是地質災害點,中國政府為改善當地群眾生活條件,實施舊城改造,但很多村民不願意離開家鄉,拆遷成了村委會的一個大難題。

借著春節回國休假機會,施文彬陪著妻子一戶一戶地走訪,通過講道理、設身處地為村民們著想等方法,說服村民主動拆遷。

李香球說,丈夫生前從未與她紅過臉,為了讓家人放心,他給家裡也是「報喜不報憂」,給孩子們講的最多的也是在吉華僑華人互幫互助的故事,教育孩子們「吃虧就是福」的道理。

今年是施文彬與妻子李香球結婚30年。李香球說,多年來,夫妻二人雖然聚少離多,但兩人感情一直很好。施文彬家中還有一位88歲的母親,每次打電話回家都會感謝妻子把母親照顧得很好。

在兒子施志超看來,每當爸爸給他講在吉國華助中心做的善事時,除了幫助別人後的喜悅,還帶著一種自豪。他總是說:「祖國強大,在海外有社團,華僑華人才能抱團取暖。」施文彬為人處世的方式也深深地影響著他的子女。

在施文彬工作的多倫多伊市場(簡稱「市場」),施文彬以「吃虧是福」感動了很多人,加上他的口才好,又精通財務,市場上人遇到困難都喜歡找他尋求幫助,久而久之,他的身邊聚集了很多中國商人,大家互相幫助,共渡危難,生意也越來越好。

充滿智慧 善於分享

與施文彬同年到吉國做生意的陳爭冬與他像親兄弟一樣,陳爭冬與這位比自己年長近20歲的「大哥」一起租房子,共同生活了11年。

他說,施文彬之所以願意默默地為遇到困難的華僑華人付出,是因為他本人親身經歷過遇到困難時孤立無援的日子。以前,大家做生意遇到被騙、被搶等事情後都只能自認倒霉。現在有了組織,大家可以得到更多的幫助,底氣足了,脊樑也硬了,所以施文彬非常珍惜在華助中心的工作。

同與施文彬在吉國做生意的陳榮先與施文彬認識10年,一有空就到施文彬家與他聊天。陳榮先說,施文彬做事有條不紊,他不僅有很多解決問題的智慧,而且願意分享給大家,跟他交流很放心,總是受益匪淺。

10年前,與施文彬相差24歲的張彬瑤到吉國闖蕩,因為不熟悉市場虧得血本無歸,與他剛認識不久的施文彬二話沒說就借給他了一筆錢,讓他在吉繼續發展。張彬瑤說,作為施文彬的忘年之交,他是從施文彬身上受益最多的人。

「老施不管是對中國朋友,還是對當地員工,都像父輩對待子女一樣,他教我們怎樣做生意、做人、做事,他身邊的人都非常信服他、敬佩他。」張彬瑤說。

用真誠和善心凝聚人心

華助中心剛成立,施文彬就成為華助中心最老的一批成員,工作積極的他一直是大家敬仰和學習的榜樣。

華助中心主任楊彩平說,華助中心的很多成員都是施文彬推薦,他不僅以身作則,為在吉華僑華人無私付出,還不斷鼓勵身邊的人參加華助中心的活動,為華助中心隊伍擴充力量,積極幫助在吉華僑華人,是在吉華僑華人學習的榜樣。

「事實證明,施文彬推薦的人做事也像他本人一樣,只要接到有華僑華人求助,他們都會放下手頭的活趕到華助中心幫忙,在施文彬的帶領下,整個團隊有了活力、動力和目標,施文彬是一個有凝聚力的人。」楊彩平說。

張彬瑤說,施文彬不僅幫助當地員工學習做生意,幫助他們學習其他技能,遇到員工遇到困難,也是熱心給予幫助,施文彬的員工是市場內最穩定的一批工人,有些工人已經跟著他打拚了近十年。(了解更多中亞資訊,請關注「絲路新觀察」微信公眾號)

來源:刊載於9月18日《絲路新觀察》報中文版

記者:雪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MxwRm0BJleJMoPM2Hc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