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的輕武器世界,幾乎被中口逕自動步槍統治著。二戰時期德國的7.92×33mm中間威力步槍彈和STG-44自動步槍給了各國槍械設計師們啟發,中口徑步槍彈的彈殼長度、威力進一步縮小,可以作全自動射擊的自動步槍迅速替代了以往的栓動步槍、衝鋒鎗。
在這一時期,北約的槍械口徑也得到了統一:各國統一採用7.62×51mmNATO大威力步槍彈。紅色陣營幹脆統一拿起了老大哥的AK系列步槍和7.62×39mm M43步槍彈。也是在這時候,最具盛名的三款中口徑步槍出現了:M-14,AKM和FN FAL。
說到M14和AKM,可能各位讀者老爺們對它們是了如指掌。而FN FAL好像有點陌生——說起來,這傢伙的裝備量可要比上世紀70年代時的M14要多得多。FN公司從1953年一直生產到1980年以後——僅登記在冊的生產量就超過400萬支,一共裝備了世界上90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國家武裝力量。
它的研製工程始於戰後英國提出的自動步槍計劃,還曾計劃採用英國研製的7×43mm中間威力步槍彈。隨著北約槍彈口徑統一工程的推進,FAL最終確定選擇了使用7.62×51mmNATO全威力步槍彈,並以20發/30發彈匣供彈。
就使用的彈藥造成的特性而言,FAL存在著槍口上跳極為嚴重、連發不好控制的現象。這也是採用全威力中口徑步槍彈的步槍的通病。為了適應採用不同度量單位的國家,FN公司還專門推出了英制式和公制式兩種FAL,以適應不同國家。而英制式和公制式兩種版本之間零部件基本不能互換使用。
有趣的是,英阿馬島戰爭中雙方都在大規模地使用FAL步槍。不過英國採用的是英國特許生產版本的FAL(名為L1A1 SLR),只能作半自動射擊。阿根廷採用的是公制式的FAL,可以進行全自動射擊——在短兵相接時,英軍經常被猛烈但幾乎毫無射擊精度可言的火力壓制。
當年的輕武器大多以"槍族化"著稱,其顯著的特點就是可以互換零部件、減少戰場後勤補給的複雜性。FAL也不例外,FN公司直接推出了4個型號以適應不同的使用環境。裝備量最大的自然是FAL50-00型(標準型),所有的變種槍枝都在它基礎上研製。步兵班組需要機槍,那麼採用重槍管、增設兩腳架的FAL50-41型輕機槍出現了。傘兵的要求相對特殊,要求減少重量、增加其便攜性,那就將後托更換為摺疊版本,命名為FAL50-64;為了適應特種部隊、後勤人員,FN公司還推出過一個短槍管版本的FAL50-63。
光是一個FAL槍族,其種類就可以囊括一個步兵連應有的主要戰鬥武器。而恰好歐洲大多數國家軍隊規模也不是那麼大,有這一款槍幾乎就能滿足所有戰鬥人員的需求了。加上結構相對簡單、容易清理維護等優點,在小口徑步槍的時代到來前FAL都是北約各國的主要輕武器之一。
其實美軍都差點裝備FAL,不過那是另一個故事了
它的形象也在多種大型射擊遊戲(例如"吃雞")、電影里亮過相。在描述僱傭兵作戰的電影《野鵝敢死隊》里,僱傭兵們甚至人手一支FAL——由於FAL的生產量大、7.62NATO步槍彈相對來說容易獲得,內部結構相對簡單可靠也容易維護,當時西方國家的僱傭兵幾乎都選擇使用FAL。西方國家媒體甚至為其冠名:"自由世界的右手"!
在小口徑步槍的發展逐漸枝繁葉茂之後,已經過時了的FAL大都從各國軍隊制式步槍的位置上退下來,成了預備役、民兵等的裝備。更多的FAL通過種種渠道流向了各種武裝力量的手裡,它們仍然活躍在世界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MIMDXIBfGB4SiUw2q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