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滄海如何沉浮,月亮它始終凝聚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心靈嚮往和審美情感。單在詩人筆下,月亮就有著永遠也說不完的故事。從《詩經》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李白的「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再到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一首首描寫月亮的詩作,在千百年後的今天讀來,依然讓人血脈僨張。
而在諸多關於月亮的詩作中,無疑中秋的月亮更易讓人產生心靈的嚮往和美感的享受。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就讓我們共同來欣賞一首描寫中秋月的千古名作《八月十五日夜玩月》。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有著「詩豪」之稱的劉禹錫在中秋之夜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在這首詩中,劉禹錫主要描繪了他在八月十五日夜,也就是中秋之夜欣賞到的美麗月色。雖然詠月是古往今來詩人常常歌詠的主題,但是劉禹錫這首詩氣象萬千,將題目中所說的玩月之情洗鍊而出,毫無俗塵氣,讀來令人神往。且詩中的中秋月色之美,僅開篇10字就美得令人心醉,驚艷了世人。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首聯「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劉禹錫便緊扣中秋月,對月色如水進行了重點描繪。它的意思是說,老天用中秋如水一般的月光,一次性就浣洗了整個塵世。從這兩句詩中,不難看出劉禹錫突出了「今夜月」三字。它既點題八月十五日夜,又說明了此等月色,唯有中秋才能一見。而「一遍洗寰瀛」,它的氣勢雄渾,境界超俗,可謂獨絕古今。寥寥10字,便將中秋不同尋常的月色之美描繪得淋漓盡致。
頷聯「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意思是說,酷暑初退涼秋即至,天空中是一片明凈,秋色澄明,萬物更是一片清麗。從這兩句詩的意思來看,劉禹錫並沒有直接寫中秋月,而是通過其餘景象來烘托中秋月的皓潔明麗。足以見得劉禹錫在詩歌創作中的匠心獨運。
頸聯「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與頷聯一樣,也是不正面寫中秋月,而是以其他景象來烘托中秋月的無窮魅力。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在八月十五日的夜裡,滿天繁星的光彩都讓給了月色,月光下的風和露更是發出耀人的光芒。無疑這兩句詩也是在重點描寫中秋月的皓潔明麗。
尾聯「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則是劉禹錫由天上月想到了人世間,在對比中,他發出了這兩句具有哲理性的感慨。即經常變換的是人間,而月亮卻是亘古不變。從這兩句詩可以看出,劉禹錫也充滿了對月亮、宇宙來源的思考。所以才會對天上人間的不同,產生心搖神盪的情感。
綜觀劉禹錫的這首詩,雖然它只是在詠月,沒有表達懷親思鄉之情,但是不失為一首詠月的千古名作。誠如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說:絕妙無敵。所謂賞月,賞的不就是劉禹錫這首詩中所說的月色麼?總的來說,中秋的月色有多美?劉禹錫這首詩,一開篇便美得令人心醉。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