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計職稱,不享受這新技能補貼!網友:我被騙了……

2019-11-11   燕郊中公教育資訊

5月18日,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通知《失業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提升職業技能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到,依法參加失業保險並累計繳費36個月以上,並從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級、中級、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到失業保險參保地申領技能提升補貼。補貼標準上限為初級工1000元、中級工1500元、高級工2000元。由職工本人在證書核發之日起12個月內到參保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請,審核通過後補貼資金直接發放至職工本人銀行帳戶或社保卡。

於是,會計界瞬間炸開了,財會人表示第一次深切感受到考證的益處,不少人認為,擁有初、中、高級會計職稱的也能申領這一補貼。

然而,通過《中國會計報》記者的採訪,大家發現,「到嘴的鴨子」竟然飛了!因為,這是財會人士對新政策的誤讀。

近日,《中國會計報》記者從人社部和財政部得到官方回復 會計職稱證書不在補貼範圍之內。

為什麼會計職稱證書不在補貼範圍之內?

人社部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職業資格證書是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而會計專業技術資格是指擔任會計專業職務的任職資格,兩證之間存在差別。

據了解,我國職業資格證書分為5個等級:初級(五級)、中級(四級)、高級(三級)、技師(二級)和高級技師(一級)。持有這些證書的人員包括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農林牧魚水利業生產人員;商業、服務業人員;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會計人考取的是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並不是職業資格證書,會計人並不在此次通知涉及的補貼範圍之內。

於是,很多人有點傻傻分不清楚了。

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

職業資格證:職業資格證書是持有者具備某種職業所需要的專門知識和技能的證明,是持有者求職、任職、開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員工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證的有效證件。證書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意印刷,人力資源和保障部門或國務院有關部門按規定辦理和核發。

會計職稱證:是由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組織,全國統一組織、統一考試時間、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考試製度。 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中從事會計工作,並符合報名條件的人員,均可報考。 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合格者,頒發人保部統一印製,人保部、財政部用印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該證書在全國範圍內有效。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德才兼備的原則,從獲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中擇優聘任。

會計職稱是衡量一個人會計業務水平高低的標準,會計職稱越高,表明你會計業務水平越高。

兩者之間有區別:

1、國際職業資格技能證書分級,比如初級(五級),中級(四級),而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不分級,沒有二級三級之說。

2、職業資格證書是上崗的必備條件,是指你能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能力是什麼級別,而會計職稱證書是衡量一個人會計水平的高低,屬於水平評價證書。

3、發證單位不同。會計職稱證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准頒發的,具體頒發單位是各省的人事廳管職稱的部門,職業技能證書,左邊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鑑定中心的印章,右邊才是省上職業技術鑑定中心的印章。

那還要考會計職稱嗎?

當然要考!想必沒有人會因為這1000元、1500元、2000元才考會計職稱證書!

近幾年,會計行業近幾年發展勢頭強勁,前不久發布的《會計改革發展「十三五」綱要》已經明確提出,為進一步完善會計人員結構,到2020年具備初級資格會計人員達到500萬人左右,具備中級資格會計人員達到200萬人左右,具備高級資格會計人員達到18萬人左右。會計缺口這麼大,哪些人來填補呢?

從當前的情形看,持證人的缺口還比較大,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大家還不提前行動,在激烈的競爭中,淘汰就會成為必然。

作為一個會計人,一定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實操技能,同時努力的去考個含金量高的會計類證書,這是提升道路上很重要的一步,因為很多公司都把相關會計類證書設為一道門檻,如果沒有,恐怕連公司的門都進不去。所以,大家還是努力學習實操、努力先考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