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以柔克剛」

2019-08-15   水木然

智者的一生都在修行,修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最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即使沒有外界的干擾,還有自己的心情在干擾。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的心,應該是一個雜貨鋪,有追求,有慾望,好的事情,壞的事情,都裝在裡面,日積月累,把心堵得滿滿的。

王陽明認為,心即是道,道即是良知。道存在於萬事萬物中,如果說它大,則大無邊界,如果說它小,則小到無限。

人生在世,剛強的人,會勇往直前決不後退。善於修行的人,往往注重的是以柔克剛。這才是一個智者優秀的為人處世之道。



以退為進,海闊天空


人活在世上,自有其煩惱,可我們怎麼也不會知道,大風大浪體會到的是一種歷練,而風平浪靜,則體味到的是一種智慧所在。

心平和下來,清理好心情,把心中的那些慾望排除掉,內心沒有絲毫的雜念,輕裝上陣,前面便是一處處好風景。

王陽明平定寧王,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本想可以平靜地過日子了。

人有時候寧靜跟煩惱會相伴而行,平寧王本是首功一件,可寧王平常跟朝中大臣素有勾結,寧王一倒台,那些張忠、徐泰一般地權貴們,怕事情敗露,便把矛頭對準了王陽明。

他們唆使辦事荒唐的皇帝親自率兵進南昌,並下旨給王陽明釋放寧王,還要親自捉拿寧王。張忠徐泰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搞垮王陽明,渾水摸魚。

每天一早,張忠、徐泰命令士兵們謾罵王陽明,還詐稱王陽明一直跟寧王有勾結,面對士兵們的謾罵,聽到這些不實之詞,王陽明不為所動,心靜如水。

他們這些計謀,王陽明早已識破,面對挑釁,明爭明斗,正中其圈套,他採取的是「以退為進」的策略,退一步海闊天空,心內無私天地寬。



以德報怨,智者處世


這種時刻,要想自己洗清黑白是很難的一件事情,跟這些喪心病狂的人講道理,似乎就是對牛彈琴,處理得當,會功成名就,處理不好,或許就會功敗垂成,以柔克剛大概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張忠徐泰又令士兵挑起戰事,王陽明並不著急解決,而是對士兵們待之以禮,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到了冬天,王陽明主動退到鄉下,讓出房子讓他們住,並且犒勞士兵,貼出告示,聲稱這些京師的士兵,水土不服,讓居民們多多體諒,把他們當客人對待。對於死亡的士兵,王陽明還要親自過問,好好安葬他們。

人心都是肉長的,久而久之,這些罵王陽明的士兵們,對王陽明的以誠相待感動了,人人都佩服他是正人君子,再也沒人去罵王陽明了。

以德報怨,這就是王陽明的聰明之處。

從京師來的士兵,王陽明跟他們又不是仇敵,這些士兵也是受到教唆或蠱惑,如果與他們起矛盾,甚至是起爭執,以強抗強,除了兩敗俱傷,起到的也是相反的作用。

以柔克剛,王陽明不但解決了如此尖銳的矛盾,而且還利用這件事,提高了自己的威望。



以柔克剛,才是聰明人


老子說:「天下莫弱柔與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就是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想攻克堅強的物體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勝過水了,弱能夠勝強,柔能夠勝剛,這道理天下人都知道,就是沒人去做。

處理矛盾,有很多方法,兩強相遇勇者勝,大概是跟敵人鬥爭的策略。對自己人來說,以柔克剛才是大智慧。

生活中,我們常常碰到矛盾,如同事之間的矛盾,夫妻之間的矛盾,倘針尖對麥芒,可能沒有好的結果。如果採用以柔克剛的方式,或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有個朋友,他跟妻子有了矛盾,從來不會跟她吵,以柔克剛是首選。

一次,兩人鬧矛盾,老婆坐在那裡一個勁地叨嘮他,他卻不動聲色,把老婆的話全部錄了下來,第二天,他打開錄音機,如學習一般認真地聽,聽著聽著,老婆大笑著,撲到了他的懷裡。

懂得以柔克剛,活學活用,擁有「水」的情懷,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水木然兩本新書

《價值規律》+《世界在變軟》

正式上市!

兩本書很便宜,但字字如金

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四個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