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炒股做預測的都是普通人,真正的高手不懼不貪不預測

2019-08-07     股市交易員思維

為什麼預測股市往往都是錯誤的呢?

現在有二大類預測股市的人:一種人喜歡根據股市的技術指數來預測股市。技術指數預測股市,往往有點模稜兩可。比如,如果這個指標不破某個點位,股市後面還能有向上的可能;另一種是根據收集來的綜合信息來預測股市,但這種預測短期肯定測不準,而預測中長期趨勢,但成功者也是屈指可數。所以,巴菲特曾說過:「試圖去預測股市行情的人非常愚蠢」。

那麼,既然預測股市行情這麼不靠譜,為啥還有人喜歡預測呢?第一,預測是人的天性,很多人想證明自己天生具有很強的預見性。即使不預測股市,也會預測其他的東西。比如,買彩票也要預測,因為專業彩民的選的數字,成功機率遠高於隨機買一張的人。還有你在參加一個工作面試之後,就會根據面試時的臨場發揮情況,以及面試官對你的詢問情況,來判斷自己是否這次應聘成功。

第二,買股票之前,總要預測該股票是否會漲,只有在勝算機率很大的情況下才會選擇購買。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寫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沒有對國內外的形勢,以及敵我雙方軍事態勢進行正確評估,那麼我們也不可能打敗日本侵略者,打跑國民黨反動派,建立新中國。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做短線,預測短期股市行情,這其實就是投機,自然炒股勝算並不高。而對中長期股市趨勢進行預測,這需要較高的理論水平,普通人都達不到這個水平。

第三,像一些網紅股評家喜歡搞預測,動不動就信口胡說一句,對他們來說,自己從來不炒股,也沒經歷過股市熊牛熊回,只是根據理論上的一套來判斷股市,這樣的人的心態是,如果他說對了,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以及引來更多的粉絲,會受到更多的追棒。而即使說錯了,也可解釋為市場形勢不好,導致我的判斷失誤。反正這樣的網紅股評家,基本上是堅持看多為主。投資者如果聽他們的話,必然會損失慘重。最後,投資者會覺得信專家,不如信自己。

其實,在股市中人人都可以預測一下趨勢,發表一下觀點,任由大家來討論、來判斷。多方預測可以亮出自己的觀點,空方也可以拿出自己的理由,但觀點要明確,前後要一致。最不負責任的就是模稜兩可的預測,這樣既不會提高自己對股市預測能力,更有可能是坑害了別的投資者,沒什麼太大意思。總之,預測股市中長期趨勢是有可能的,難度相對於預測短線要輕一些。


資本市場是一個危與機不斷交錯的地方,作為市場的參與者,不僅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很強的判斷能力,更需要絕對的執行力。

我們經常會後悔某個看好的股票在飆漲,而自己卻沒有及時買入;或者是早已被自己判斷該出局的股票正在做自由落體卻仍緊握在手。

似乎自己的操作總是跟不上思維,對於這樣的交易者,我建議把知行合一作為操作的準則和警言,如果是短線交易者更需銘記。

其實做到知行合一併不是說就不會犯錯,但卻能讓你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會把交易作為一件痛苦的事情,可以在交易過程中不斷積累起經驗和信心,隨著認知的提高和判斷的加強,犯錯會越來越少,最終決勝於市場。

資本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結果無人可以保證,對錯只有在事後才知道,而操作決定必須在當時就做出。我們只有藉助我們的觀察和經驗去判斷大機率方向,然後做相應決策並行動。

所以在判斷並行動後結果一定會有4種:

一,看對做對;

二,看錯做錯;

三,看錯做對;

四,看對做錯(五,看對沒做?)。

雖然都有對錯,都會給自己帶來盈虧,但對於自己的心態和經驗積累是完全不同的。看對做對當然好,這樣在獲得盈利的同時又增強了經驗和信心;而看錯做錯雖然造成虧損,但善於總結者卻很容易找到自己犯錯的原因,給自己積累經驗,而且在心態上不會過多埋怨後悔,對後期的操作反而提供了經驗教訓。後兩者則相反,看錯做對儘管給自己帶來了盈利,但卻無從總結,不能帶來經驗的累積,只能慶幸自己的運氣好,清醒者尚無大礙,糊塗者則會給後期操作帶來隱患。看對做錯就更慘,帳面虧損已是小事,心態的破環和信心的缺失更可怕,而且容易自我抱怨,對後期投資很不利。在投資過程中,資本的累積固然重要,但經驗和信心的提升更為難得。

以上四種情況可以看出在投資決策和交易中知行合一的必要性。前兩種是知行合一的結果,可以通過交易獲取經驗和信心;後兩者則剛好相反,雖有時能僥倖盈利,但卻無法取得經驗。兩者高下立判,優劣顯而易見。


為什麼要在調整時買入股票?

股市中的贏家,總是在實戰中緊盯強勢股積極做多,獲取豐厚的利潤。而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當你懼怕強勢股的股價越來越高的時候,它總是預料之外漲得更高,令旁觀者目瞪口呆,為當時沒有大膽買進而後悔莫及。所以,導致一些投資者後期見到強勢上漲的股票就及時追進,但追進完之後卻又追在了高點,更為自己的衝動懊惱不已。

眾所周知,順勢者昌,逆勢者亡。古語云:「雖有智慧,不如順勢」。那麼當股價的趨勢出現後跟隨趨勢的方向去操作是不是就可以獲得盈利呢?這個方法聽起來很簡單,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因為當你發現趨勢突破的時候追進做多往往會被套在股價的山頂。

看調整:

看調整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調整的位置決定你的「賣點」。而賣點的位置一直是市場的大難題,即時是機構投資者,也是很難判斷的。例如2015年的股災,機構全部被套。這也印證了一句股市諺語:「會買是徒弟,會賣是師傅。」

為什麼賣點這麼難以掌握,因為股票到底漲到哪裡,只有神仙才能判斷出來,所以如果你天天抱有賣在最高點,那麼你炒股票一定經常被「洗出局」。而賣在次高點才是真正的高手,那麼如何賣在次高點呢?

答案就是「看調整低點,判斷是否賣出」

使用條件:趨勢已經形成了。

當趨勢已經形成後,看調整的位置就能判斷趨勢的「強弱」。趨勢的強弱從而知道未來的走勢變化。

下面我們討論下「調整的位置」,在趨勢形成後,調整位置有三種可能。

1、調整低點沒有跌破前一個高點,即強勢調整,多方的逼空走勢。未來趨勢大機率會再創新高,此時持股待漲的策略。

2、調整低點跌破前一個高點,但是沒有跌破頸線,即多空僵持,未來大機率會出現橫盤震盪,此時制定持有觀察,可以逢高做T。

3、調整的低點跌破左方最後一個低點(頸線),即趨勢走壞,未來大機率是「N」字調整即調整較深。此時制定跌破減倉,反彈逢高出局的策略。

為什麼我們這樣判斷呢?請看下面的例子與圖片。

例子

三、操作

1、調整跌破前一個高點,此時持股待漲的策略。

2、調整跌破前一個高點,但是沒有跌破頸線,此時制定持有觀察,可以逢高做T。

3、調整跌破左方最後一個低點(頸線),此時制定跌破減倉,反彈逢高出局的策略。

以上舉個例子,我想如果你真的看懂了,那麼你就可以做到「觀調整位置,知未來走勢」。

調整浪

調整是十分難以掌握的,許多交易者在推動模式階段上賺錢而在調整階段再輸錢。一個推動階段包括五浪。調整階段由三浪組成。一個推動經常伴隨著一個調整的模式。

調整模式可以被分成兩類:

一、調整浪形態:簡單的調整5-3-5形式又叫鋸齒形調整、N字調整。

「N字型調整」是三浪模式,其中B浪不能回調到A浪的75%之上。C浪將在A浪之下形成一個新低,N字型調整的A浪經常會有五小浪。在平坦型和不規則型調整中,A浪有三浪。這樣,如果你能識別一個有五浪組成的A浪,你就能斷定這個調整是「N字型調整」型。

二、調整浪形態:複雜的調整

1、平坦型3-3-5

在平坦型調整中,每一浪的長度是相同的。

經歷過一次五浪的推動模式之後,市場進入浪A。而後,市場波動向上形成浪B,併到達前期高位。最後,市場下滑形成浪C,併到達前期浪B的低位。

2、不規則型調整3-3-5(穿頭破腳)

在這種調整類型中,浪B會創一個新高,最後的浪C會下降至浪B的開始處,甚至更低。

1)如圖顯示了第一類變體,請注意其中的牛市的例子,B浪的頂超越了A浪的高點,而C浪跌過了A浪的底。

2)另一種變體的情形是,B浪達到了A浪的高點,但C浪無力抵達A浪的底。自然,後面這種變體表示牛市的力度較強。如圖:

3、三角形型調整3-3-3-3-3

艾略特三角形是一種五浪之間相互穿插的模式。一個三角形的五個次級浪依次呈現浪A、B、C、D和E序列,每一個次級浪都是以3-3的模式。

經常出現的位置有以下兩種

1)大多數普通的三角形是作為第4浪出現的(大五浪的第4浪),這時市場將以與浪3相同的方向刺破三角形。

2)作為B浪調整出現的三角形。這時市場將以與浪A相同的方向刺破三角形。

龍頭首次調整買入法

(一) 龍頭必須具備五個基本條件

第一,龍頭個股必須從漲停板開始。不能漲停的股票不可能做龍頭。事實上,漲停板是多空雙方最準確的攻擊信號,是所有黑馬的搖籃,是龍頭的發源地。

第二,龍頭個股一定是低價的,一般不超過20元.只有低價股才能得到股民追捧,成為大眾情人——龍頭。

第三,龍頭個股流通市值要適中,適合大資金運作,大市值20億流通盤以上股票和5000萬以下的袖珍盤股都不可能充當龍頭。

第四,龍頭個股必須同時滿足日線KDJ、周線KDJ、月線KDJ同時低價金叉。

第五,龍頭個股必須是當下熱點題材,熱點信息板塊裡面的老大!

(二) 龍頭首次調整買入法,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一定確立為此票是熱點板塊,熱點題材,是龍頭股,龍二或者強勢股!

第二:龍頭股,必須保證20個交易日之內有過3板或者以上的漲停(排除一字板)!

第三:均線必須多頭排列,上通氣,KDJ,MACD,VOL指標符合!

第四:首次調整後,不能偏離5均線太遠,最好回調到5均線和10均線附近,且不能破10均線,調整日期最好是1-3個交易日,調整日期多則放棄!(股市裡,任何一種模式或者技術,都不是百分百的機率,我們只是找符合自己的理論或經驗上成功率高的做)

炒股的難度體現在一要持續賺錢,保持常勝,體現為只要有上漲的機會或多或少每次都能有收益;二要收益顯著,參與上漲機會中漲幅最大或漲幅排前幾名的品種。市場中能夠達到此種要求的人鳳毛麟角。


買入不急:就是在看好一隻股票後,先不要急於買進。因為有75%的股票,在上升趨勢確立後,也就是第一次衝破重要的均線系統後,都要回頭確認一下,當它衝破以後再回調到均線的時候,正是買入的良機。你可以提前掛單在均線價位,守株待兔,一般都能買到比你追高買進的價位低2%的籌碼。一次節約2%,十次就是20%啦。所以,買入不急是炒股贏錢的第一步。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賣出不貪:在股市中,「貪」則「貧」。也就是說,在你的股票市值上漲了20%或30%的時候,你要先賣出一半,先保住利潤。如果繼續上漲,則繼續持有另一半。一旦股票上漲無力,回落到10日均線時,要果斷清倉出局,賣出另一半股票,絕不能猶豫。買之前設好目標位,到達目標位看是否還有新的催化,以及勢道的強弱,是強駑之末,還是仍有餘力,不管如何先賣出一部分。

止損不拖:止損在炒股的過程中是重中之重。你不懂得止損,你最好不要炒股!因為股市裡的風險比你想像的要大的多,它能讓你變成富翁,也同樣能讓你變成窮光蛋!「止損不拖」才能讓你留住青山,還怕無財嗎?很多股民血本無歸,就是沒有認識到止損的重要性,一拖再拖,越套越深,最後揮淚斬倉,損失慘重。大多數股民都抱有一種僥倖的心理,這只是一次回調,馬上就會反轉,聽信傳言和機構及「股評家」們的忽悠,最後是後悔莫及。當發現年所買的股票不漲反跌時,當你的股票縮水5%時,最好是立馬止損出局,另尋黑馬。大家都知道,當你的資金從10萬跌到5萬的時候,你的資金是損失了50%,而當你要想使你的資金從5萬再增加到10萬,那就要上漲100%了,這有多麼地困難,可以說是相當困難!也許股市裡有,但那也是鳳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如果當初下跌5%就出局,那麼再找一隻上漲10%的股票是相當的容易。所以,科學果斷的止損是相當重要的。

品種不散:俗話說:「貪多嚼不爛」。首先是我們中小散戶的資金有限,能力有限。雖然是分散投資風險小,但是一旦市場有變,給你來個措手不及,你將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一般的中小股民手中以一到兩隻股票為好。

「買入不急,賣出不貪,止損不拖,品種不散」八技巧

技巧一:止損和止贏的問題。短線忌諱的是貪多嚼不爛,死撐不割肉,我個人一般設立止損位5-9%,止贏20%,又雲"會買是銀會賣是金"。當跑不跑,當割不割就會被套,此所謂止損不拖!

技巧二:不要奢望買入最低點,不要妄想賣出最高價,很多時候買會猶豫再跌點,再跌1點就買,結果坐看拉升,沒有買到,想賣時,再漲點,再漲點,又跌下來,讓到口的肉跑了,這樣的人會在猶豫中錯過很多。

技巧三:量能的搭配問題,連續上漲沒什麼量的反而是安全係數大的而不斷放量的股票大家應該警惕很可能就是又回調需要你要切記掙錢的永遠是少數人當大家都說好時大量買入就是你悄悄撤退之時當大跌拋售時正是操底良機看清量能判斷是跳水還是吸籌。

技巧四:空倉與半倉沒有選好的就不要動,很多新股民忙忙叨叨,殺進殺出,好像不做買賣就不是炒股錯!錢是自己的,沒有選好的股票絕對不要出手,正所謂買入不急,隨時保持40%左右倉位進行補倉或者T+0操作。

技巧五:品種不散,不要多面出擊,要精選個股,同時操作個股不要超過5隻以上,以免操作頻繁和交易費用增加,選擇好板塊如:有鋼鐵股,那就選旅遊股,再持個地產股,讓每個品種不重疊,做到每天有漲,只只有漲,方可笑傲江湖。

技巧六:保住勝利果實,想清楚自己是做長線還是中短線,如選擇了短線參照第一條的止損和止贏,不要漲了不捨得,跌了不甘心.保住勝利果實,別漲了指數,跌了鈔票

技巧七:等待機會,把握機會,注意倉位,注意自律,寧靜致遠,防範風險。

技巧八:需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盈利方法,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交易員思維(idn0217), 掌握龍頭戰法模式,強勢股操盤方法,交易系統等,每天乾貨不斷,學會輕鬆馳騁股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FCTe2wBvvf6VcSZXTM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