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六臂顯威力,千征百戰鬥魔法,要問他名字叫什麼?哪吒,哪吒,小哪吒!」
哪吒雖然只是個小小少年,但卻是個古老傳說級人物了,關於《哪吒》的傳說,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八臂哪吒」,一個版本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三頭六臂」。那兩種版本到底哪一種更接近原始的哪吒呢?
在傳統古典文學裡都有八臂哪吒的說法,例如《圓悟佛國禪師語錄》中有「八臂哪吒嚼生鐵」,《法苑珠林》里又有「並處三頭,重安八臂,垮山踏海」。包括《封神榜》《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哪吒都是八臂的,《水滸傳》里也提到八臂哪吒。
但在我們主要看到的哪吒形象西遊記里,哪吒卻是「三頭六臂」的。《續燈語錄》里也有「三頭六臂擎天地」的詩句。
為什麼哪吒有兩種形象?因為哪吒是個宗教融合,幾換門庭的神。「哪吒」是音譯字,印度佛教傳到中國的時候文化入侵,唐代佛經將毗沙門天王之子翻譯為「那咤」,然後哪吒就成了佛教的護法神之一。後來哪吒又從佛入道,成了道教的神仙。
「 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故靈山會上以為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即封為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天帥元領袖,永鎮天門也」
這是哪吒的神仙封號,哪吒成了有名有分的道家神仙。從印度神,到中國佛教護法神,再到道教神,哪吒幾換門庭。有兩種形象也就不奇怪了。縱觀中國眾神諸仙,也唯有哪吒長得奇形怪狀……這恰恰是印度神長得尿性……印度神就是手多。
有佛教學家說哪吒八臂到六臂的改變是中國本土的合理改造,因為印度神始終有兩隻手要雙手合十,中國神不用,騰出兩條手臂沒用那就直接抹掉了。
那為什麼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卻是一頭六臂呢?是因為導演亂編嗎?這一部電影版的《哪吒》因為改動太大,雖然口碑很好,不乏也受過很多所謂「改編不是亂編」的質疑。
導演透露自己也擔心觀眾接受度的問題,事前也是下過功夫研究「封神演義」原著的。但發現原作小說也有諸多不合理之處,原作是明朝人寫的小說,幻想的殷商時期的生活,也有很多不合理之處,那索性放飛自我的改編了。
導演:多出兩個頭難道喊加油嗎?!
這個理由簡直反駁不了呀……
不過如果非要個可以說的過去的理由的話,可以是因為戴在手腕上的乾坤圈限制了哪吒的力量,限制的力量也就是限制了他兩個頭,讓他可以保持清醒。
喜歡動漫,加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