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中國小女孩刷爆外網,單個作品超500w圍觀30萬點贊!不就彈個吉他嗎,她憑什麼這麼火?

2020-06-08     CC爸媽

原標題:6歲中國小女孩刷爆外網,單個作品超500w圍觀30萬點贊!不就彈個吉他嗎,她憑什麼這麼火?

最近,江蘇南京的6歲女孩Miumiu(本名周昭妍)在Youtube上火了!

疫情期間,Miumiu在Youtube上傳了自彈自唱的視頻,沒想到無意的分享竟然得到眾多國外網友的喜愛, 迅速成為Youtube小網紅。

其中最火的一個視頻是Miumiu彈著吉他,翻唱的一首 《Fly me to the moon》。

目前視頻 播放量已超500萬,點贊超30萬。稚嫩而清澈的嗓音、嫻熟而專業的技巧令人折服。

更不可思議的是,大家對Miumiu已經不是單純的喜歡而已,很多專業的音樂人、網絡樂隊看到後,紛紛 隔空為Miumiu伴奏。

有人不由感嘆:她是如此可愛!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甜美、有天賦的孩子!

有人被深深打動:我聽不懂歌詞,但她的歌聲觸動了我的心。

就連Miumiu彈的《I'm Alright》,其原作曲者Neil Zaza也配文並轉發:

6歲! 他們越來越年輕了!

現在超火的名模bellahadid也被Miumiu深深吸引,轉發以示喜愛:

這個小天使成全了我的一天,即便只看一分鐘,你也能感受到平靜,我要她的名字!我要給她送小心心!

海外媒體甚至評價道:「在這個每天都有壞消息的年代,這個6歲孩子偷走了我的心。」

然而,讓人驚嘆的遠不止這些。

Miumiu最開掛的,是在她翻唱《加州旅館》的視頻里, 一個人包辦了所有角色:主唱、和聲、吉他手、貝斯手、架子鼓手……

視頻感受一下~

多面手Miumiu,一個人完成了一個樂隊要做的事,簡直就是大寫的天才啊!

在許多人看來,Miumiu簡直就是「神童」一樣的存在。

但看過她背後的故事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神童」。

沒有一種出色不是因為堅持

C媽也忍不住挖了一下採訪,發現 如此優秀的Miumiu原來從3歲就已經開始學習吉他了。

Miumiu不到3歲時的某天,父母駕車帶著她外出遊玩,車上放著音樂,她聽到音樂後不自覺地就跟著哼唱起來,而且音準還很好。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爸爸決定開始讓Miumiu進行音樂學習,親自教她彈吉他。

很多可能會說,人家父母是搞音樂的,教出這樣一個孩子自然不足為奇。

然而談及現在的成績時,父母坦言,Miumiu是很普通的一個小孩,說不上天賦多好,全靠堅持訓練。

可以說 三年如一日,在這期間Miumiu從來沒有停止過練習,疫情期間時間充裕, 每天的練習時長能達到5-6個小時。

小小年紀手上就有了老繭。

因為長時間按弦,指尖起泡、破皮幾乎是常態。

或許很多人看到孩子這樣,會心疼,認為是受罪,甚至想放棄。

但Miumiu媽媽卻認為: 「這是學習吉他的一個必經過程,等慢慢適應就會好的。」

難道她不愛Miumiu?

當然不是,只是身為藝術工作者的她和Miumiu爸都知道,沒有一種出色不是因為堅持,所謂的天賦異稟,也不過是日復一日的練習罷了。

在去年,她又師從專業老師進一步學習,更是一路突飛猛進。

現在的Miumiu, 不僅考過了民謠吉他10級證書,還將在今年備考古典吉他10級。

不僅自己彈唱,還一本正經地在B站上進行教學:

看看這手速,彈奏完全是信手拈來~

令成人都驚嘆、自愧不如的背後,是Miumiu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練習, 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速成的方法,她唯一做好的就是紮實練習,不懈堅持。

看完Miumiu的經歷有些「檸檬精」忍不住開始在線營業:

  • 這麼小的孩子,有幾個能願意自己練的,肯定都是爸媽逼著練。
  • 好可憐啊,每天練習,看來她不會擁有快樂童年了。
  • 每天光練吉他,不用學習的嗎?彈得一手好吉他卻是個文盲可不是什麼好事。

但事實上,Miumiu的父母並沒有如這些人所願, 他們只是幫助和有方法地引導女兒,從來不會逼著她去學。

這些學習和堅持的方法可以借鑑!

如此優秀的Miumiu到底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畢竟自家娃也早早的就開始學鋼琴、舞蹈、書法、吉他、小提琴了,但到最後 要么半途而廢,要麼「姿色平平」。

今天C媽專門為大家整理了Miumiu爸的專訪,一起來取經吧!

1

「交換學習」——開啟興趣

雖說Miumiu受家庭影響,耳濡目染,而且也不牴觸吉他,但是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來說堅持也並非容易的事。

最初爸爸是以一種獎勵交換的方式給Miumiu教學。

比如,每天只要完成10分鐘的吉他練習就可以交換到10分鐘動畫片或者棒棒糖,所以Miumiu在初學的時候甚至自主要求彈多一些。

這一點相信刷新了很多人的認知, 怎麼能用物質獎勵來套路娃呢?

C媽想說,最初激發興趣的時候,可以適當這麼做。

大部分的孩子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初期,如果期望他們全憑著自身的自律能力去堅持做某件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些暗含套路的操作,可以有。

4歲時就能彈奏完整的《大手拉小手》

就像很多娃上英語課,沒有幾個2、3歲的孩子上來就喜歡「你不認識它、它也不認識你」的英文吧?但是最初被套路練習的多了, 熟了、會了、自然牴觸心理就弱了。

而周爸爸巧妙地抓住機會,在孩子年齡比較小的階段里,將音樂融進遊戲里、進行一些獎勵等等,很好地開啟了她的興趣。

2

參加演出——鞏固興趣

當然,第一個方法只是階段性的, 只適用於興趣培養的初期。

在Miumiu有了一些學習成果之後, 爸爸就開始給她報名一切可以參加的現場演出或者展示。

這是非常能夠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和自信心的一種方式。

Miumiu爸說,當孩子表演過後,觀眾投來的掌聲和鼓勵,對她堅持下去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雖然Miumiu很小,但是她會感覺到自己在努力做的事不是「無用功」。

確定孩子真的開始喜歡後,才逐步展開了系統性的訓練,漸漸地Miumiu也就形成了自主練習。

3

家長適當陪同——堅持興趣

這是Miumiu爸爸著重強調的一點。

如果一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學好吉他,但只是給他買了一把吉他,把他交給老師,就說你好好學吧,這是非常不負責的。

因為孩子不會很好地自控和自製,也不會思考怎麼樣發散性地去學習和練習。

在生命最初的這幾年,在孩子的自控力尚且不夠的這幾年,他們的成長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長的態度。

所以有遠見的父母,都會把孩子扶上馬,再送一程。

周爸爸說,如果家長能夠每天拿出一個小時,和孩子一起學、一起練,那麼孩子的學習進度會非常快。

其實上哪個興趣班都是如此,你會發現,真正學得好的那些孩子,父母都功不可沒,年齡越小,越是如此。

學習不只是孩子和老師的事,好的成績一定是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結果。

4

選好、選少——為興趣護航

很多孩子同時學N個課外項目,美術、鋼琴、舞蹈、書法等等, 十項全能沒有嗎?有,但真的少。

而大多數孩子面臨這樣的情況到最後基本上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哪個也知道一點,卻哪個也不精。

當有人質疑Miumiu,又練琴又拍視頻,還學著那麼多樂器,哪有那麼多時間時,爸爸給出了答案:

Miumiu除了器樂外沒有其他任何課外課,近期比較火的視頻都是疫情期間在家不能出門時拍的,5、6個小時的練習也是因為時間比較充裕,開學之後她就是之前一樣,改為每天2小時的練習了。

並且樂器學習是以學習吉他為主,其他樂器主要是娛樂,每周空閒的時候加10-15分鐘,多元化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了解音樂,而非做一個「技巧人」。

這樣不僅能夠學好吉他,而且每周休閒、娛樂的時間也很充裕。

Miumiu每周都會有固定的出遊或者遊樂場時間, 他們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長,但他們更希望女兒有一個正常而快樂的童年。

我很佩服Miumiu爸爸的一點是, 他確實在認真地幫孩子規劃未來,從他的採訪中就可以得知,讓Miumiu學吉他,也是他深思熟慮後的選擇:

「自己從事吉他教學工作是一方面,從世界的角度,優秀的女性吉他手相對男性比例較少。相比其他的樂器,競爭力也小一些。」

你看,他把孩子未來的職業競爭力都考慮進來了。

但更難得是, 他幫助但不強迫。

Miumiu走紅後,不少人問她的父母,是否會蹭著熱度讓女兒走上專業網紅的道路。

他們明確表示不會,正常的文化教育是必須要堅持的!

音樂可以學習一輩子,但是文化課一旦落下對她的學習成長和在學校同學中的自信心將會是很大的影響。

而且Miumiu也有自己的夢想,在之前的採訪中,她堅定地說: 的夢想是當一名醫生。」

Miumiu爸說:「 在孩子不可以自己思考和決定人生的時候,為她做一個規劃。作為家長,我希望她通過音樂考學,可以從事這個行業。 但是如果她成長中的某一天自己做了對未來的可以自己承擔的決定,我也一定尊重她的選擇。」

C媽覺得,這就是有遠見的父母該有的樣子。

PS:昨天發完自己認慫的經歷《 「我當街被4個中年婦女圍著欺負」,自從有了孩子,你認了多少慫? 》,收到好多留言啊,本來還以為是我自己個性潑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沒想到被搶車位的問題那麼多人遇到過。

不過看留言我學到了最有用的一招:一個人先下去,一個人慢慢倒。 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不必要的摩擦了,也分享給更多有此困擾的朋友,謝謝你們的安慰與支招,我的雲閨蜜們~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新時代、新父母、新理念,育兒需要雞湯,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嬰幼兒養育、疾病、心理知識。原創公眾號:CC爸媽(cc-bam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1I0k3IBiuFnsJQVElZ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