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NASA發射的過境系外行星探測器發現了紅矮星曲光譜的異樣,三顆行星圍繞著紅矮星旋轉,三顆行星中有兩顆是子海王星,即是處於地球與海王星發展的中間形態,這對於人類對類地行星的生命形式探測有著重大意義,NASA將繼續耗巨資完成相關研究。
NASA在觀察其發射的行星獵手最近有了新的發現,且該發現的意義重大。行星獵手又稱TESS,俗稱過境系外行星探測衛星,即是探測過境系外行星的探測器。根據科學家的觀測,圍繞著紅矮星進行運轉的三顆行星近期被科學家發現。紅矮星即是M型主序星,是顏色偏紅、溫度偏低的矮星。紅矮星距離太陽的距離非常近,約75光年的距離,它也是迄今為止被科學家所發現的與地球最為相似的太陽系外行星。
這顆被三顆行星圍繞的紅矮星叫TOI-270,三顆圍繞著TOI-270旋轉的行星都是體積較小的行星,令科學家感到興奮的是,其中有一顆行星是岩石類行星,它的大小與地球差不多。然而,另外兩顆圍繞著TOI-270旋轉的行星的體積只有地球的一半大。這兩顆較小的行星也被稱為子海王星,即是與海王星和地球極其類似的行星。它被稱為是海王星與地球的中間發展形態,科學家對此進行研究,有利於科學家們對海王星和地球的發展過程研究分析。
事實上,這顆被三顆行星圍繞的矮行星TOI-270齣於相對沉寂的狀態。科學家表明,這說明紅矮星TOI-270是一顆較為年輕的矮行星。科學家稱,年輕的矮行星自身會散發出耀眼強烈的光,即其耀斑十分明顯,且非常頻繁。由於它自身散發著穩定的光,是一個穩定的光源,並且紅矮星是恆星,我們可以通過借其自身的光對它的質量、體積、和其他的特徵進行觀察、測算。
2018年4月,過境系外行星探測衛星TESS開始進入了地球軌道。科學家將會在過境系外行星探測器進入地球軌道大概三個月之後開始進行數據收集。它有著與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相同的方法,它通過掃掠記錄行星或恆星,科學家利用TESS過境系外行星探測器成功地觀測到了將近四千顆系外行星的百分之七十。它在每一次可以對宇宙中數千顆恆星同時進行觀察,並將信息傳回NASA總部。
矮行星所發出的光線經由過境系外行星探測器捕抓,科學家由TESS的信息反饋分析,該光曲線信號發現了圍繞著紅矮星轉動的三顆行星。它們的運行周期各不相同,分別是11.4個地球日、5.7個地球日、3.4個地球日。其中一顆是類地行星,與地球十分類似,可以稱之為超級地球。其餘兩顆則是子海王星,是地球與海王星發展的中間狀態,它們距離恆星十分近,三顆行星像是存在共振的珍珠。
科學家預測,其中一顆較大的行星存在與地球類似的結構,因此,該行星上極有可能存在生命形式。但是在事實上,宇宙空間中存在著許多與地球相似的岩石類行星,科學家都尚未在這類行星上發現生命。科學家還發現,紅矮星TOI-270的靜態與地球也相類似,因此,為了探究此類星體上是否存在生命,NASA將耗巨資支持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相關工作的開展,進行類地星體的研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11I2HIBiuFnsJQVx9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