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在很多創業公司在招聘員工時,由於公司實力的限制,往往會對那些優秀員工或者是創始人團隊用期權或者分紅來吸引他們人才。只是這個所謂的期權,如果公司真的上市了,那有期權的員工還是不錯的,能夠額外拿到不少的薪水。要是沒有上市呢?期權可以說是一分錢不值。
最近在職場論壇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員工從滴滴、網易跳槽到華為後感嘆:用期權補充工資都是畫大餅,華為才是真金白銀看得見!這是怎麼回事呢?
該員工說自己4年前在網易工作,辭職後去了滴滴,當時這2家公司都給了自己期權。可是到現在為止,期權根本就沒有兌現。員工當時還跟別人說年薪是60多萬,可是實際到手還不到30萬。
在去年的時候,員工跳槽到了華為,這時候才發現華為是真金白銀看得見,每年的分紅和年終獎都是很實在的。該員工總結說那些創業公司用所謂的期權來補充工資,其實都是老闆給員工畫大餅,就不應該算在年薪裡面。
從該帖子中來看,他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公司這麼做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所謂期權,本來就是公司為了激勵員工的一種手段而已,並不一定會有實際的收入。作為一個員工,你在入職該公司的時候就應該明白,不能說事後沒有拿到錢而抱怨公司。因為你完全可以不接受公司的offer。
還有個情況,你在這2家公司工作時間太短,而期權也是有約定的,這就更正常了。
有網友說華為沒你說的那麼好吧,也沒有網際網路公司那麼自由,除了收入高點,沒有自己的生活,也沒有家庭。他還舉例說自己有個同學在華為,有一天在家休息沒事做,突然就提出還是回辦公室加班吧,這也許就是他們的真實生活和現狀,整個人只有工作沒有生活。
還有網友說你工作期限都沒滿就跳槽了,這是你自己放棄的,與公司有什麼關係呢?
還有網友說自己朋友拿2個工作比較,一家創業公司給120萬年薪,我當時想著挺不錯啊,後來才知道還有90萬期權,瞬間就沒有想法了,老闆畫的餅可是夠大的。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寫在評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