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行政事務牽扯許多精力,每周帶6節課就忙不過來;現在覺得還能再加幾節,甚至可以帶帶畢業班。」12月10日,市第十三中學校長張啟平談起張灣區教育改革深有感觸地說。
「當了17年校長,第一次收到聘書。」以往張啟平屬正科級幹部,由張灣區委組織部任命。此次和另外27位中小學校長一起,領取了區教育局頒發的聘書。這是張灣區教育和醫療系統實施去行政化改革的一幕。
校長的「官帽」曾給日常管理帶來不少困擾。該區某學校副校長空缺,因行政幹部任免程序複雜,遲遲不能到位。區教育局直管的28所學校,只有5所中學和區實驗小學有行政級別。「無論是校內提拔還是學校間調動,因涉及行政級別,耗時費力。」張灣區教育局局長李著書說。
「區衛健局管理6家醫療機構,其中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個鄉鎮衛生院有行政級別,城鄉交流、幹部輪崗都受到制約。」張灣區衛健局黨組書記黃申有著同樣苦惱。
今年7月,張灣區啟動教育和醫療系統去行政化改革,取消中小學校、鄉鎮衛生院的行政級別,幹部管理權限從區委組織部轉移到區教育局、區衛健局。「這是一次 『刀刃向內』的自我改革,目的是理順機制,讓學校、醫療機構實現專業化管理。」張灣區委組織部幹部股股長吳曉博說。
「要圍繞選、用、激勵和保障制度,健全校長聘用和考核機制,讓能者上、庸者下。」李著書表示,發給28名中小學校校長的聘書中,張灣區教育局明確任期,並附一份目標責任書和一份校長專業標準,對學校發展、課程教學、教師成長、內部管理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
「從 『行政人』還原成 『醫療人』,院長們抓業務的勁頭更足,全區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崇尚醫技的氛圍濃厚,城鄉醫療資源整合也比以往更加順暢。」談起改革帶來的變化,黃申感慨道。(十堰日報 特約記者 徐春曉 通訊員 張紅萍 編髮:幻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nkF-24BMH2_cNUgQe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