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封城」手記之五:「雲辦公」下的華人編輯日常

2020-04-02     歐洲時報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義大利是整個歐洲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的國家之一。本文作者因工作安排前往義大利,期間遇到疫情在當地暴發、蔓延,特以「手記」形式記錄疫情下的見聞與思考,歐洲時報網摘錄刊發,以饗讀者。

【歐洲時報網】3月初,歐洲時報義大利分社編輯部開啟「雲辦公」模式,下文是編輯部兩位華人編譯人員的工作日常。金三,女,30歲,在義大利生活4年;舒廖,男,34歲,旅居義大利2年。

「如何能滿足你,我的意式咖啡胃。」金三一邊按停8點整的鬧鈴,一邊嘟囔著起床。旅居義大利的4年里,她雷打不動的「行程」就是365個清晨跑到咖啡館裡點一杯Cappuccino。金三認為,那裡的咖啡才是最有「義大利風味」的,家裡自製的味道總是差了一點什麼。可自從羅馬「封城」後,她就不得不與咖啡揮淚告別。

居家辦公後,金三「微信步數」從1萬步直降到300步,她決定不能再那麼「墮落」,於是10平米的陽台成為她晨練的地方,9點半上班之前先在那裡來回跑上15分鐘,再回到電腦前,神清氣爽地開始工作。

馬克杯和簽字筆被擺在餐桌上,象徵著一天工作的開始。「華人在超市門口捐口罩」「羅馬人少了,野鴨在許願池嬉戲」「義大利市長用無人機催市民回家」金三瀏覽了一遍義大利媒體的熱點報道,迅速把題發到群里。

「嗡嗡嗡」桌子開始震動,12點的鬧鈴響了,舒廖立刻停下手中編譯工作,打開義大利衛生部網站查看更新的疫情數據,「總共確診人數、現存確診人數、死亡人數、新增死亡人數、治癒人數」一一確認好各項數字後,點擊「發送」,長舒一口氣,距離下個報數時間還有四小時。自從歐洲爆發新冠疫情,歐洲時報各個分社編輯部人員都要在12時、16時、20時、23時四個時間點裡更新當天最新數據。

從臥室起身,舒廖去廚房倒水,一抬頭正好從鏡子裡看到了「鬍子拉碴」的自己,現在他連鬍子都懶得颳了,「反正和同事討論業務都是語音聯繫,也不用視頻,刮給誰看?」每次跟家人視頻受到詰問的時候,他都這樣回答。

除了「儀容儀表」,父母最關心的還是義大利疫情。舒廖認為,病毒是很可怕,但是只要信息公開,大家隨時能了解情況,就沒什麼可擔心的,羅馬確診人數一直不多,所以在「封城」前夕,他都沒有佩戴口罩。那段時期,不僅他沒戴,在巴黎工作的妻子(義大利人)以及生活在羅馬的岳父岳母也都沒有佩戴口罩。

「快回國吧!我看義大利日增確診數字快1萬了!」金三的媽媽在視頻那端不停地催促,以前她們一周視頻一次,自從疫情爆發,頻率大大提高到兩天一次,每次開場白都是以母親報告義大利確診數字開始。

金三一邊在廚房剁土豆準備午餐,一邊安撫道,「只是數字嚇人,其實情況還好,我平時都不出門,去買菜也都戴口罩、戴手套,被傳染的幾率很小的。」

「那你的義大利室友呢?你們同住在一個屋檐下,容易交叉感染!我看新聞里說義大利人都不戴口罩的!」金三母親焦急地說道。

「不戴口罩是『封城』前,現在大部分義大利人都戴口罩了,除了買不到的。我的室友也很小心防護,我還經常給他普及中國硬核防護知識呢。」

「不行,不行,你還是回國吧!現在中國疫情已經控制住了。還是中國安全!」見她不為所動,爺爺親自上陣勸說。

「我覺得吧,現在回國風險更高,密閉空間才真正會交叉感染呢。況且,現在機票太貴了,三四千的票都炒到了一兩萬,而且都是中轉兩三次,回趟國還要橫跨亞非歐三大洲,我還不如待在羅馬不動。」

雖然她口頭上說著看似雲淡風輕,但內心也並不是一點都不擔心,尤其自從新聞報道里說,有確診病人在超市食物上吐口水後,她把兩天去一次超市改成了十天去一次,如果新鮮蔬菜水果吃完了,她寧願去較貴的商店,也不去大超市。

吃完午飯,金三洗了一盒草莓,這盒草莓就在水果店買的,半斤3歐元,而家門口的家樂福超市即使最近價格上漲了,4歐元也能買夠一斤。

下午的編輯部是最忙碌的,金三需要找圖片,鋪微信後台,家中「龜速」的無線網每次都讓她抓狂,而讓舒廖抓狂的則是來自校對人員的各種信息轟炸。「中文媒體說倫巴第民眾抗議封城要自由,請核實!」「義大利目前核酸檢測數量的最新數據,請更新!」「……」等忙完這一切,已經遠超過了原本6點的下班時間。舒廖說,以前編輯部最頭疼的事情就是沒有頭條,現在糾結的則是頭條可選的內容太多了,大家每條都不想放過,於是經常弄到八九點鐘。

「完畢!」

金三推送完微信,會在群里喊一聲,並搭配一個奔跑的小猴子表情包,之後,同事們便都會興高采烈地跟著一起發這隻奔跑的小猴子,代表著一天工作的結束。

伸了個懶腰,舒廖關上電腦,拿著相機,拎著啤酒,走上天台,眺望一下美麗的羅馬。以前,工作結束後,他都是約三兩個好友看球、吃個開胃菜,現在則是在家門口放放風。跟舒廖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每天他都能在天台上看到很多義大利鄰居,大家隔著一米互相打個招呼,聊幾句,舒廖笑稱,他們社區的鄰里關係因為疫情突飛猛進。

義大利博洛尼亞街頭。(圖片來源:新華社資料圖片)

金三從來不去天台,她更喜歡自家的小陽台,那裡有花有草,偶爾還有誤闖進來的小野貓。為了緩解上班的疲憊,金三同時追了五部電視劇,這樣每天下班都有所期待,「今天是周二,《少年神探》更新了,快去看!」

從陽台回臥室的路上,她遇見了同樣居家辦公的室友,「周六要不要一起去買菜?」室友向她發出邀請,金三搖了搖頭,「周末我們還要上班,新聞人嘛,趕上疫情期間,每天有抓不完的熱點。」

義大利室友瞭然地笑了,做了一個加油的手勢。

躺在柔軟的大床上,金三剛要打開iPad追劇,突然看到了一條新聞推送,「義大利決定推遲解禁日期,並且在7月31日之前不排除多次延期。」

金三坐起身來,看了看自己的馬克杯,又看了看日曆,終於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明天早上要去超市買個摩卡壺。

(文/趙曉嫻)

(編輯:李璟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l6TOXEBnkjnB-0zJ9nf.html

疫情下的英國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