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讀了4100萬條評論後,認為這些網文IP改編影視劇有前途

2021-02-04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AI讀了4100萬條評論後,認為這些網文IP改編影視劇有前途

第3080期文化產業評論

一直以來,網文改編為影視劇,好壞評價難以度量,全網用戶評論也多如牛毛,無法度量和分析。近日,中國電影家協會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與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聯合發布《2019-2020年度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潛力評估報告》,通過大數據分析模型,對網絡文學影視劇改編相關問題進行了創新性研究,並得出成功改編的公式。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帶您一起用數據的眼睛來看看網文改編影視劇潛力排名。

回復關鍵詞「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潛力評估報告」獲取pdf報告全文。

作者 |光速追獵者(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 楊濤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5359字 | 預計閱讀時間14分鐘

眼下,數字經濟成為了經濟增長新動能,很多產業都在從中獲益。比如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在製造業、農業等領域的應用,極大改變了行業的運行模式,大幅度提升了經濟運行效率。

不過,也並非所有產業都很好地與數字經濟接軌。就文化產業領域而言,數字文化產業提了多年,也是未來發展趨勢,但仍有一些領域還沒上雲用數賦智。比如電影、網文、詩歌、動漫、綜藝、音樂這些文化內容的用戶反饋評論,均是非常難以量化的部分,當每個人對文化作品的看法以主觀文字方式呈現時,這種評價應該被打幾分,全網評論到底以什麼標準度量和分析?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難且容易引戰的話題。

不過近日,中國電影家協會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與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聯合發布《2019-2020年度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潛力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利用用戶大數據與專業學術意見結合,對網絡文學影視劇改編關鍵問題進行了創新性研究,或許能給相關問題的數字化、量化帶來具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

網文是源頭,影視化是倍增器

該報告之所以選取網文IP影視化改編這一領域進行分析研究,主要是看重了網文IP的低創作門檻、網際網路屬性以及與影視改編的融合價值。

報告認為,網文的創作方式與體驗方式都帶有強烈的網際網路屬性,它給所有作者提供了更加公平與更低准入門檻的創作平台,不僅在語言、情節、取材方面衍生出多樣化新生類型題材,吸引了眾多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的長期喜愛。同時,網文直接連接作者與用戶,讓兩者間的互動共創及市場反饋更加敏捷迅速。這不僅是對傳統出版機制的變革與擴充,在本質上也降低了創作門檻,從而推動大眾創意的爆發,是新時代的一種數字化文化生產方式。

在網文IP進行影視改編方面,報告認為, 作為一種中國獨有的網際網路文化形態,網文天然成為孕育中國故事的新鮮土壤,除了已經開始實現基於網絡文學本體的對外文化輸出外,還可以通過影視作品的高影響力,在網文IP化和持續增值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於對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和打造具備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方面,都擁有積極意義。

實際上,不僅是網文IP的影視化改編, 如今的文化產業,早已經進入了以IP為核心,聯動範圍涵蓋了網文、影視、遊戲和線下衍生品在內的產業鏈生態時代。

知名數據分析機構Analysys易觀去年發布了《中國移動IP遊戲專題分析2020》報告,對整個泛文娛產業鏈進行了詳細梳理。

這份源自易觀的分析報告認為,泛文娛產業鏈以IP為核心,文學、漫畫、輕小說等數字閱讀類作品作為IP源頭,通過再次改編為劇、電影、動畫等影視作品,輻射更大範圍受眾並放大IP影響力,在此基礎上,通過遊戲化改編實現IP商業價值最大化,最終通過遊戲串聯起相關衍生品和線下演藝等擁有明確消費場景和模式的環節,這是一套成熟且歷經市場驗證的IP產業生態模式。各種內容形態在生態鏈中各司其職,並形成了對IP內容反哺和增值的正向循環。

但現實中,這條泛文娛IP生態鏈發展的並不均衡。主要體現在遊戲一直是IP改編的核心且價值最高,而影視化環節風險最大。遊戲出眾的變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攤薄了高投資的風險程度,並能夠串聯起來線下衍生品、實景娛樂、主題公園等線下領域,使得泛文娛IP生態鏈的重心集中到了「來錢快」的遊戲部分,實質上形成了「網文—遊戲—衍生品」的生態模式,從而忽視了網文IP影視化的影響力價值,使得中國文化產業形成了大而不強的格局。

2020年的產業數據已經很能說明問題,原本遊戲產業的市場規模已經數倍於電影產業,在疫情的極端作用下,兩個產業待遇更是天上地下。根據伽馬數據《2020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0年預計國內遊戲市場實際營銷總額為2786.87億元,比上年增加478.1億元,同比增長20.71%,自研遊戲海外市場實際營銷收入達154.50億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長33.25%。

數據來自《2020中國遊戲產業報告》

反觀影視行業,儘管中國電影票房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也是全球恢復最快的電影市場。但根據2020年中國電影產業報告顯示,年度國內電影總票房僅有204.17億,全年影片總計650部,城市院線觀影總人次5.48億,單日最高票房7.44億,上半年電影市場無任何收益。

數據來自《2020騰訊娛樂白皮書》

影視化是提升IP影響力的倍增器,繞開了這一環節,小到網文IP化之路,大到中國文化海外輸出的道路、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之路,就會走的更曲折。

而對網文IP影視化改編的創新性研究,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對網文IP影視化改編的方法論,降低了改編風險,這有助於影視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及整個文化產業鏈的完善。

如何搭建網文IP與影視化改編的數據化框架?

除了改善文化產業生態鏈平衡發展問題外,該報告最大的價值在於,帶來了一套全新的、可量化的反饋評估體系。

這套體系藉助大數據和NLP(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語言處理)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成千上萬用戶、觀眾、玩家在網絡上留存的、關於文化產品使用、觀看、消費直接感受的記錄,實現了對於文藝作品進行客觀、科學、可量化的「人民評價」,也就是將用戶感受的文字記錄轉化為對應數據,幫助影視行業高效發掘社會價值與藝術價值兼具的網絡文學IP。

為了實現公正的「人民評價」,本報告提出了以「 社會價值」和「 藝術品質與體驗」為標準構建指標體系,除了量化評估網絡文學IP與其影視改編作品間的關係外,亦可分析得出網文原著里影響影視改編的關鍵因素。

社會價值是反映文藝作品社會效益的指標,具體拆解為包含對國家、社會、個體三個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比如真、善、美等社會基礎性原則,以及史實史觀、文化認知等要素。

藝術品質與體驗指標則反映了文藝作品的創作質量,既需要考慮一般的藝術品質評價標準,同時也考慮到數字內容的特殊形態和特點,如與用戶體驗相關的「更新」「編校」;影視劇創作當中的「視覺呈現」等重要指標也被考慮在內。

在這套評估體系中,「社會價值」和「藝術品質與體驗」作為一級指標,同時設置29個二級指標,儘量覆蓋有關影響所有因素,使整個評估體系更為科學。

同時,考慮到網文與影視兩種行業不同的產業特性,這兩者的評估體系需要在指標設置上做出一定差異化設計。比如在網文中,讀者會看重作者知名度、更新速度等標準,影視中觀眾則會看重導演、編劇、主演等標準。但前提是評估體系需要保持統一架構,方便進行相同維度數據的對比與效果評估。

為了更好說明這套評估體系的實用價值,本次報告通過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芒果TV、搜狐視頻、樂視視頻等網絡視頻平台,在2018-2019年播放量或熱度最高、改編自網絡文學的65部影視劇中、選取了可獲得有效評論的47部作品,並連同對應的47部網文IP原著進行分析,分析驗證網文IP影視改編後的各種影響。

此外,通過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城、縱橫中文網、逐浪小說網等主流網絡文學平台,在2019年-2020年期間仍有更新,月閱讀/點擊量排行榜前10名,並綜合考察打賞、收藏、推薦、月票等因素,熱門排名最高的 123 部網絡文學作品中,報告選取了擁有有效評論的98部作品(取截至2020年12月31日,未有影視劇改編作品上線的網絡文學IP),以評估網文IP的影視化改編潛力。

同時,為了保證上述評估分析的真實有效,以上針對網絡文學、影視劇產品進行的用戶評論採集均經過了「脫水」(去除疑似網絡水軍的灌水評論)等處理,最終獲取了約4100萬條有效用戶評論。

結合大數據與NLP技術,報告設計了不同權重的評分體系,在進行數據化評估後,報告給出了網文IP影視化改編後的數值模型,並得出了兩個結論,即影視劇改編對IP的社會價值提升顯著,以及網文IP的影視劇改編有利於IP的長線化塑造。

儘管這個結論並不算特別,但經過數值驗證支撐的評估過程,就已經是非常新穎的角度。

而在網文IP影視化改編潛力的評估中,報告則發現了影響影視化改編的幾個關鍵因素。研究發現,網文IP的個體激勵、人物、情節三個指標的組合測試得分表現,與影視劇改編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這意味著,如果網文IP在上述3個指標的綜合滿意度表現更高,其在影視劇改編時將可能有更大的成功率。這也會成為後續類似分析中的重要考量維度。

數字告訴你,網文IP是否有影視化改編潛力?

就事實來說,網文IP影視化改編成功與否,與影視改編創作關係更大,但基於網絡文學IP形態在「個體激勵」「角色」「情節」三個關鍵指標的影響,再配以不同權重分值構成的潛力計算公式,是對網文IP影視化改編潛力的重要評估公式。這個方法論也是篩選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直觀評估影視投資風險以及提升跨行業協作效率不可多得的助力。

具體公式:得分=-2.89131+0.04687*「人物」+0.03492*「情節」+0.03392*「個體激勵

為了直觀呈現該公式的應用價值,報告以之前提及的98部網文作品用戶評論數據為基礎,綜合其他考慮要素,包括:與主流文化、價值觀、政策的貼合度,IP是否已多次除影視外的其他形態進行開發等,再通過上述公式計算後,得出了2019-2020年度網文IP影視劇改編潛力表。結果顯示,共有46部網文作品形成頭部集團,並在得分分布上形成三檔潛力階梯。

第一檔中的《詭秘之主》《第一序列》《大國重工》《天梯》4個網文IP均具有「人氣高」「符合主流價值觀」「符合行業趨勢」等優勢,在市場上具有稀缺性。以其中的《大國重工》為例,該作品為行業主管部門所鼓勵的現實題材IP,雖然文中使用了穿越重生等非現實元素,但並未偏離重塑工業體系的核心主旨,很好的體現了國家精神與主流文化價值觀,得到新聞出版署、中國協作等推薦,加之作者齊橙在工業文上的專業素質和紮實寫作功底,在網絡平台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具有較高的市場潛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潛力表所列舉的大部分作品中,閱文旗下的網文IP占據了絕對優勢。因為包括起點中文網、瀟湘書院、起點女生網、雲起書院在內,均為閱文集團旗下品牌,從中亦可以看出,閱文在整個網文生態中的位置。尤其是在先前宣布與百度旗下七貓、騰訊旗下深圳利通共同入股中文在線後,閱文集團的生態優勢進一步展現。

另外,本次報告以2018-2019年度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劇用戶評論滿意度排名TOP12第一名《慶餘年》為例(也是閱文集團原創IP孵化的成功案例。),從數據維度給出了影視劇改編後,對網文IP所具有的增值作用。

通過評估後看出,在改編前後,用戶對可對比二級指標的評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說明好的改編對IP價值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其中在社會價值方面,「個體激勵」的用戶評分在改編前後都是最高分; 而在在藝術品質與體驗方面,改編前後,用戶對「人物—角色」「情節—劇情」的滿意度都較高,且提升最為明顯。

這驗證了報告里「 網絡文學IP的個體激勵、人物、情節三個指標的組合測試得分表現,與影視劇改編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結論。同時,《慶餘年》在改編後的各項二級指標用戶評分得到提升,說明高品質的影視改編,可以讓網絡文學IP得到更多的喜愛與認同。

桑基圖是一種常見的數據分析方法,條形的寬窄代表了評論量的多少,第三級的具體評論內容是相似語義歸納

別的不說,單說《慶餘年》主人公范閒在影視化後的形象,就比改編之前豐滿立體了很多,觀眾對其關注點也更多元化。反應到數據上,體現為用戶評論角度的增加,且後台數據顯示增加內容基本為正向。而相比較在網絡文學原著中對范閒的負面評價,如「男主太油膩了」,在影視劇中有所削弱。

由《慶餘年》用戶評論大數據分析結果可知,成功的影視劇改編,不僅滿足了用戶對於網絡文學IP由平面文字到立體影像的期待,更推動了用戶對於IP情感的擴容累積,實現了IP增值。

結語

該報告通過用戶評論大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個體激勵、人物、情節的關鍵指標表現更為優質的網絡文學IP,更有可能改編為好的影視作品,且 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正在回歸社會價值與藝術價值的基本要求和規律。

誠然,這種基於文字評論的反饋評估體系仍顯得較為初步,限於NLP技術的發展程度、數據樣本的豐富程度以及算法設計者的個人傾向性,現在的結論尚未得到更多作品的實際驗證。

但這種極具創新性的研究方式,本身就值得贏得更多掌聲, 這不僅可以促進網絡文學、影視產業的高質量協調發展,探索出屬於中國的數字文化產業生產模式,更能夠使網文行業和影視行業進一步接軌數字經濟,也為解決目前文化產業IP產業鏈中存在的發展不均衡問題提出新方案。

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AI,抓住產業趨勢,打造出更多優質的文藝作品,更好地發掘與講好中國故事,做大做強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最終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提升中國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軟實力,網絡文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點。

話題互動

你對數據化評估網文IP改編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主題搜索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

歡迎給光速追獵者打賞,您的支持就是他的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eLVcXcB9wjdwRpv3f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