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17年,馬雲在杭州舉行的全球峰會上發表了演講,並且憑藉那句「未來的房子如蔥」又火了一把(地產情報站註:馬雲此話指未來房子將像蔥一樣「不值錢」)。
這個包含大眾滾滾慾望的話題,瞬間擊中很多人的靈魂深處。也是從這句話開始,大家對「房子如蔥」有了期待。
尤其今年鶴崗、乳山等地的房價下降,更是加深了「房價如蔥」的概念。
但小笙認為,我們大眾對「房價如蔥」的認知似乎一直存在偏差。
解綁
有粉絲留言說,其實自己並不想買房,只是房子捆綁了教育,為了孩子上學,因此不得不買,事實上誰都想過得輕鬆一點。
確實買房還能享受到依附在房產上的教育、醫療、交通、公共服務等資源,資源越好,越稀缺,房價越高!
更直白說,房價的構成包括土地價格、建築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稅費、營銷成本、財務成本、資金成本還有附加值等。
但根據這兩年的政策能很明顯的感覺到風向已經開始轉變。
首先是教育:
學區房一直是教育和住房兩座大山的變態綜合體,在屢次調控下它似乎還是屹立不倒。
因此各類老破小學區房賣出天價的新聞也屢見報端。
但從今年開始很明顯能感覺到房產和教育之間的微妙變化。
在今年年初,北京海淀區新登記並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的住房用於申請入學的,將不再對應一所學校,實施多校劃片打破了原本的走向。
隨後在2019年7月8日,兩辦發布了《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中提到: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核心思路就是——讓這些可以篩選的學校,統一服從安排,進行電腦搖號。
過去的篩選,使得好學校越來越好,現在這個變化,則直接治本,變化思路也很明確——「好學校」其實主要是生源好,而現在方向是,要抹除「好學校」和「差學校」的觀念,拉到一塊來搖號。
可見,政府目的是讓教育和房產脫鉤,國家也在努力「讓房子回歸居住的屬性」。
再其次是戶口:
今年4月份發改委發布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提及要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
在此前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已陸續取消落戶限制的基礎上,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可見,未來廣大的中小城市,甚至包括一些二線城市可能會全面放開落戶也只是時間問題。
前幾天,五部委發文:「省會及以下城市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的落戶限制。
所以戶籍和房產的綁定也在逐漸解綁。
除此之外,保障性住房、租購同權、共同產權、整頓租房市場等措施除了緩解市場結構性矛盾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房子上捆綁的一些需求鬆綁,讓房子變為一種單純的住所。
可見這些真正束縛在房子上的東西從政策層面來看,都有逐漸解綁的趨勢。
誰抬高了房價
政策角度很容易剝離,需要的只是操作手法和時間而已,但最難解綁的還是人們心裡的束縛。
畢竟這些年大家對房產真的看得太太太重了,在房產圈久了,時常會看到一些關於地產的實例:
*姐妹倆看上同一套房子,大打出手,反目成仇;
*高點買房,被家人的埋怨被逼跳樓;
*兒女為爭房產大打出手,老父氣的住院,親情在房子面前被徹底拋棄。
很多買房故事中,大家把房產看得太重太重,但一個鋼筋水泥鑄就的東西,本不應該承受這麼多。
價格上可以控制,穩住,但人心卻需要漫長的梳理引導。
其實一直以來相關部門在疏導需求上,可謂已出盡百寶。近十年的調控政策,雖然沒有讓所有購房者「滿意」,但卻達到了防止「房價過快上漲」。
有些人怪開發商,說因為拍賣價高者得,把土地價格炒上了天,最終導致房價上漲,可這種想法是片面的。
我們無數次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推高了房價?
而思考多次後,得出的結論始終是:是我們每個人把房價推高了,畢竟市場手段的作用,很多時候依舊有限,心理作用才是罪魁禍首。
樓市邏輯是這樣的:居民有強烈的需求 開發商才敢高價拿地 地王開始頻出各項成本附加在房子上最終居民又成了買單者。
所以說在房價這個問題上,除了怪開發商,怪模式,其實每個人都是助推手。
畢竟人內心對「房子」的崇拜和慣性很難消除。
就算在如今大力調控並提出「房住不炒」的情況下,小笙接到的諮詢大部分依舊是關於樓市二套投資,而非剛需,可見很多人依舊有在樓市撈金的想法,顯然這種想法不能長期持續。
房子如蔥
既然已經決定犧牲短期的增長來換更健康的模式,畢竟當城鎮化完成的時候,不能依舊只靠一個支柱產業來支撐,那麼房地產也就完成了自己曾經的歷史使命,畢竟樓市始終要回歸它正常的定位,真正回歸到居住屬性。
當然回歸居住屬性並不代表房子在價格上如蔥,因為一線城市及一些優質房產,未來也會一直稀缺。
我們更應該把房子如蔥理解為人們對待房子的態度。
日常生活中做菜吃飯時,有蔥最好,沒有也可以將就,它只是生活中一個簡單的物品而已,而不是該永遠在那個特殊的神壇上待著。
畢竟除了房子,還有很多可以值得追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