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像根蔥 往裡一看全是空

2019-08-18     海峽佛教網

人,是這世間煩惱的源頭,但也是唯一可以擁有靜心的生命。

如果你追求的是,沒有任何煩惱和焦慮的平靜,像明鏡不惹塵埃,像湖水不起波瀾,除非你腦死,否則,這只是自欺欺人的妄想。

人生在世,煩惱無所不在;相對的,靜心也可以無所不在。

當你抵擋不了朋友的人情攻勢,不小心買了用不到的直銷產品。當你被自己的恐懼干擾,做出了不該做的承諾,或簽下了一份不合理的契約,或是因為貪心而遭人詐騙,而後悔不已時,你不應該去苛責心中的那份不安和苦惱,相反的,你應該趁此去觀照這個煩惱或焦慮。

從靜心觀照中,你可以發現,你之所以會犯下那麼多不該犯的錯,是因為你在面對人家的求情或推銷時,沒有保持覺知。

接著,再繼續往下觀照,一層一層的去看見,那個讓自己煩惱焦慮的東西,根本不存在,一切都只是頭腦的作用,你所害怕擔憂的那些事實,只是反映出你內在的恐懼或不安。

再繼續往下觀照那個恐懼和不安,你會發現,你的疏忽和錯誤決策,或者你會被人拖累,表面上都是別人的錯,事實卻是自己的覺知不足、思慮不周和定力不夠,而你會犯這些錯,都是因為你心中有妄想,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就這樣,透過觀照一層一層往下看真相,你會發現,觀照煩惱就像剝洋蔥,一層一層往下剝,剝到最後一層,你才會發現,原來裡面什麼都沒有。

過去我曾因為人情壓力,借出了不少要不回來的錢。

其實,錢散是小事,倒是人情或友情,卻因為借了錢給對方,十有八九反而更糟,甚至等於「花錢買仇人」。

廣結善緣,與人為善,是我喜歡交朋友的動機。只是,隨著我的覺知愈來愈強,我漸漸看透,並不是每個人都秉持著和我一樣的善意,來和我交朋友。

同樣的,透過觀照,我看透了一個實相,看見了人跟人之間,有某種看不見的力量在聯繫著,我們可以稱之為緣分,也可以稱之為彼此可以產生共鳴的「頻率」。

如果彼此有緣,自然會成為知心的朋友,如果緣淺,而對方又看不清自己的妄想,以為可以從我身上,免費獲得什麼利益,因此來接近我或虛偽地稱兄道弟,我會包容他的「無明」,但也會毫無愧疚地敬而遠之。即使如此會得罪人,也是因緣所致,我也無所掛礙。

人生在世,豈能盡如人意?

話說回來,面對那些無緣,且心中懷著貪念或妄想的「無明客」來說,就算我盡他的意,任他予取予求,他還是會有所不滿的。因為,他的予求,從不會感恩,甚至覺得我幫他是理所當然的,有些人還會得寸進尺要求更多,這樣的人,既和我無緣,我又何必去顧及交情呢?

當然,如果有機會,我很想忠告這些心中有妄想的「無明客」,不應把每個人都當成「智障的提款機」,因為他的不良心念,每個人都感應得到,只是有人太天真或覺知力不夠,才會被他利用和欺騙。再者,他的心念所埋下的種子,日後會很快的結成果實,回報到他自己身上。

然而,這些「無明客」,十個有九個半都聽不進我的勸,那剩下的半個,可能稍有良知,但因覺知力不夠,聽了幾句勸,還是會和我翻臉。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佛陀尚只能度有緣人,我只是一介凡夫,一切就順其因緣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be_u2wBJleJMoPMTf5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