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絡)
國慶過後,天氣漸涼,將是孩子運動的好時機。
趁著假期,推送一篇之前分享過的舊文,好提醒各位為孩子的秋季運動做好準備。
因為這幾年下來,發現無論逃逃做哪樣運動,這點都非常重要。
1
上學期逃逃喜歡上了籃球,除了每周例行的籃球課之外,還經常拉著逃爸陪他練習,剛開始進步挺快,運球、傳球技巧掌握得比較熟練,投籃也有一定的命中率,所以很快在差不多同時開始學的孩子當中能排到中上水平。不過學了一段時間後感覺進展漸漸慢了下來,練習並沒有懈怠,但進步不明顯,他的身板在同齡孩子中還算比較壯實,但在一個團隊里打球訓練時,總有種慢半拍不得勁兒的感覺。
暑假剛開始時我帶他參加了朋友推薦的一個籃球夏令營,據說這個夏令營的教練非常有經驗,我們也仰望已久,只因名師入門要求嚴苛而且空位難求,所以一直沒能躋身他所帶的球隊里。第一次幾個小時訓練下來,教練立馬看出了逃逃的問題,跟我說他的體能和技巧都還不錯,訓練態度也夠積極,但是Footwork Agility腳步敏捷度明顯跟不上,而這項能力幾乎是所有球類運動的基礎, 不管是籃球,足球,還是網球,棒球……應該從小就開始經常練習,否則後期訓練效率很低。
我一聽感覺還真有可能是這個原因,逃逃之前幾乎每天都會做各種拍球,運球等練習,但的確忽略了專門訓練腳步。於是,我按照教練的推薦,在網上找到了他所說的 Agility Ladder Drills敏捷梯訓練(中文裡一般叫繩梯訓練)的示範視頻,讓逃逃跟著練習,一段時間後感覺的確有改善,而且意外的是他的網球也跟著進步了。
趁著暑假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比較多,也特來推薦給大家,繩梯訓練非常簡單,在家或小區空地就能練習。它能提高孩子的腳步快速移動能力,從而提高身體靈活性,平衡性和協調性,使孩子在必要的時候做出各個方向的快速移動,同時還會增加神經系統對速度的記憶,提高大腦反應和靈敏度。適合4歲以上的孩子練習,尤其是將來準備參加各種球類運動的話,將會大有優勢。
那什麼是繩梯訓練呢?首先我們需要一個這樣的「繩梯」,可以在某寶上淘,十多二十塊錢一個很便宜,沒什麼特別講究,反正都是鋪在地上,只要結實耐用就行:
當然也可以DIY,最簡便的方法是在小區的空地上用粉筆畫上大小合適的格子(一般每個格子為40cm寬,35cm長,畫8-10個格子就差不多了, 如果孩子的腳還小,還可以把格子稍微縮小些),不過練習完了之後記得擦掉哦:
道具準備好之後,就可以開練啦!以下每個動作重複三組,每天早晚練一次,會感覺孩子的腳步越來越輕盈、敏捷。
1. 直接跑。就像跑步一樣,但注意每步都要落在格子內:
2. 橫向移步,側身橫著移動腳步,同樣的,腳不能跑到格子外面:
3. 里外移步,腳步既要挪進又要挪出,而且都要剛好落在格子或者剛好不在格子內,這個動作掌握起來還稍晚有點兒難度,一開始得多練幾次才能掌握:
4. 左腿跳,很簡單,估計孩子有事沒事都喜歡這樣跳著玩:
5. 右腿跳,換一條腿,繼續單腿跳
6. 雙腿跳,還是跳,不過換成雙腿同時跳且同時落地:
7. 左右移步,練習孩子左右移動腳步的敏捷度:
8. 交叉跳, 這個類似扭扭跳的動作孩子會很感興趣,但要保持讓腳落在該落的地方還是有一定難度:
9. 里外跳,感覺但凡跳的動作孩子都會喜歡,這個「里外跳」同樣很有意思:
在做所有這些繩梯訓練時,需要注意的是務必要前腳掌著地,並且逐漸有規律地鼓勵孩子慢慢提高速度。最後附上整個視頻,逃逃就是跟著這位孩子的示範來練習的,效果很不錯。
2
在美國,運動始終是家長們非常重視的項目,所以最近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周圍的鄰居朋友,都給孩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在這裡再和大家分享一些陪孩子運動的心得:
1. 把運動排在「最高優先級」
我想沒有哪位家長會否定運動的重要性,只要有空,總希望孩子多參加些體育運動。不過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各種文化課、興趣班占用的時間越來越多,留給運動的時間開始捉襟見肘。逃逃也遇到同樣的問題,比如暑假我們和他商量了一個日程計劃表,除了每周例行的籃球、網球、游泳課之外,每天還安排了早上1小時,下午1小時的運動時間。但剛開始時總會時不時「缺斤短兩」,比如有時晚上睡晚了早上不能按時起床,運動的時間就會被壓縮,下午也類似,運動被排在其他學習安排之後,如果之前的活動稍微拖了下,同樣會影響到運動時間。
究其原因還是我們沒把運動放在很高的優先級。把它排在更方便的時間,並且當它和其他活動衝突時,寧可壓縮其他也不減少運動時間,這樣就有保障了。
體育運動屬於那種可能短期看不到明顯「好處」但會讓孩子終身受益的活動,一開始的確需要家長的耐心、堅持和陪伴,把孩子送進門。
2. 不僅以「鍛鍊身體」為目的
「就是為了孩子鍛鍊身體」,這是我以前挺喜歡說的一句話,現在發現它至少不完全對,孩子做體育運動,還真不能僅以「鍛鍊身體」為目的。如果沒有一些更具體的目標,孩子漸漸會失去練習的動力,這樣不容易做好,也堅持不長久。
其實無論做哪項運動,都需要鼓勵甚至「推動」孩子去挑戰自己做得更好,這點跟做奧數題、練鋼琴沒什麼兩樣,同樣要有目標,要琢磨,要練習。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也要及時給予幫助,或者和教練溝通想辦法。如果在某個階段一直停滯不前,孩子的興趣肯定會慢慢消磨掉的。
這種推動不是為了出成績,而是必須得有這樣的過程,孩子才能真正體會到這項運動帶來的成就感。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時興趣而開始某項運動,但要成為他真正的愛好,則需要從微小的成就中累積。當他不斷地在某項運動里投入時間和精力,不斷超越自己或其他人時,自然更有自信也更願意繼續投入。除了鍛鍊身體,運動的精髓還在於進取和拼搏,不是麼?
3. 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教練和團隊
教練不一定非要找大牛,關鍵是能讓孩子保有興趣並且不斷進步,如果感覺不合適,最好及時換掉,否則會浪費孩子的時間,效果也不好。另外如果孩子參加的是團體運動,選擇合適的團隊也非常重要,能擠進一支強隊固然榮耀,但如果孩子本身的水平還不在一個層次,長期在球隊里墊底球都摸不到的話也挺麻煩。所以無論是教練還是團隊,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秋季不冷不熱,正是運動的好時節,祝各位大小朋友運動快樂,快樂運動!
關注「東西兒童教育」V信公眾號,了解更多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