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不僅要喝粥,在耒陽還有這些需要講究的

2020-01-01   耒陽生活圈

臘八節快樂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吃完粥,品完蒜

感覺我們的人生已經達到了高潮...

臘八

就是春節前氣氛的預熱

一過臘八

年的氣味就撲鼻而來

說到臘八節

這些習俗一定要知道


臘八食俗

臘八粥


  臘八這天,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多種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用料也十分講究。一般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米、花生米、榛子仁、松子以及白糖、紅糖等合水熬煮。有的人家,還會增加桂圓、蓮子、百合、枸杞、紫米、香米、薏仁米等。

  臘八粥是五穀豐登的好兆頭,也是很好的養生飲食。在最寒冷的臘月,一碗粥、百種食材,經過小火熬制,香甜軟糯、暖胃易消化,是非常健康的吃法。吃臘八粥,還有溫暖、圓滿、和諧、吉祥、健康、合作、營養、淡泊、方便、感恩、歡喜(以粥代茶)、結緣等意義。


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這天泡製蒜。做法簡單,把剝了皮的大蒜瓣兒放到密封罐子裡,泡上醋即可。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帳,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


臘八面

  中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前一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麥仁飯

  青海西寧臘八節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熬,即可食用。


當然臘八這一天

也有一些事是千萬不能做的


臘八節不回娘家


按照過去的老說法,一年之中總有幾天時間,出嫁了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的,說是忌諱,是有講究的。進入臘月以來,第一個忌日就是臘八。臘八這天回娘家會對婆婆不吉利,婆婆百年以後會趴著死。另外一種說法:「臘八不吃娘家米,祖祖輩輩還不起」,意思是會窮自己的家。有的說法甚至認為,在臘月里,臘月初八,十八,二十八都不可以在娘家過。


臘月不搬家


從風水上說,臘月里偏寒,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話,寒冷的氣氛會阻隔家中的興旺氣氛,這聽上去是有一定自然科學道理的。但是隨著家居技術的提升,很多房子都已經實施了全屋供暖,不用像過去那樣刻意請些朋友來新屋坐坐,旺旺人氣。之所以有「臘月不能搬家」的說法無非是顧忌人住進去會手腳冰冷,對身體不利,而現在對於擁有家居暖氣的人們來說,這都已經不是問題了。


吃臘八粥不過午


農曆十二月初八,民俗謂之臘八,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從這一天起「年味」日漸濃郁起來。在我國,臘八節吃臘八粥的習俗已流傳千年之久,但對於吃臘八粥這一習慣,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吃臘八粥不過午。每年臘八節前一天晚上人們就開始熬制臘八粥,等到第二天早上食用,如果吃不完的話可以分給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吃,但是不能過中午,還有句俗語叫「早食粥,來年糧食早收」。


每年臘八時節是極好的養生時候

此刻正在家中的你

也許正看著各種食材咕嘟咕嘟

粥越來越稠

愛越來越濃

此刻仍在外忙碌的你

不妨給家裡打一通電話

父母溫熱的話語裡

正蔓延著童年臘八粥的暖意

無論你身在何處,總會有人

為你立黃昏,問你粥可溫

過了臘八就是年

今年,記得早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