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 ,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
洛陽市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遺址。截至2019年3月,洛陽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70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28處 。洛陽市有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等節日活動 。洛陽市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全國園林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
洛陽
洛陽的GDP在河南僅次於省會鄭州,和第三名的差距有差不多一千億!可以說穩坐河南地級市老大位置!
河南城市GDP排行榜
自古以來洛陽地理位置就十分優越,而且還有很多優質的旅遊資源,洛陽發展潛力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擁有的旅遊資源。
國家5a級旅遊景區有龍門石窟,白雲山,老君山-雞冠洞,龍潭大峽谷
今天我們就看看洛陽的5A景區!4A就不說了,太多了!一個篇幅說不完!
放一個4A在這裡,白馬寺
首先,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
其二,老君山
老君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東南3千米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脈的主峰,海拔2297米。東周時期,因「守藏室史」李耳(著名的「老子」)到此歸隱修煉,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唐太宗賜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成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
老君山有兩千多年道教文化歷史,北魏時在山中建廟紀念,唐貞觀年間受到皇封,修建「鐵頂老君廟」,明萬曆十九年頒賜老君山道經詔諭,封為「天下名山」。現存廟宇中頂峰老君廟規模最大,有「南有武當金頂,北有老君鐵頂」之說。
老君山景觀區6處、有景點179個,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馬鬃嶺南側有三千餘畝石林景觀對遊人開放,被地質學者稱為「北國石林」。
老君山
老君山
老君山
老君山雞冠洞
雞冠洞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縣城西三公里,秦嶺余脈伏牛山支脈雞冠山的半山腰上,海拔1021米。
雞冠洞是一處大型的石灰岩溶洞,喀斯特岩溶地貌,雞冠洞長達5600米,供觀賞長度1800餘米,觀賞面積2.3萬平方米。此類洞穴在北方少見,被譽為北國第一洞府。
老君山雞冠洞
老君山雞冠洞
老君山雞冠洞
其三,白雲山
白雲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被專家學者譽為「自然博物館」。
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頂海拔2216米,為白雲山第一峰,是看日出觀雲海的最佳處之一。
白雲山
白雲山
其四,龍潭大峽谷景區
龍潭大峽谷是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岩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
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谷內關峽相望,潭瀑聯珠,壁立萬仞,峽秀谷幽,經過十二億年的地質沉積和260萬年的水流切割旋蝕所形成的高峽瓮谷、山崩地裂奇觀,堪稱世界一絕,人間少有,享有「中國嶂谷第一峽」、「古海洋天然博物館」、「峽谷絕品」和「黃河水畫廊」等美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兩次盛讚龍潭大峽谷景區是「世界上最美的峽谷」和「全世界人人都該來的地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出中國最美的四十個景點,龍潭大峽谷景區是河南唯一入選的景區 。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
龍潭大峽谷景區
龍潭大峽谷景區
龍潭大峽谷景區
果不其然,上天太厚愛洛陽了,賜給洛陽那麼多美景!羨煞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