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成立時共七府一直隸州,治所分別為哪裡?

2019-11-10     滄海桑田史海沉鉤

元朝時我國「行省制度」的開端,經過明清發展並形成了我國現有行政制度。現在,我國有23個省,陝西、四川、雲南、江西、福建、甘肅等設省於元,山東、河南、山西、廣東、貴州、浙江等設省於明,而清朝初期設立了四個省,均為一省「其制過大」而析為兩省,其中湖廣行省大致以洞庭湖為界範圍湖南、湖北兩省,江南省(明朝南直隸)東西分置為江蘇、安徽兩省。

江蘇歷史悠久,自古人傑地靈,為「魚米之鄉」,歷代均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繁榮的省份之一,但設省較晚。江蘇之省域歷史上分屬數個地理、文化單元,朱元璋定都南京後才同屬直隸(朱棣遷都北京後改稱南直隸),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江蘇省以省內江寧、蘇州兩府首字命名。

江蘇省設省之初,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司駐蘇州,蘇州為江蘇省省會,共轄蘇州府、江寧府、鎮江府、常州府、松江府、揚州府、淮安府及徐州直隸州,其下有6散州、46縣,其中府治位於長江以南的有五個府,僅揚州府、淮安府、徐州直隸州處於長江以北。

蘇州府為元末(1367年)朱元璋改平江路所設,洪武元年(1368年)屬直隸,朱棣遷都北京後屬南直隸。清順治二年(1645年),蘇州府屬由明南直隸改設而來的江南省,康熙六年改屬江蘇省,為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駐地,是江蘇省會。此時,蘇州府以吳縣、長洲縣為附郭,轄吳縣、長洲、吳江、崑山、常熟、嘉定及太倉州(領本轄及崇明1縣),共領1散州7縣。吳縣、長洲縣為同城縣,清雍正時長洲又析置元和縣,蘇州府以三縣為附郭,全國少有。民國初蘇州府廢,長洲、元和兩縣省入吳縣,現在蘇州為江蘇省地級市,吳縣已經撤銷。

江寧府明朝時為應天府,清初改為江寧府,為江南省省會。江蘇省成立後,江寧府仍為兩江總督駐地,此時其以江寧、上元兩縣為倚郭,轄江寧、上元、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溧陽等八縣。江寧、上元兩縣同城,民國初上元縣省入江寧,現在南京為江蘇省省會,南京市由市轄區江寧區。

鎮江府最早出現於北宋,江蘇設省時其府治丹徒縣,轄丹徒、丹陽、金壇共三縣。現在,鎮江市為江蘇省地級市,有市轄區丹徒區。常州府府治武進縣,轄武進、無錫、宜興、江陰、靖江等五縣,雍正二年武進縣析置陽湖縣,無錫縣析置金匱縣,宜興縣析置荊溪縣,此時常州府轄八縣,故常州又有「八邑名都」之稱。現在,常州市為江蘇省地級市,有市轄區武進區。

松江府設於元,江蘇設省時以華亭、婁縣為倚郭,轄華亭、婁縣、上海、青浦等四縣。華亭、婁縣為同城縣,民國初婁縣併入華亭縣,不久改稱松江縣,建國初曾於松江縣設松江專區,先後屬蘇南行署區、江蘇省。1958年松江專區撤銷後,松江縣改屬上海市,現在上海市有市轄區松江區。

明朝及清初,揚州府、淮安府轄地廣大。江蘇設省時,揚州府府治江都縣,轄江都、儀真、興化、寶應、泰興及高郵州、泰州(領本轄及泰興1縣)、通州,共3散州6縣。清雍正時,江都縣析置甘泉縣,兩縣並為倚郭,民國初甘泉縣省入江都縣。現在,揚州為江蘇省地級市,有市轄區江都區。

淮安府以山陽縣為倚郭,轄山陽、清河、鹽城、安東、桃源等五縣及海州(領本轄及沭陽、贛榆兩縣)、邳州(領本轄及宿遷、睢寧兩縣)兩散州,共2州9縣。民國初,山陽縣改稱淮安縣,現在淮安為江蘇省地級市,有市轄區淮安區。

明朝時,徐州曾隸屬於鳳陽府,後升為直隸州。清初江蘇設省時,徐州仍為直隸州,領本轄及豐、沛、蕭、碭四縣。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徐州直隸州升為徐州府,置倚郭銅山縣,同時邳州及宿遷、睢寧來屬,徐州府領豐、沛、蕭、碭、銅山、宿遷、睢寧等七縣及邳州。現在,徐州為江蘇省地級市,有市轄區銅山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IUjWG4BMH2_cNUgsY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