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餘額已充足!
你啟程了嗎?
最近這幾年,顏姐身邊的家居博主、設計師、生活美學家,常常往返於島國,少則一年一次,多則三月一次,甚者購置房產長居於此,究竟那裡有什麼魔力,如此吸引他們?
所以,顏姐最近採訪了幾個常年往返日本的家居博主,說說她們眼中的島國、吸引她們的好去處、以及她們心中最喜歡的家居店,如果你正身在島國或者正準備前往,這篇你一定用得到!一起來看看吧~
@南島的葵
獨立插畫師、家居博主
@南島的葵是一名獨立插畫師,同時也是一位家居博主,喜歡用繪畫來記錄生活和遇見的美好。
清新治癒的畫風,正如她的家一樣,她喜歡簡約、溫暖的風格,因為本身是一個比較喜歡宅的人,所以希望家是既能宅的舒服又能感受到自然氣息的。
比如說有木質的家居、有溫暖的陽光直射進來,窗台上布滿綠植,都是她理想中的家該有的樣子。
而且她很願意花時間去琢磨,買什麼樣的家居來填滿這個家,舒適度、安全感、材質都需要注重。甚至有時候買一個柜子,可能要挑上好幾個月~其實顏姐之前也有專門寫過她的家,感興趣的顏友們可以戳連結回顧:手繪風日式軟裝 可以觸摸到的溫暖
顏姐:大概多久會去一次日本呢?
南島的葵:基本上半年左右會去一次,其實對於到訪日本的人來說,這裡除了有許多帶有當地傳統特色的建築、寺廟之外,還有隨處可見的日式町家靜逸的街道。街道的暖簾背後,也許是一家擁有精湛手藝的工藝品店,也許是低調開了好多年的古董店,也可能是一間美味的日式餐廳,又或許在下一個轉角處的二層小樓里,某個京都手藝人在用心的做展覽。在這裡,這種不經意的遇見,總讓人驚喜。
顏姐:如果推薦幾個日本的家居店,你更願意推薦哪一家呢?
南島的葵:對於我個人來說,我更喜歡經得起時間推敲和打磨的家居品牌,下面就是我帶來的幾個家居店啦,比較偏向於手工藝的類型,喜歡的朋友可以提前做一下了解。
01@南島的葵
日本手工藝日用品店鋪
辻和金網
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堺町通夷川下る亀屋町175
這家店是昭和8年創立於京都的,是當地僅有的幾家傳統工藝「金網工藝品」的傳承者。對於我來說,他家的手工咖啡濾網非常讓人驚喜,材質上選用的是高純度銅絲,做工非常細緻,每個小細節都有看得見的用心,用起來真的是開心又捨不得。
他們並不只是傳承經典,而是傳承的同時也一直在創新,不斷研究出更多可以經常用、好好用的手工製品,店裡的很多廚房用具都是匠人們一點一點手工打磨出來的,非常的精緻。
開化堂
〒600-8127 京都市下京區河原町六條東入
開化堂是日本最古老的手作茶筒老鋪,最初是以錫制茶筒起家的,使用銅、紅銅、鍍錫鐵皮全手工打造。
這種材料特有的質感、柔和的光澤都會隨著使用年限的增長而變化,比如顏色變得更深也有了時間留下的痕跡,這是他家茶筒最著名的一點。它還會隨著放進去不同的東西而散發出不同的風味,用久了你會發現,這些器物都開始逐漸更貼近自己生活的樣子。
他們一直保持著130多道手工製作工序的傳統模式,這裡面包含了手作匠人對工藝質量的追求,這些材料也逐漸開始應用到茶壺、牛奶罐、咖啡罐等新物件中,來契合現在更多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Kaikado Café
京都市下京區河原町通七條上ル住吉町352
這家店是個集休息和售賣手工藝品為一體的店面。一樓可以坐著品品茶、喝喝咖啡,順著台階上了二樓就能看到售賣各種手工製作的茶罐道具。
它的前身其實是京都市電的車庫,16年的時候被改造成了這家店,店主請的設計師是當地的建築師事務所【楊梅】,改造時刻意保留了部分車庫原本的模樣,不過重新強化了建構,走進去就能帶給人一種,百年傳統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感覺。
店裡很多器具都是手工藝製品,待久了容易有種穿越時光的感受,而且有了木製家具的襯托,器物也更能散發出它們本身的美感。
@cureAlice
家居店主理人、家居博主
@cureAlice是一家家居店的主理人,酷愛小裝飾和食器,喜歡收集各種日本家居小物,因為和父母住在一起,不方便改變大的風格,所以生活里日式風格呈現最多的就是自己房間裡的布置和餐桌上的食器部分。
她說吸引她的一般是些比較簡單,但帶著設計感的家居品牌,質感和具有鮮明風格的手作設計也是她的菜。
顏姐:你大概多久會去一次日本呢?
alice:這兩年因為開店的原因,基本半年就會去一次,除了工作,我會專門給自己留一些時間,去漫無目的的逛那些大街小巷裡的雜貨店、咖啡館、麵包店之類,有時候可能一個街區就能碰到幾十家生活店鋪,各有各的選品風格,常常不經意間會發現一些驚喜。
顏姐:如果推薦幾個日本的家居店,你更願意推薦哪家呢?
alice:前陣子去日本,剛好發現了兩家生活店鋪,逛小店是我覺得最不累的時刻,沉浸在這些小東西里會讓我有種掉進幸福的感覺。
02@cureAlice
日本生活類店鋪
D&Department
京都佛光寺內
這家店是日本長效設計教父長岡賢明創辦的品牌,旗下擁有畫廊、食堂、雜貨店,偶爾還會出版一些雜誌。
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家開在寺廟裡的設計雜貨店,販售精選生活品牌和雜物、食物,裡面還有一個典型日式風格的D&D食堂在裡面。可以先去食堂吃個飯再溜達過去,在雜貨店挑選心儀的生活物品或伴手禮。如果想找一個休閒、放鬆的地方,不妨來這裡看看。
Mumokuteki
Mumokuteki 是一間集生活用品、食器、服裝、咖啡於一身的集合店,獨自坐擁一整棟小樓,木質的窗框+玻璃,看著就有種想陷進去待一整個下午的感覺。
他們的選品種類豐富,小到勺子盤盞、大到鞋服收納,在這裡都可以找到,還有一些手作匠人製作的器皿,質感和風格都很好。
總的來說是一家值得慢慢逗留,精挑細選的生活小店,也許在某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你就能找到一眼就愛上的美物。
labour and wait
這家其實也是一家集合店,不過相比上一家,他家的裝修更簡潔、現代一些,說起來,集合店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家居用品、日本vintage雜物、各種服裝以及一些品牌原創的作品。像是Falcon、松野屋、la corvette…很多出名的生活用品品牌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日本的刷子也是非常實用的東西,所用的空間、功能等都有明確的區分,而且外觀也非常的可愛,我已經在家囤了不少啦~
@布可
家居店主理人、家居博主
@布可是一名家居博主,也開了一家小小的生活美鋪,賣一些自己喜歡的小東西。一直嚮往自在舒適的生活,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和自己周邊的事都打理的賞心悅目。現在的家住了大概4年的樣子,是質樸簡潔的日式感覺,她認為家的搭配應該是先以百搭的基礎款為主基調,而後再一件一件用自己喜歡的東西填滿它。
布可更喜歡那些簡單不誇張,卻仍然讓人過目不忘的設計,能讓人由衷的感覺到整個空間的和諧。無論之後再怎麼更新換代,都可以長久的使用下去,這大概才是家具和生活碰撞出的美吧~
顏姐:你大概多久去一次日本?
布可:大概一個季度左右,那裡最吸引我的就是安靜且有秩序的氛圍,傍晚的時候光線很迷人,在忙碌的節奏中生活久了,只是在這樣的風景里走一走都會覺得很舒服。
顏姐:如果推薦幾個日本的家居店,你更願意推薦哪家呢?
布可:我是個喜歡逛小店的人,每次去的時候,都會找一些有很多小店集中在一起的區域,可以一直逛很久,所以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片區域吧。
03@布可
地標性的日式風店鋪區
HILLSIDE TERRACE
東京澀谷區猿樂町29-18
這是東京頗有代表性的建築性地標,一個獨具日本特色的縱向居住空間,這裡有很多家我超喜歡的生活店鋪。很難說具體哪一家,因為當你漫步在整個HILLSIDE TERRACE的區域,無論走進任何一家,都會發現意外的驚喜。
綠樹掩映下,岩礫外表的房屋,白色店鋪瀰漫著雅致的生活情調。它也是我在東京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透過玻璃,隨時可以看到店鋪的整體風格,喜歡就進去逛逛,否則就繼續往前走,從哪開始到哪結束都不必受限,只要你喜歡就好。
這片區域一共有三家店鋪,家居、布料店之類的這裡有很多,去逛逛絕對有意想不到的收穫。還有一個家具店名字記不太清了,就在mina家居的對面,從外面看就能感覺出整個空間的氛圍和家居的品味,希望你們下次能夠替我推門進入。
D&DEPARTMENTPROJECT
東京都澀谷區Hikarie 8F
這家是屬於D&DEPARTMENTPROJECT團隊經營的,裡面販售的物品分別來自全日本47個都道府縣,可以說非常的齊全又有趣。
是日本《d design travel》雜誌的編輯團隊通過去實地採訪、考察後,做了一個值得推薦的內容集合,打造了一家「傳遞想法的店」。
位於澀谷Hikarie八樓的這家集合店鋪幾乎囊括了整整一層,分隔為dd食堂、家具展間、設計展間、商店展間,以及全日本展覽諮詢等等。在一個地方逛到更多的東西,怎麼想都有種賺到了的感覺。
まちのシユーレ963**
高松
這個是四國地區非常知名的一間生活雜貨店鋪,寬敞的開放空間更像一個集合當地食材、小型家具、器皿、衣飾的生活美學展示空間。
店內商品及陳設也是我很看好的地方,它在我心目中真是算得上一家寶藏級別店鋪。
而且他們會不定期舉辦作家展覽,運氣好碰上的話還可以順便看個展。另外店鋪還連著餐食空間,食材全部選用了高松及周邊特有食材製作。傍晚去參觀完可以順便嘗嘗可口的晚餐。
這些店鋪看上去就有種陳設很厲害的樣子,屬於那種光看店鋪就會想要參觀半天的感覺,各有各的獨特展示風格,也會藉助環境來製造不同的家居氛圍。
@Vanessa
家居博主
Vanessa應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老朋友了,之前也在線下活動上為我們分享了不少自己的家和故事。她喜歡看書、插花、木工及羊毛氈手作、手沖咖啡,是一個十足的重度家居愛好者。
她的家有很多的木質元素,看第一眼就有種踏實、恬靜的感覺,而這些零零碎碎、小巧可愛的物品里,藏著的都是一家三口的小幸福。
「實木有它獨有的溫度,使用的痕跡和歲月賦予的變化,讓這些物件能夠給人以長久陪伴的安心感」這是Vanessa對木質的感受。
除此之外,她家的小物件也真的超多,用她自己的話說,有種即將成為雜貨鋪的感覺,但是只要收納好,它們都可以是給家增添軟裝魅力的一部分。
顏姐:你大概多久會去一次日本?
Vanessa:一般是一年一次吧,現在是三口之家了,帶孩子出門需要考慮的更多,目的地的安全和趣味性都很重要,所以日本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那裡不光有和風建築、優雅的室內外環境,還有我和先生最愛的家居小店,可以一間間的逛下去,到處都藏著驚喜。
顏姐:如果推薦幾個日本的家居店,你更願意推薦哪家呢?
Vanessa:我更喜歡一些比較有趣的小物件,所以這次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我個人最喜歡的店鋪吧,我可是它的忠實粉絲。
04@Vanessa
一個很有名的家居買手店
OUTBOUND家居買手店
今年初夏,我和先生去了小林和人先生在吉祥寺開的OUTBOUND家居買手店,眾所周知,小林和人對於器物的挑選是有自己獨到見解的,每一件器物背後的品牌故事、適合使用的場合都可以娓娓道來。即使有些大件的物品帶不走,但只是看看也很令人滿足。
裝修風格以簡約的日系工業風為主,可以在裡面看到裸露著的,經過簡單處理的水泥牆壁,沒有經過精緻打磨的木質隔板,一切都是掩飾不住的自然狀態。在這裡,你會覺得一切都是渾然天成的,每一件單品都互相融合在一起,好像他們本就該屬於那裡,自然的混搭在一起。
店裡售賣的單品類型很多,比如編織類的收納籃、木器收納、擺件、玻璃、陶瓷器皿、首飾、衣物之類。價格大概在500-10000+不等。
這些單品都是小林和人先生精心挑選,印度手藝人做的絲網印刷畫、手工藤編製品。還有辻和美老師的玻璃製品,她是日本最有名氣的玻璃作家。做的器物通透且有存在感,雖然玻璃本身是冰冷的物件,但是經她手製作的卻多了一分溫暖,這種巧妙的平衡感非常吸引人。
我和先生分別挑選了自己喜歡的器皿,一個手工吹制玻璃器皿,墨綠漸變色的外表,還有沉甸甸墜手的質感,讓人非常滿足。
店內經常會不定期更新貨品,還會有不同的作家匠人在這裡布展。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寶藏店鋪吧。期待下次還能相聚~
以上就是今天全部的分享了,你有沒有被這些生活小鋪美到呢?話說,這會兒大家都在哪兒撒歡呢?旅途中如果你也遇到了這樣美好的家居小店,記得分享給我喲~
本文圖片來源:家居博主、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