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教育隨著時間和經濟不斷的發展,似乎成為了一場家長與家長之間的競技場,而最突出的體現便是輔導班的追逐。
很多的家長都陷入了中國式家長的焦慮,總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看到了別的孩子都在上輔導班,那麼自己也一點要送孩子去,不然就覺得自己的孩子會比別人差一截。
前段時間閨蜜的孩子剛剛上小學三年級,平時孩子除了學習之外也還要上很多的興趣班,最近閨蜜聽到孩子班級里的其他同學都開始上學校老師開設的興趣輔導班的時候,也馬上去報名了。
但是孩子卻覺得這麼多的輔導班讓自己壓力很大,想要有一點屬於自己休息的時間,閨蜜卻直接劈頭蓋臉的罵孩子別人比你優秀,都還一直努力,你就總想著偷懶,結果閨蜜的孩子非常的委屈的哭了。
這樣的一種情況可以說在中國家長的這個群體當中是屢見不鮮的,從來不會管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喜歡,不會管自己的孩子學習的壓力是不是太大的,家長的這種輔導班魔怔其實很有可能是受到了羊群效應的影響。
那麼,到底什麼是羊群效應呢?
羊群效應其實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從眾心理,原來是指羊群當中的一種經典的現象,當有一隻領頭羊跑到了另一個地方吃草的時候,其他的所有小羊都會緊緊的跟過去。
後來也就指人的行為的一種從眾表現,人總是很習慣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當看到了別人都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自己如果不做就會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勒龐的《烏合之眾》就有說過這種現象,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家長的焦慮都是如此。
有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短視頻,也很多人用這種方式去整蠱別人,在視頻當中第一個人在經過門的時候停頓了一段時間然後高抬腿邁過去,看到了這個動作之後,後面的其他人也都學著這樣做。
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根本沒有人看到門上有任何的東西,只是因為看到了別人這樣做的一種不安全感,所以就激發了羊群效應。
還有前不久出去玩的時候,因為是周末所以商場的停車位都滿了,這個時候朋友就直接把車停到了路邊,原因是路邊已經停了很多的車了,所以加上自己一個也不會怎麼樣。
除了日常生活當中,在孩子的教育過程當中羊群效應也是很常見的,但是其實這種羊群效應是一把雙刃劍,若是能夠掌握合理的去運用的話,反而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那麼,在兒童的教育當中,是如何運用羊群效應的呢?
1. 跟隨正確的教育模式,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對於家長的這樣一個角色,很多的人其實都是很陌生的,關於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問題,但是卻好像怎麼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切入口。
比如同樣的是在一個教學環境當中學習,但是就是會出現不同的教育效果,有的孩子可以成績非常的優異,但是有的孩子卻可以成績非常的差,這其實和背後的家庭教育是有著一定的聯繫的。
但是正確運用這種羊群效應,就可以跟隨前面已經成功的教育案例,學習其中的適合運用的地方,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就比較容易的找到自己存在的問題,自然也就能夠更好的運用,所以這種學習借鑑式的羊群效應是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的。
2. 盲目跟風。
這應該是大部分的家長都在運用的一種形式,每次看到了別人都在採用的一種教育方式,看到了別人都在上補習班,看到了別人都在給自己的孩子幹什麼,從來都不會思考這些內容適不適合自己的孩子,而是不加思考的盲目的學習追隨,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盲目跟風。這種羊群效應的運用是最為落後的。
3. 堅持自我的原則。
羊群效應的正確運用是在學習他人的過程當中要堅持自我的原則,因人而異的教育模式要學會站在自己的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為在每個人的視角裡面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而那種被質疑的盲目跟風就是沒有堅持自我的原則,融合在大眾當中而忘了教育孩子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和被人攀比,而是為了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發展的方式。
既然如此,那麼這種羊群效應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1. 壓抑了孩子的情緒。
大部分的羊群效應的家長在給孩子做決定的時候,都是不會去理會孩子的情緒的,打著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好的標籤,實際上是一種變相傷害孩子的方式。
比如很多的家長總是不會去詢問孩子每天上輔導班的壓力,成績考不好的壓力,只是一味的催促孩子要認真讀書,跟風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這樣的一種方式其實是會壓力自己的孩子的情緒的。
在《小歡喜》當中,喬英子便是在這種環境之下長大的,所以最終她也因為情緒無法發泄而得了中度抑鬱症。
2. 沒辦法找到最適合孩子發展的道路。
每個人因為性格的不同,行為模式的不同,所以最適合的發展道路也是不一樣的,其他人的成功的教育方式一定是可以借鑑的,但是也僅僅的停留在借鑑當中,不應該是盲目的照搬照抄。
中國政府在建立的新中國之前,曾經也照搬照抄過西方的君主立憲制,但是效果卻並不好,直到後來的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有了現在的發展。所以家長這種盲目的照搬,自然是會影響孩子的發展的,沒有找到最適合的那一條路,往往發展就是舉步維艱了。
3. 給了家長強大的經濟壓力,而且影響雙方的感情。
眾所周知,現在教育孩子的費用絕對是之前所無法比擬的,無論是興趣班還是輔導班,孩子成績的提高和興趣愛好的培養,都是需要金錢作為基礎的,對於家境比較好的家庭來說並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但是對於普通的上班族來說卻是一個很大的經濟壓力、
所以家長的這種盲目跟風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折磨,同時孩子和家長也會因為這件事情產生很多的爭吵,久而久之感情也就容易變得越來越淡薄,雙方變得越來越不理解對方。
羊群效應在教育的過程當中的確是一把雙刃劍的,運用的恰當與否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盲目跟風無論是什麼時候都是不可取的,這僅僅止步於借鑑,完全的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那麼原本可能很好的教育方式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每個個體之間都是有著很大的差距的,所以家長應該做的是了解孩子的性格與學習行為,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那麼,對這種中國式家長的羊群效應所體現出來的盲目跟風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