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氣質和家庭條件有關嗎?別假裝不知道,其實很現實

2021-01-27     豆媽優選

原標題:孩子的氣質和家庭條件有關嗎?別假裝不知道,其實很現實

一個人的氣質往往和父母的培養息息相關。

我的閨蜜是一位幼師,在我們最近的一次聚會中,她說,我最近在幼兒園的時候,發現有些孩子一看就是家裡條件不錯的,而有些孩子家庭條件不太好。我覺得很疑惑,畢竟現在大家條件都差不多,給孩子的穿衣打扮乾淨大方整潔,相信是每個家長都容易做到的。

可我閨蜜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我十分警醒。她說,雖然穿衣打扮都差不多,但是孩子的家境如何還是可以通過他的氣質看出來的。

1、一個孩子如果看起來唯唯諾諾,家境可能沒有那麼好

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培養出了極其內向的性格,在幼兒園回答老師問題和在與其他孩子的玩耍中可能顯得非常被動,支支吾吾的。這樣的氣質很容易讓人與窮酸氣相連接。

2、孩子的一些行為舉止也反映了他的家庭條件

比如,在幼兒園給小朋友分東西的時候,有些小孩就特彆強勢,這樣的孩子容易讓人覺得沒出息,沒見過世面,跟在家裡沒有見過好東西一樣。

上述的孩子顯得沒有氣質都是由於他們的言行舉止不好,而一個人的氣質恰恰體現在他的言行舉止當中,容易被老師和同學喜歡的孩子往往都是氣質比較好的孩子。

那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這些都是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不注重對孩子氣質的培養造成的。

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怎麼培養才能讓孩子有好的氣質呢?

第一,平時注重對孩子的禮儀教育

寶爸寶媽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對孩子的禮儀教育力度。

一方面,寶爸寶媽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有關中外禮儀故事的書籍並且帶著孩子一起閱讀,給他們講其中的道理;

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寶爸寶媽可以適時的教孩子相關的禮儀。比如,吃飯的時候可以教孩子不能翻菜,不能敲碗,不能邊看電視邊吃飯等等,這些關於吃飯的禮儀只有在吃飯的情境下教給孩子才是最有效的。

第二,多帶孩子去外面旅遊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多帶孩子去外面看看,有助於開闊孩子的視野,提高孩子注重實踐的意識。況且,多去遊覽一些祖國的大江大河、秀麗風光可以開拓孩子的心胸,豐富孩子的視野。孩子的閱歷隨著遊覽的地方變多,自然不會顯得唯唯諾諾,一股小家子氣。

但是,疫情當下不宜外出,寶爸寶媽們可以通過在家和孩子一起瀏覽國家博物館,北斗衛星等網站和翻閱國家地理這類的雜誌來代替去外面旅遊。這樣的方式也同樣對開闊孩子的眼界有幫助。

第三,富養孩子

如果寶爸寶媽平時就對孩子富養,那麼孩子的氣質自然出眾。這個富養,既包括精神上的富養,又包括物質上的富養。

在精神方面,平時與孩子說話的時候,寶爸寶媽們可以在講道理時適當的引經據典,也可以適度用名人名言或者唐詩宋詞穿插進自己跟寶寶的對話中,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在無意間受到書香的薰陶。

在物質方面的富養可不包括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買什麼,而是滿足孩子合理的物質需求,讓孩子在物質方面得到合理的滿足,這樣他們就自然而然的不會在幼兒園因為物質方面的渴求而做出什麼失去禮儀的事情。

為了讓孩子能從在幼兒園期間就擁有好的氣質,就能得到老師同學的喜愛,寶爸寶媽可以從孩子的語言和行為兩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的氣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7Y8Q3cBubk3rjNbK9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