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業績一片向好、在科創板保薦業務中賺得盆滿缽滿的中信建投,其實也是煩心事不斷。
作者:券業觀察
近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一則科創板註冊申請否定決定書。恆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簡稱「恆安嘉新」)因存在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內控缺失、信息披露不完整等問題,證監會對公司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申請作出不予註冊決定。
這也成為科創板試點註冊制自3月份運行以來,出現的第一例註冊被否案例。
中信建投(601066.SH)作為保薦機構,也成為爭議焦點。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恆安嘉新申請註冊被否,中信建投難辭其咎。據小券查閱資料得知,中信建投一度是券商行業中科創板業務的最大贏家,但在操作過程中也不止一次「犯錯」。
1
上市被拒,難辭其咎
證監會公布的決定書披露了恆安嘉新科創板IPO被否的兩點原因。
首先就是2018年簽署的4個重大合同,年底沒有及時回款,也未開具發票,但公司卻直接將合同收入確認在2018年。發行人以謹慎為由,重新調整4個合同的收入確認時間點,從而相應調減公司主營收入和凈利潤。其中2018年凈利潤由8732.99萬元調整為905.82萬元,調減金額數量占調整前凈利潤89.63%。
而根據此前科創板發行的申報文件顯示,除特殊會計判斷事項外,導致會計差錯更正累積凈利潤影響數額達到當年凈利潤20%以上,應視為不符合發行條件。
對此,有投行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表示,上述會計處理問題也體現了保薦機構、會計事務所的失責。「未上市公司在會計工作方面存在瑕疵可以理解,而幫助企業將會計工作做紮實正是保薦機構價值所在。在恆安嘉新案例中,中介機構心存僥倖,開始表示收入確認無誤,後又對收入做出調整,成為證監會否決的理由。」
同時,恆安嘉新以1元/股的價格將567.20萬股轉讓給員工,在首輪和二輪迴復中稱其為解除股權代持,不涉及股份支付;但在三輪迴復時又將其確認為股份支付,然而如此變動內容卻沒有在招股說明書中顯示。
除此之外,中信建投保薦的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也有上述調減凈利潤的情況並且造成違規。據自媒體「放牛塘」報道,公司2016年至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1584.97萬元、4635.59萬元、7202.34萬元,調整後凈利潤分別為-527.96萬元、1391.82萬元、3909.86萬元,整體下滑超過50%。現公司提交的文件還在審核中。
此前,中信建投申報的視聯動力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或保薦人撤銷保薦,成為科創板第8家終止審核的企業。
2
兩次罰單,直指內部
中信建投對外在部分企業管理監督方面存在缺失,同時自身內部管理也有問題。
7月18日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下發關於中信建投私募子公司中信建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建投資本」)的行政監管措施。建投資本在完成組織架構規範整改公示前實際開展業務;同時在開展國債期貨等部分品種自營交易的過程中,投資決策和交易執行沒有實行有效分離,違反了證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相關管理規定。
對此,北京監管局表示中信建投存在內部控制不完善,對重要業務部分和子公司經營管理存在監督不到位責任。責令中信建投,完善內部控制流程,加強對子公司合規管理。
彼時,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也發布了一份責令中信建投整改的公告。中信建投作為前海結算商業保理(深圳)有限公司相關資產支持票據主承銷商,在五礦地產資產支持票據的相關產品上沒有及時向協會進行備案,同時存在財報信息披露不準確等問題。
因此,協會給予中信建投通報批評,並對事件暴露出的問題作出深入整改的決定。
內有子公司頻出違規問題,外有合作機構遭遇證監局否定,中信建投在管理上多次出狀況。
根據小券查閱的資料顯示,中信建投僅今年上半年就有四次違規情況,其中三次違規原因均緣於管理不足導致。
另外,今年6月份中信建投的「大家長」中信證券還擬清倉所持中信建投股權。
老同行今年以來還多次給出中信建投「賣出」評級。8月23日華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金證券」)發布關於中信建投賣出評級研報,其理由為,中信建投股價漲幅較高,同股同權下公司AH股溢價率279%;同時公司的盈利能力難以長期支撐目前估值。今年3月華金證券就已經調低了中信建投的評級為「賣出-B」。
此外,還有華泰證券(601688.SH)、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風證券(601162.SH)等3家券商都曾調低中信建投評級。
3
核心業務,受到質疑
中信建投成立於2005年,其前身是號稱「中國最早三大全國性證券公司」之一的華夏證券。成立以來,公司業績一直不錯。即使市場行情低迷的2018年,中信建投當年的凈利潤仍高達31億。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59.06億元,同比增長12.21%;歸屬公司凈利潤23.3億元,同期增長37.61%。
其中,投資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6.17億元,同比增長15.23%;財富管理業務營業收入21.56億元,同比增長12.93%,投資銀行業務繼續為公司業務核心。同時,2019年上半年中信建投股權融資主承銷企業數量位居行業第一,主承銷金額位居行業第四。
根據公司年報顯示,中信建投在科創板首批掛牌25家上市公司中,保薦5.5家,成為券商行業保薦數量最多的公司。如今保薦的公司卻接連出現問題,恆安嘉新申請註冊被否成為科創板首例。
有媒體報道稱,按照行業慣例,如果券商保薦的機構沒有成功上市,一般是收不到保薦承銷收入的;其次會對公司的聲譽造成負面影響,不利於獲取後期更多的客戶,甚至會造成很多現有客戶流失。
你怎麼看中信建投的近遇?如今的股價是否匹配其價值?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