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是怎麼過氣的?

2019-08-14     娛樂蘑菇

隨著《上海堡壘》在各大平台的進一步淪陷,影片的兩個主演鹿晗、舒淇也相繼陷入被批判的漩渦里。其中被罵最狠的可能就是鹿晗了,我從沒見過哪部爛片能有這樣的能量,能把大大小小的合作者一起拖進坑裡的。鹿晗碰上這樣的作品,再加上平時也沒什麼口碑積累,被帶進坑裡也是可以預料到的。

其實你縱觀鹿晗的所有電影作品,你會發現整體的作品質量都特別差。評分最高的一部是《重返20歲》評分7.1(還不是主演),還有一部《我是證人》評分6.1,後面就沒有高於五分的了。能在百度上看到的,鹿晗的出道日期是2011年,而豆瓣上可以看到的他最早的一部作品是2015年的《12金鴨》,到現在為止總共接了10部電影作品,其中五部為主演,只有一部高於六分。

也無怪乎鹿晗在觀眾圈裡口碑這麼差,因為作品一旦出了粉絲圈,面對的就不僅僅是粉絲了。觀眾可不會管你有多帥、多努力、多忙碌,只看作品說話。

其實你縱觀鹿晗的出道史,你就發現他的出道完全是以流量明星的模式出道的。

2009年,鹿晗韓國留學期間在首爾的明洞被韓國最紅的藝人經紀公司SM的星探一眼看中,成為該公司旗下的偶像練習生。

2011年12月29日,在SBS《歌謠大戰》上表演《The Sound of Hallyu》,首次亮相。

2012年1月30日, EXO-M首支序曲《WHAT IS LOVE》發行,3月9日發行第二首序曲《History》。4月8日發行首張專輯專輯《MAMA》,並以EXO的子團體EXO-M成員身份正式出道。

2013年6月3日,隨組合發行首張專輯《XOXO (Kiss & Hug)》。8月5日,隨組合發行正規一輯《XOXO》的後續專輯;同時擔任專輯主打曲《狼與美女》與《咆哮》的劇情版MV男主角;同月17日,個人微博[@M鹿M]被曝,單條微博120萬條評論紀錄引發國內媒體關注。

在他回到國內走紅之前的五年時間裡,我們可以看出鹿晗的爆紅基本都和造星式的包裝分不開的,從一開始就是照著流量咖去走的。他是一個偶像,並不是一個演員。偶像和演員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一個是快消品,一個是市場長久以來需要的東西。

一個偶像的當紅往往可能只有幾年。韓國SM公司最擅長的就是包裝新人,為了維持他們的業績,每年他們都會包裝一批新的組合,而當那些你叫不出名字的新組合出爐以後,舊的偶像自然就會被別人忘掉。

往回看國內的偶像,在2016年《上海堡壘》還在製作的時候,市場還有鹿晗一席之地。當時鹿晗主演的《盜墓筆記》獲得了10.02億票房,鹿晗也算是有了一部上10億的作品,比較拿得出手。

到了去年年初,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小鮮肉的市場已經是蔡徐坤的天下了,鹿晗兩個字在熱搜上已經好久不見了,這就是殘酷的市場。

而在這個殘酷的市場中,明星們的生存之道必然是維持熱度。

所以他通過上綜藝、推專輯的形式不斷地維持自己的熱度。連上了四季《跑男》、《夢想星搭檔》、《大牌駕到》等綜藝節目,比他接到的電影還要多,但上綜藝的好處在於可以維持熱度,而不能起到提升咖位的作用。真正的提升咖位,無論在音樂界還是在電影圈,都是要和大牌的製作人合作,不僅僅要合作,而且要憑實力合作。

與正經的音樂人相比,鹿晗的唱功並不出色。放在電影圈中,鹿晗的演技其實不敢恭維。出道許多年來,在硬實力上一直都沒有進步,僅靠流量撐著,這對於一個藝人來說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這就是徹頭徹尾的在「吃老本」,流量總有吃光的一天,在音樂上沒有更多的造詣,而在電影方面更沒有提升演技,這就已經十分的要命了。

再看看他近幾年接下來的作品,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沒有超過5分的,這些作品都在吃鹿晗的流量。短期來看也沒什麼,片方有了收視率,藝人也憑著流量賺了更多的錢。但長期來講,這其實對於一個藝人的聲譽,是一種消耗。消耗的是主流觀眾對於藝人的信任度,畢竟粉絲之外的觀眾才是市場的大多數。沒有上升,反而消耗,這還不危險麼?

但是鹿晗也似乎並沒有想要作出任何改變,至少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看到任何改變的起色,未上映的幾部作品看起來也是吃流量的,也就難怪鹿晗在銀幕上觀眾緣越來越差了。觀眾緣越來越差還不是最要緊的,真正要緊的是,沒有實力上的提升,大牌的製作人也根本不會選擇和他們合作。

流量這個東西,永遠都是錦上添花,並不會雪中送炭。草原上一茬又一茬的青草發芽,最後沒有一棵草能逃掉變黃枯死的命運。不成為大樹,是不可能有更長的生命力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鹿晗,任何一個當紅小生,都可能會重蹈鹿晗的覆轍。所以對於當紅小生來講,不要只想著靠眼前的流量賺錢,還要儘量的為今後打算。畢竟被《上海堡壘》這樣年度爛片打擊一下,可能要很多年才能從中恢復過來。到時候市場還是什麼情況,可就完全說不定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11dj2wBvvf6VcSZIs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