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對造車新勢力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月份。
小鵬汽車宣布完成3輪A+輪融資,何小鵬的老朋友(雷軍)和老東家(阿里)都投下了真金白銀;李斌的蔚來汽車宣布ES8正式上市,發布會上馬化騰、劉強東、雷軍、李想等一批大佬站台;李想的理想汽車在常州的製造基地一期完工,預計年產量20萬台。
三位離開網際網路二次創業的大佬,在同一時間都忙著造車,有人找錢、有人賣車、有人建廠。
時間回到現在,2020年8月27日,小鵬汽車(以下簡稱小鵬)正式登陸紐交所,發行價15美元、募資15億美元,首日收盤股價報收21.22美元,較發行價大漲40%,市值149.6億美元。
一個月前,理想汽車剛剛登陸美股。至此,蔚來、理想、小鵬,中國造車新勢力的三家上市公司終於在美股聚首。「很久很久沒這麼激動了。」何小鵬在演講一開場說道。
截止8月27日收盤,三家造車新勢力市值分別為蔚來234.9億美元、理想162億美元、小鵬149.6億美元。
市值反映了當下三家造車新勢力的企業運營情況。
在與蔚來、理想的橫向對比中,小鵬今年上半年在交付規模上落於下風,甚至被後來者理想趕超。盈利能力上,雖然小鵬出現虧損收窄,但蔚來、理想已經體現進入毛利轉正。
在同一個資本市場中接受投資人檢視,小鵬現階段的成績並不樂觀。同時,完成上市也意味著三家的業績對比,將成為市場評判企業價值的重要標準,這對落後的小鵬而言,也不是一個好消息。
交付量墊底
檢驗新能源造車的第一指標,是交付量。
新能源領頭羊特斯拉今年Q2共交付了9.09萬輛,再加上一季度,整個上半年,一共交付了17.9萬輛車。
相比之下,截至今年6月31日,蔚來累計交付14169輛,其中二季度累計銷量10331台。同一時間內,理想累計交付數據為9666輛。總計交付數量,自去年12月交付以來,理想ONE累計銷售已經達到10677輛。
根據小鵬公開的數據,截至今年7月31日,累計交付G3車型18741輛,P7車型1966輛,合計20707輛。
從數據來看,小鵬的交付量不敵蔚來但遠超理想。
甚至,我們可以從數據對比中發現,小鵬與蔚來的累計交付量環比增速存在差距。例如,經歷疫情肆虐的一季度後,二季度蔚來交付量的環比增速已達到29%,而小鵬僅為18%。
由於理想是三家中最晚交付的企業,從2019年12月交付的973輛算起,到今年上半年,累計交付10473輛。在累計交付的比對中,理想落後於小鵬。不過如果以今年上半年計算,理想交付量則高於小鵬。
在此情況下,小鵬將希望壓在了今年5月實現交付的P7身上。截止目前,三家企業中只有P7為對標特斯拉Model 3的轎車車型,並且實現了量產。
為了坐實這一對標,小鵬還特意在招股書中將P7與包括Model 3、比亞迪漢在內的多款新能源轎車進行了詳細地參數對比,以突出小鵬P7的706km續航里程優勢。
不過,雖然官方一直將小鵬P7對標特斯拉Model 3,但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
小鵬P7的主銷車型為配置了XPILOT 2.5+自動駕駛系統(後期可加2萬多升級到3.0版本)後驅超長續航智享版,續航656km,補貼後售價26.69萬。
而廣告中的706km續航版本車型,補貼後售價僅為25.49萬元,但不配備自動駕駛系統模塊。也就是,該版本車型沒有XPilot自動駕駛系統,而且是沒有硬體和軟體,後續無法升級。
換言之,小鵬P7使用了一個障眼法,用706km續航但缺失自動駕駛的版本去對標配備自動駕駛的特斯拉Model 3。而實際上,小鵬P7的真正對手應該是比亞迪漢。
比亞迪漢於7月12日開始交付,據其官方數據,20天該車完成1205輛交付量。並且,綜合補貼後,其三個版本的售價分別為22.98萬元、25.58萬元和27.95萬元,與小鵬P7的各個版本價格十分接近。
盈利難,自動駕駛短期難見回報
造車新勢力短期肯定不賺錢,但上市之後公布的各項業績指標,也是衡量一家企業是否健康的重要標尺。
從上圖可以看到,三家造車新勢力中,小鵬2019年還領先理想,當然也有理想2019年Q4才開始交付車輛的原因存在。今年上半年,理想反超小鵬。
小鵬今年上半年營收10億元,同比降幅近20%。小鵬在招股書中解釋,2019年一季度交付的車輛中很多是2018年積累下來的訂單,導致那一季度收入偏高,同時今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交付速度下降、上半年收入大受影響。
不過小鵬口中疫情的影響,並沒有反映在蔚來今年上半年的營收指標上。相比去年同期,蔚來依舊保持了62.1%的增長。
從盈利能力來看,小鵬也處於弱勢。
蔚來在今年二季度成功實現了毛利由負轉正,綜合毛利率從去年同期和上一個季度的-33.4%、-12.2%,扭轉為8.4%。整車銷售毛利率從去年同期和上個季度的-24.1%和-7.4%提升到歷史最高的9.7%。抵扣掉一季度的表現,蔚來今年上半年的綜合毛利率是2.9%,去年同期這一數字是-23%。
理想在開始規模化量產之後,就已經實現正向毛利,今年一季度為8.0%,二季度提升至13.3%,虧損則從一季度的7710萬元收窄至7520萬元,現金流轉正為4.52億元。
小鵬過去兩年的毛利率分別為-24.3%和-24.2%,今年上半年毛利為-3611.6萬元,毛利率為-3.6%。小鵬的毛利率大幅提升得益於其對造車成本的控制,但轉正還需時間。
但要關注的是,毛利轉正與否取決於小鵬今年的交付量,如果下半年P7未達市場預期,屆時毛利能否轉正是個疑問。
影響小鵬凈利潤水平的則主要是在研發上的巨額投入。
2019年,小鵬的研發費率為89%,今年上半年降低至62.9%,理想和蔚來分別是26.9%、20.8%。
2018年、2019年、今年上半年,小鵬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5億元、20.7億元、6.3億元,這兩年半累計研發投入為37.5億元,高於34.2億元的累計營收。
不過,與理想、蔚來甚至特斯拉相比,小鵬的研發費用並不占優。
根據招股書,小鵬共有研發人員1569名,占比達到42.7%。研發人員中,有66%從事汽車設計和工程,餘下17%與17%分別從事自動駕駛及智能作業系統研發。
而自動駕駛也正是小鵬汽車的主要賣點。招股書顯示,小鵬汽車是目前唯一一個在中國自動輔助駕駛全棧(不包括晶片和雷達)做研發的OEM廠商,也是唯一一家成功自主研發出可用於商業化的自動駕駛軟體系統,並實現量產的整車企業。
此前,何小鵬曾多次提及「智能汽車」概念,甚至說出「智能汽車的核心在運營,不在製造」等引發爭議的觀點。這並不奇怪,小鵬或在效仿小米,雖然小米號稱網際網路公司,但其主要營收仍靠硬體銷售。
不過,自動駕駛已被特斯拉證明具有可觀的商業前景,小鵬現階段提前將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放到台面,更多是在為資本市場講故事抬升想像空間。
這一點小鵬也寫進了招股書,「小鵬的目標是通過提供先進的軟體系統,使收入來源和盈利機會多樣化,希望智能軟體的銷售能提高毛利率。」
通過上圖可見,小鵬汽車的營收組成絕大部分由整車銷售貢獻,今年上半年服務及其它收入僅為8960萬元,占總營收比例為9%。且該項收入主要依賴汽車售後服務及網約車業務,自動駕駛軟體貢獻微薄。
考慮到特斯拉Q2來自服務及其他業務的收入為4.87億美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僅為8%,通過自動駕駛軟體賺錢的路子普遍還長。
不過,與特斯拉不同的是,小鵬並不是全系標配自動駕駛,P7的入門級車型和超長續航車型均不配備自動駕駛模塊,這意味著未來這兩款車型也不會貢獻智能軟體收入。
並且,有關自動駕駛的升級目前整個汽車行業還在摸索,由L2升級到L3就已經遇到了問題。
一方面,L3安全級別和L2不是一個要求,L3要求所有設計都要有備份,功能失效了也要保證安全,因此,硬體成本會有比較大的增加,商業化就有比較大的挑戰。
另一方面,行業性的功能安全驗證標準缺失,也是L3步伐停滯的原因。2017年7月,奧迪就宣稱,要在新一代A8車型中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但直到現在,相關功能也未推出。
據透露,目前奧迪、寶馬、戴姆勒等車企巨頭已經聯手博世等一級供應商,開始推動L3級自動駕駛的安全驗證標準,而這個時間也需要1-2年左右。
激進與冒險
2020上半年,小鵬凈虧損8億元人民幣,兩年半累計虧損59億。與蔚來相比,小鵬的虧損相對較小,但同時小鵬的交付量也不及蔚來。
並且,與蔚來不同的是,小鵬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歸於自動駕駛技術及車載智能作業系統。這意味著,小鵬選擇了一條與變現最遠的路。
截至目前,小鵬已經完成了約10輪融資,而上市代表著小鵬未來將不能再輕易拿到融資,也預示著小鵬要通過內部造血來維持生計。
現階段,小鵬已經開始通過各種辦法尋求利潤最大化。
第一,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
2020年上半年,小鵬汽車銷售成本從同期16億元下降到9.6億元,原因為銷售規模增長後,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增強,使得原材料、零部件成本下降;
第二,通過新車型共享平台降低成本。
招股書顯示,小鵬計劃在2021年推出第三款車,與G3使用同平台,雙方共享70%零部件,可降低成本;
第三,通過銷售自動駕駛軟體獲利。
小鵬汽車計劃明年推出自動駕駛系統XPILOT 3.0,客戶購買車輛時,可一次性支付2萬元或分期三年,每年1.2萬元來購買該系統。
前兩種方案沒有問題,第三種方案尚待驗證,原因在於目前業內對自動駕駛短期內大規模落地的期望並不高。
中信建投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余海坤此前表示,L2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高的要求,主要還是以人為中心,用作輔助駕駛,幫駕駛員在減輕駕駛強度。但L3是個分水嶺,能夠實現車輛的大部分智能化。
雖然,目前L3已經具備實現條件,並且有望明年實現量產車上市,但有關L3級別的相關標準仍然缺失,只有廠商自定的標準顯然是不夠的,國家標準還要等政策法規、產品標準、安全體系等上層的東西配套出台,業內將這一時間點初步定在2025年。
也就是說,小鵬當下押注的點是5年後的商機。也就意味著,小鵬要在接下來的5年里,確保自己能夠活下去。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小鵬的現金流已經捉襟見肘了。
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鵬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總值為18.95億元(現金及等價物為10.61億元、限制現金為8億元,短期投資2億元),而2019年小鵬的虧損額度是37億元。
即便新出爐的65億元的融資款悉數到帳,按照2019年虧損36億元的燒錢速度,只夠活兩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vxXNXQBd8y1i3sJ2F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