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加拿大流浪漢生活,每個月領取600多加幣

2019-06-23     南心只要九塊九

提起加拿大,我們腦海中立刻會出現「世界最佳居住國」的理想畫面:良好的自然環境、整齊的社區、包容的多元文化,是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但是就在這一片和諧的土地上,還生活著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他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生活在這裡。

今天,就帶著大家近距離地去接觸這個「特殊」群體。

在溫哥華市中心緊鄰唐人街的東區,是一個人口不到兩萬人的特別城區,當你偶爾驅車經過,這裡的景象是這樣的:三三兩兩的流浪漢就散落其間,他們衣衫襤褸,以天為被,以地為床,他們所有的「家當」可能是幾個裝滿塑料瓶的黑色塑料袋,他們精神不振,吞雲吐霧…...




這裡是典型的貧民區,流浪漢們集中在這裡,他們長期沒有工作,靠吃救濟金過日子。在溫哥華,這些無依無靠的人每個月能領到600多加幣社會救濟金(其中375加元是房租津貼),即使錢花光了,也照樣可以通過各種慈善組織得到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保障。

天氣好時,似乎在城市中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流浪漢們的身影,如商場門口、辦公樓下、大街上等;還有乞討者站在十字路口,紅燈時,向停車司機討錢。


這些年溫哥華的流浪漢有增無減,據最新的官方報告顯示,去年,溫哥華市內總共有2158名沒有固定居所的人士,其中1522人被安置在收容所內,完全的流浪漢有659人,無家可歸的情況正日趨嚴重,可能在2020年到達歷史新高。


導致溫哥華流浪漢數量逐年攀升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溫哥華的慈善組織較多,單單食物救濟站就分為3大種類:臨時救濟處,社區救濟處和教會救濟系統。不同的救濟系統彼此獨立運作,定時為流浪漢們提供搭配蔬果的營養餐,「自助投食系統」讓流浪漢們不用再為饑荒而發愁。





另外,為了降低因公用毒品注射器而導致居高不下的傳染病,這裡還可以免費提供毒品注射,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流浪漢駐留在溫哥華。

來自UBC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這些人士中的83%有濫用毒品的傾向。雖然也有專門的《毒品控制法》來管制販毒吸毒問題,但完全禁毒戒毒卻絕非易事,為達到「逐步禁毒」的目標,有的省政府或者非政府組織經過申請批准後設立「安全注射中心」。在該「中心」,他們可以免費領取嚴格消毒的針頭,在專業醫生和護士的指導下,進行毒品注射。



其實溫哥華早在2003年9月就設立了「安全注射中心」,據稱這種做法對逐漸控制販毒和吸毒以及其它社會並發性問題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效果,但是也常常為此引起很多的爭議。



無家可歸者心理健康問題嚴重



UBC的報告顯示,這些人士中的70%是精神病患者,並且加拿大政府每年還要花巨資養著無家可歸的精神病患者。而根據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照料一個有精神問題的無家可歸者每年需要花費相當大的一筆錢。

這些費用包括廉租屋、戒毒、緊急救助、救護車、出警、出庭協助、社會服務、殘疾津貼等,這還沒有包括所有醫藥。




根據圖標顯示,在多倫多、蒙特婁及溫哥華這三個城市,其中溫哥華的花費位居第三,僅次於多倫多和蒙特婁。政府為流浪漢們提供服務每人每年平均花費超過5萬加元,2018年BC省最低收入是26000元,而政府為流浪漢所花費的金額幾乎是低收入家庭的一倍。

翼哥認為無論怎樣富裕的已開發國家,都存在相對貧窮的人和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一個高度文明的國家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合理的安排無家可歸的人們,尊重他們自由生活方式 ,引導使他們能夠獨立生活,鼓勵他們走上社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樣才是更好的解決方式。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eYFDmwBmyVoG_1Z4VT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