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看到一個視頻,暖得幾乎淚目。
產房門口,老人家抱著剛出生的小寶寶,開心的笑著。
而戴著眼鏡的先生,雙手撫摸著深埋在藍色被子裡看不到人的妻子,低頭注視著她。
網友們都說:這才是真愛啊!
都說產房最能見人心。
在婚姻里,產房就是婚姻的照妖鏡,照出真情,也照出假意。
上海衛視曾播出一個紀錄片《生門》,記錄了女性生產命懸一線的故事。
其中有個產婦叫夏錦菊,孕6生2,兇險性前置胎盤,易引發大出血。
這次,是她第三次剖腹產。
經歷了兩次心臟停止跳動,用四次全身換血的血量,最後失去了子宮,才保住了自己和孩子的生命。
孩子的生門,是每位母親都走過的鬼門關。
生產,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最該被當作王后對待的時刻啊。
但是當她這在產房裡與死神做鬥爭的時候,焦急地守在手術室門外的卻只有她的老父親。
而最該與她一起面對這一切的那個人,她的老公卻遲遲未出現,只是因為「在廣州的生意走不開」。
婚姻好不好,生個孩子就知道。
那些平時甜言蜜語信誓旦旦的老公,到了你為了生孩子再死亡線上掙扎的時候,竟然沒有「生意」重要。
有人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才創造了媽媽。
為了自己的孩子,母親甘願付出所有,哪怕是生命。
但在一些中國男人意識中,生產是一件平常事啊!
他根本看不到那位在死亡線上掙扎的母親,更看不到她付出與奉獻,甚至還會覺得你矯情。
那麼多女人都能生,為嘛你生個娃這麼複雜?
這個時候,生育到底是驕傲還是痛苦?
產房,不僅是迎接新生命的地方,更是考驗人性的所在。
另一位產婦李雙雙,因為在鄉鎮檢查出胎兒疑似有問題,所以來到醫院準備做引產。
但醫院B超顯示胎兒無畸形,加上醫院禁止引產超過28周無畸形的胎兒。醫生建議剖腹產取出寶寶,觀察寶寶的情況,再決定是否保。
在選擇保與不保的時候,她的丈夫一次又一次的追問醫生,能不能保證孩子健康?
然後對著躺在病床上默默流淚的李雙雙吼:
「哭什麼哭!」
看不到這個躺在床上的女人的脆弱和擔心,看不到她的眼淚和恐慌,這個原本想要依靠一輩子的男人,竟是如此自私。
面對這樣的丈夫,生育,只怕不再是女人的驕傲,而是痛苦。
產房見人心,不愛你的人,會在這裡顯露出他的本性。
26歲的產婦小辰在待產期間,宮口才開2指,就痛得難以忍受,提出要無痛分娩。
但是無論醫生如何解釋,無痛分娩和麻藥的濃度不會影響小孩,丈夫的態度依舊堅決,拒絕在無痛分娩同意書上簽字。
最後,小辰哭著對丈夫喊出「我恨你一輩子」。
為什麼醫生已經告知沒有危害,作為家屬仍不簽字?
原因只有一個,因為覺得上麻痹對小孩有影響。
所以寧願你痛死,也不簽字。
他的邏輯里,保持傳宗接代的優良性是遠遠大於那個在病床里痛不欲生的妻子的。
這種邏輯的可怕程度,和榆林跳樓產婦的家屬,莫名的一致。
醫生檢查發現胎兒頭部偏大建議剖宮產,家屬拒絕了,堅持要順產。
產婦由於疼痛,兩次走出分娩中心和家裡說疼得不行,想要剖腹產,在一個視頻中,她甚至痛到跪下!
但是家屬就是一直不同意,堅持要順產。
最後,產婦從5樓分娩中心墜下,搶救無效身亡。
在丈夫面前,她似乎只是一個行走的子宮。
只要能保持子宮的優良性和子宮裡面的孩子的優越性,子宮外面的那個人,怎樣痛都無關重要。
在生產的緊急關頭,用不用麻藥、剖腹產還是堅持順產……
糾結在舍與得之間的那個他,絲毫看不到在生與死之間掙扎的那個她。
產房見人心,在不愛你的人眼裡,你只不過是一個生產工具。
《生門》中另一位24歲的年輕媽媽肖小萍,順產後胎盤卻滯留體內無法排出。
她被送入了介入科,進入了刮宮房。
第一次鉗夾無功而返,然而肖小萍此刻卻發生了宮腔感染,高燒不退,醫院下發病危通知書,肖小萍被緊急送往ICU。
是繼續鉗夾還是直接切除子宮,醫生陷入了兩難。
李家福主任最後做出了決定,再來一次鉗夾!這次還不行就認命了。
在談到醫藥費問題時,看似不著調的老公霸氣地說:「錢不是問題!
面臨切不切子宮的抉擇,眼看著妻子送入刮宮房,面對鏡頭他哽咽了:
「她跟我這樣說,要是我沒有了子宮,不能生孩子了,到時候你不要我了。」「我說我怎麼會呢,再怎麼說我也不會跟你分開的,我們在一起多不容易,這輩子我們都不分開」。
愛不是說說而已,真正的愛你的人,會用實際行動去證明。
肖小萍在無麻的情況下,被鉗夾一次次揪著、刮著,經歷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
幸運的是,她有一個真正愛她的老公。
這個男人,把她當成妻子而不是生育工具。
在金錢、子宮和妻子之間的選擇中,堅定的把她放在第一位,堅定的陪在她身邊。
產房見人心,愛你的人,會在這裡真情流露,把你放在第一位,把你當成一個「人」。
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但是,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准媽媽們可以說是「一隻腳棺材內,一隻腳在棺材外」,她所遭受的疼痛,意外……說成是以命博命都不為過。
就像泰戈爾說的:上蒼給了我們生命,我們用奉獻去擁抱。
在歷經生死的產房內外,是婚姻最真實的寫照:
這個男人只是找你傳宗接代,還是把你捧在手心裡。
真正的婚姻,需要兩個人相互付出,更需要看見對方的付出。
願每個產婦所有帶著脆弱的勇氣,都能夠被看見。
願每位劫後餘生的媽媽,都能夠被溫柔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