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壯真男人的標誌,只有健身老手才懂得去練握力

2019-10-17   隔壁科技吳志鵬

握力強的人,很DIAO!

強大的握力在大多數運動中都極端重要。

我們在舉重和力量舉中能明顯地意識到這一點,你必須能握住槓鈴杆,很多人硬拉水平很差,其實是輸在握力上。

其實握力在摔跤、攀岩、拔河、體操、皮划艇等許多其他運動中都重要。你也許不信,包括足球、賽馬、賽車這種項目都很依賴握力。


你可能猜不到一個馬術騎師的握力有多強,那些身材矮小的選手體重僅略高於100磅。他們需要控制一匹體重是自己10-12倍的賽馬。他們承受不起韁繩失去控制的後果,這可能是致命的。所以他們的握力必須大到嚇人。

握力強的三種類型

最常見的一種是碾壓力,手指包裹在物體表面擠壓,是像壓空啤酒罐一樣擠壓它,或者至少像引體向上一樣與單槓的柱體其表面保持壓力接觸。

當我們在做高翻或槓鈴硬拉時,這種握力的重要性是最明顯的。

第二種握力是拇指和其他手指捏住重物時的捏力

最經典的測試是僅用捏力將兩個45磅的標準寬槓鈴片夾起來,在空中捏住,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如果你想試試,我勸你學聰明點,讓槓鈴片的位置遠離腳趾,防止這種嘗試會以失敗告終,砸爆腳趾。

以上兩項都是握力的絕對力量。伴隨著你的練習,握力的增強,抓住越來越重的物體。

還有一種,難上加難,就是握力的基礎上,增強耐力

暫時抓住一個沉重的物體是很困難的,長時間保持這種靜力控制力則是難上加難。

這方面的例子將包括重複的硬拉,農夫行走或推車。


什麼會影響握力?什麼身體因素對握力的潛力影響最大?

這是兩方面的因素:

1.人的基因天賦

2.鍛鍊握力相關肌肉

我們先從一個人的天賦開始講。

影響握力最明顯的因素是身體高度

身高?是的,身高。

一個人越高,他的手就可能越長。手越長,手指越長。可能有例外,但普遍都是這樣的。

手指越長,能夠抓住的物體上的面積越多,傳遞的力量也就越大。如果你的手就是這種很大情況,那你就太幸運了。對於任何力量級別,抓握都會簡單得多。手指越短,握力越難。

與之密切相關但不常被考慮的是手的寬度。更寬的手也會更多的接觸到被握著的物體,這樣就可以使用更多的力量。


當然,手的長度和寬度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一隻手更長,它通常也更寬。那些有大手的人硬拉,握力一般都不會成為短板。

這就是為什麼相對較高的人往往是硬拉數據紀錄的保持者。同樣的身高在握推或深蹲上並不那麼有利,所以他們很少能保持總記錄。

以前的舉重運動員保羅·安德森、道格·赫本和約翰·戴維斯在大多數舉重項目上都是世界級的高手,但是如果他們做只硬拉的話,他們的小手可能會讓他們處於比較吃虧的地位。


女性的平均身高比男性矮5英寸,所以不可避免地,她們的抓地力會有更多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奧運會舉重比賽中女子槓鈴較細,只有25毫米,而不是28毫米。(當然所有這些都是一種綜合因素的結果)

一個人不能增加他們手的大小,就只能利用現有的資源。你不需要怨天尤人,因為你可以像訓練其他肌肉一樣訓練握力

除了手指上的小肌肉很難針對訓練,我們主要的握力肌肉是在前臂

因為它們交叉在腕關節,屈肌和伸肌,為握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提升握力的方法

一種是用更大直徑的槓鈴進行訓練,或者反過來,人為地增加槓鈴的直徑(橡膠套管)。經過一段時間的這樣的訓練,恢復到標準的槓鈴手柄會感覺變得更有力。


關於助力帶:

在訓練中,當你做拉的動作的時候,你可以用助力帶把你的手綁在槓鈴上,但是這種做法算好也不算好。這樣雖然可以拉起更大的重量,但助力帶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它們簡化了運動員和槓鈴之間的力量連接,不能幫你提高握力。

這促使許多教練建議不要在拉類的練習中使用這種方法,尤其是在握力處於次優水平的情況下。這聽起來是合理的建議,因為握力不會得到有效的訓練。

但是如果重量被限制在一個較弱的握力所能拉動的範圍內,那麼其他的拉動肌肉將不會受到足夠的挑戰。

解決辦法顯而易見。較弱的握力必須與其他拉動動作分開訓練,直到握力與拉力匹配為止。

做一些補救的健美式訓練可能是必須的。健美運動員通過多次拉類訓練和手臂練習,可以鍛鍊出很大的握力。


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國外的舉重運動員想要宣傳他們的當地運動員有多強壯,故意與健美運動員相比,兩方要進行拔河比賽。

舉重運動員盤算得很好,因為舉重運動員總是比健美運動員在力量方面更強壯,所以他們覺得能輕而易舉地贏得這樣的比賽。這將導致「身材好的人」的尷尬失敗,剛好可以用於舉重運動員的巧妙宣傳。

但是,這樣的計劃以失敗告終。

健美運動員派出的選手比大多數舉重運動員塊頭大,大多數健美運動員的體重都在180磅以上,而舉重運動員的體重都比較小。

舉重運動員沒有想到的另一件事是健美運動員超強握力的持久性。

他們的前臂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抓握的過程中,前臂承擔了大部分的工作。健美運動員以更大強的握力持久性輕鬆獲勝,而舉重運動員因為比賽持續時間超過預期後不得不放棄。舉重運動員不得不回家重新審視他們的自負(以及學習拔河的技巧)。


握力,可以讓你很牛匹

握力的基本很簡單,就是它對整體力量的重要性。

在舉重運動中,我們總是喜歡指出,腿部和背部的力量遠比手臂的力量對於運動員更重要,而忽視了整體考慮。

但即使是一項更依賴下半身力量的運動,如果沒有足夠的握力,練習者也會徹底失敗。如果沒有握住任何需要移動的東西的能力,手臂、腿或背部的力量都是沒有意義的。

文章轉自網絡健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