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共建 四川省人工智慧研究院落戶宜賓

2019-07-24     宜賓日報

宜賓日報金江網訊(記者 何川)7月23日,省科技廳、電子科技大學、宜賓市共建四川省人工智慧研究院協議簽署暨智能終端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舉行。市委書記劉中伯,省科技廳廳長劉東,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亞非,市委副書記、市長杜紫平,市政協主席呂曉莉出席簽署儀式。

劉中伯說,此次四川省人工智慧研究院的簽約,是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和打造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具體行動,是主動融入省委「5+1」現代產業體系的務實舉措,是宜賓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的重要載體,必將對宜賓、四川乃至全國人工智慧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劉中伯表示,希望省科技廳將人工智慧研究院納入省上重大科研平台,在重大項目、科研資源配備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將全省人工智慧相關科研平台或機構優先布局在宜賓,並優先將科技成果引入宜賓實施轉化,構建「政產學研創」融合發展新格局。希望電子科技大學進一步加大在宜研究生培養力度,優先為宜賓提供協同創新和技術轉移領域的人才;加快將人工智慧研究院建成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組織政產學研力量聯合攻克關鍵技術,在宜賓建立人工智慧轉化基地、自然人機互動硬體中心等,搶占人工智慧發展的制高點。希望市校雙方儘快明確專人、組成工作專班,紮實做好人工智慧研究院的組建和相關工作,推動研究院早日運營。宜賓市將認真履行合作協議,提供有力保障,全力營造最優環境,加快將人工智慧研究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研發新高地。

劉東說,省科技廳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台了《四川省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實施方案》,部署實施了新一代人工智慧、信息安全及其集成電路等科技重大專項,積極為全省「5+1」現代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相信四川省人工智慧研究院的建立,必將形成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更好更健康快速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

劉東表示,要形成推動合力,希望三方能夠攜手將各項工作落地落細,創新體制機制,努力為全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要加大支持力度,希望宜賓市委、市政府在硬體建設、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及環境營造等各方面給予研究院大力支持;電子科技大學在科研資源、科研成果轉化、人才支撐及具體管理運營上做好支撐。省科技廳將在科研項目、平台建設、產學研合作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要形成發展特色,四川省人工智慧研究院建設要以「高精尖」「產業化」為特色,力爭建設成為引領和助推全省人工智慧科技及產業發展的研究中心、成果轉化中心、高端AI人才培養基地,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基礎性、源頭性科技研發新高地,立足宜賓、服務全省,為推動全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王亞非說,電子科技大學一直把服務四川發展作為重要使命,把推動校地合作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重要內容。當前,以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輪的科技服務和產業變革的興起已經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大的動力,四川省委也明確提出構建「5+1」現代產業體系,這與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科專業高度契合。學校正積極深入地融入四川產業快速發展的大潮中,不斷彰顯學校科研特色和人才優勢,探索走出一條紮根四川大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成電道路。

王亞非表示,此次建設的四川省人工智慧研究院的功能定位是「打造一流的專業智庫,為四川人工智慧發展提供頂層設計;打造一流的創新平台,致力於解決突破產業發展中與人工智慧、電子信息產業相關的科學與技術問題;打造一流的孵化載體,聚集創新資源、轉化創新成果、孵化創新企業。學校將進一步深化與宜賓市的合作,促進學校科技、人才、項目、平台等創新資源要素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機融合,構建「政產學研創」五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助力宜賓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基礎性、源頭性科技研發新高地和西部地區專業的人工智慧高端培訓基地,為四川經濟和社會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儀式上,劉東還為智能終端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授牌;省科技廳副廳長田雲輝、電子科技大學副校長徐紅兵、副市長陳揚傑分別代表省科技廳、電子科技大學、宜賓市簽署共建四川省人工智慧研究院協議。根據協議,四川省人工智慧研究院將以「高精尖」「產業化」為特色,建設成為引領和助推全省人工智慧科技及產業發展的研究中心、成果轉化中心和人工智慧領域的知名研究院,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基礎性、源頭性科技研發新高地和面向西部最具專業的、面向企業和行業的人工智慧高端培訓基地。

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俊輝主持簽署儀式,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崗出席簽署儀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_WVImwBmyVoG_1ZCb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