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與朋友登山遠眺,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驚艷了千古

2019-08-29   慶余

詩歌創作要有獨創性,就必須有出人意表的想像。自古以來,詩人都很重視想像在詩歌創作中的作用。像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內一青螺」,杜牧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都是想像奇特的千古名句。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柳宗元想像最奇特的一首詩。它是柳宗元就任柳州刺史期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正如題目所說,這首詩是柳宗元與好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遠眺,觸景生情,寫下的一首詩。主要是用來寄給遠在京城的長安親友,以表達對故鄉的深切思念之情。

單從寫作題材來看,柳宗元抒發思鄉之苦和謫居之悲,在詩歌中很普遍。但是在這首詩中,無論是他以劍來比喻山峰,說它割人愁腸。還是由峭拔似劍芒的群峰,期望身化千億,站上諸峰以望故鄉。這種奇特的想像,無疑融情入景,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讀來深摯感人。奇特的想像也讓柳宗元這首詩驚艷了千古。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首句「海畔尖山似劍鋩」,是柳宗元登山遠眺所見到的景色。意思是說,海邊的尖山好像利劍的鋒芒。如果去過廣西旅遊的人,肯定會清楚那裡獨特的風光之一,便是奇特突兀的山峰。蘇軾曾在《東坡題跋·書柳子厚詩》中說:仆自東武適文登,並行數日。道旁諸峰,真如劍鋩。誦子厚詩,知海山多奇峰也。可見柳宗元這句詩是極其貼切的形容。

次句「秋來處處割愁腸」,是柳宗元根據「似劍芒」的比喻而產生的聯想。即這些好像利劍鋒芒的山峰,在秋天來臨的時候,割斷了人的愁腸。自永貞革新失敗後,柳宗元便過上了艱苦的謫居生活。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殘酷的政治迫害,邊地環境的荒遠險惡,加上自古逢秋悲寂寥,柳宗元此時的愁腸可想而知。

最後兩句「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意思是說,假如我可以身化千萬,定要在每個山峰的頂端眺望遠方的故鄉。也就是說,在柳宗元的眼中,他只有一雙眼睛,而一雙眼睛遠眺故鄉,是不足以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的。所以他突發奇想,這成千上萬座山峰,每一座山峰之巔都可以遠望故鄉,那麼化身千萬,便可以每個峰頭站上一個。

其實,不需要過多解釋。便可以體會到這兩句詩的意境,準確傳達了柳宗元思念故鄉親友的真摯感情。並且,柳宗元的這個奇特想像,還不落俗套,因為它不是憑空構想,而是具有真實生活基礎,所以具有很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即使過了千年,讀來也尤為感人。

綜觀柳宗元的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僅憑奇特的想像來抒發懷念友人和故鄉之情這一點,就足以驚艷千古了。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