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鰲拜並非奸臣,康熙卻還是要殺他?原因其實很簡單

2019-09-29     關河南望

作者:漢宣團隊(康康)無授權禁止轉載

熟悉清朝歷史的人應該都很熟悉鰲拜這個名字,受很多影視作品的影響,都認為鰲拜是一個大奸臣。他雖然勞苦功高,但是目無法紀,不肯放權又想取而代之。但是,歷史上的鰲拜真的是這樣的嗎?

鰲拜出身名門,很早就跟隨皇太極出兵打仗,為大清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鰲拜和皇太極在征戰時期也結下了很厚的君臣情誼,對皇太極忠心耿耿。

皇太極去世之後,誰來當皇帝就成了最大的爭議,當時皇太極的長子和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都想要當皇帝,當時手握重兵的鰲拜是堅決擁護皇太極的兒子的。後來二人都退而求其次,讓皇太極的兒子福臨當皇上,多爾袞來當攝政王。

順治當皇帝後,鰲拜還率兵攻打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把鰲拜視為心腹,朝堂之事什麼都要和他商議,君臣和睦相處。但是我們知道順治皇帝死的很早,在他去世之前留下了遺詔,立康熙為帝,鰲拜、索尼等當輔佐大臣。

康熙繼位之後,索尼已經年老,遏必隆選擇明哲保身,只有鰲拜和蘇克薩哈政見不合。因為早年鰲拜軍功高,所以擁護者也多,最後還逼康熙殺死了蘇克薩哈。之後鰲拜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反對他的人不是被撤職就是被殺了,那個時候的朝臣每天都戰戰兢兢,唯恐招來殺身之禍。但是等到康熙親征的時候,鰲拜還是不願意放權給康熙。康熙覺得自己的皇權受到了威脅,就想要拿回大權整治鰲拜。鰲拜見康熙這個時候已經不肯受他管教,就想要另立新帝。

但是讓鰲拜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的康熙已經在私底下偷偷發展了自己的勢力,就設計擒拿了鰲拜,關押大牢,之後把鰲拜的黨羽也一併剷除了。之後康熙列舉了鰲拜的30條罪狀,但是卻沒有謀反這一條,可見鰲拜根本都沒有謀反的心理。他只不過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不肯放權,想另立新皇的他成為了康熙的絆腳石。而康熙為了樹立新皇的威望就拿鰲拜開了刀,最後囚死在牢獄之中。

綜上所述,歷史上的鰲拜只能說他是一個權臣,卻不能說他是一個奸臣。手握重兵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殺掉康熙,自立為王。就算康熙當時不肯受他擺布,他想到的也是重新再立一個皇帝。

後來雍正皇帝繼位之後給鰲拜平了反,還讓鰲拜的後代繼承了鰲拜的爵位,加封鰲拜為超武公。

歡迎閱讀漢宣原創,大家有什麼想共同討論的,請在下方留言或加入我們的圈子,分享閱讀的樂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QqUgG0BMH2_cNUgIb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