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有個話題,叫「如果讓你和一位明星交換人生,你會選誰?為什麼?」
看罷一想,腦海里立即浮現出一個人——歌手李健。
不同於娛樂圈喧囂吵雜,搶著要第一。李健身上總有一股初心氣質。
被稱為「音樂詩人」的他,因才華而得了不少名氣。卻至始至終過著不屑輸贏、閒雲野鶴的日子。
他看書健身,周遊列國。可以一把吉他遊蕩江湖,也願與夫人囿於晝夜、廚房與愛,走到白頭。
在一個人人爭先奔跑的世界,他好像一個落單的人,卻也落得愉快,令人稱羨。
都說男人一過30歲,結婚生子,就容易油膩禿頭,乾淨不再。今年45歲的李健,卻依舊儒雅溫潤又可愛。
唱起歌來,是上帝專門為他打了一束光的王子。
最近好聲音開播,很多人都說:「沒有李健,根本不想看了!」
而他在幹嘛呢?嗯,兒童節在長城上玩耍棍......
每個人都有認識李健的一刻。也許是因為當年失戀,聽著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哭泣。
也許是因為2010年,王菲在春晚唱了李健的作品《傳奇》,震撼全國。
更多的人可能是從《歌手》愛上,又在《好聲音》中重新認識他的可愛。
而今天,你會認識一個更加不同的李健。這個李健告訴你,成功或不成功,獨特或平庸都沒關係。無愧自己,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李健是「迫不得已」才決定當歌手的。
有多迫不得已呢?
大學畢業後,他當了兩年網絡工程師。朝九晚五,工作也瑣碎,無非是打水、接人、翻譯材料,最多做點小項目。
但相對於沒成就感,他更嫌棄自己工資低。才4000塊,一點都不夠花。
其實20年前的4000塊是高薪了,但李健掐指一算:房租1500,還得買書、唱片和音響,拮据得要命。
李健又不太想冒險當歌手。歌手這職業,沒工資,還很可能失敗。
他形容自己:「我是一個任何時候都不願意讓自己吃苦的人。我不需要刻意飽嘗生活的磨礪。除非是逼不得已。」
被生活逼得沒法過的一刻很快來臨
——
有一天,他去逛街,看中一條599塊的牛仔褲。李健心想,一個月工資都買不起幾條褲子,絕望了,倦了。
於是2000年,師兄盧庚戌邀他一起做音樂時,李健為了實現牛仔褲自由,才狠下心做歌手。
後來回想,他實誠坦言:「如果當年一個月掙4萬塊,我可能就不會當歌手了。」
這就是李健可愛的價值觀:不用夢想或愛好來標榜自身的與眾不同。
他承認自己的普通,承認生而為人的貪嗔痴庸,然後做好自己,隨遇而安。
這種隨遇而安的本領,來自天賦異稟的才華。回望李健人生的前四分之一,順遂至極。
他從小就是特別聰明的孩子。
少時多才多藝,學戲曲、練武術。別人家的高三在做題,他的高三學了幾個月民族唱法,並取得全國中學生匯演第一名。
最後,以文藝特招的名額進了清華電子工程系。
2001年,李健和盧庚戌創立樂隊水木年華,推出首張原創專輯《一生有你》,幾乎包辦了所有詞曲。
在當年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中,與他們同一年出專輯的,有陳奕迅、周杰倫、王力宏、五月天、周華健......
水木年華依舊憑藉耀眼的成績,很快在樂壇站穩地位。
時至今日,《一生有你》《今天我們要走了》的前奏一響,每個人都能哼上幾句。
但正當大眾以為他們會大紅特紅時,因創作理念不合,李健主動向盧庚戌提出離開。
當時,只要迎合市場,多造一些青春口水歌打響知名度,名利近在眼前。
但李健選擇放棄,放棄這條容易走的路。對他而言,什麼都可以不計較,唯獨音樂,要計較到底。
他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音樂,他要做出真正的音樂。
所以在28歲,所有人都浮游其中、順水飄泊的年紀,這個以「我很實際」自居的男人,卻露出了他一直隱藏的少年意氣。
他要逆流而上。
而現實也給了他逆流而上的結局。
28歲至36歲,8年,一個男人最該輝煌的歲月里,受盡人間冷暖。
那些年,命運似乎想要扇醒李健,這世上,多少有才華的人鬱郁不得終。多你一個不多。才華啊,算個屁。
但李健其實不慌。他安安穩穩地過著萬籟俱寂的生活。
沒有錢,就四輪車換自行車,名牌換地攤貨,在寒冷的四合院裡,獨自抱著吉他創作吟唱,學會如何與寂寞相處。
沒有名氣正好,他有更多時間沉浸於書影音。有趣的是,小偷想趁李健睡覺時去他家偷東西。
但李健總是一練琴就忘乎所以,直至黎明時分才盡興而睡。
小偷苦熬多日,翻著白眼走了。
李健後來笑著回憶,「這一幕被我樓上的鄰居看到了,他親眼看到我把一個小偷熬走了。」
發現了嗎?在很多人看來,這沉寂十年,是苦日子,代表失敗與不堪。
但對李健不是。吃泡麵是樂趣,彈琴是雅興,他一路是享受過來的。當一個人不功利性攀比,而是潛心一志做喜愛之事,他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有老友曾恨鐵不成鋼,抱怨李健幼稚:「你為什麼就不能有規劃一點,胸有大志一點呢!」
但後來,老友發現自己才是那個幼稚的人。
「我們不斷地被外界干擾,
而他卻不管外界如何干擾。
我們用大眾認可的價值觀生活,
而他用自己的價值觀生活。
我曾問他,
為什麼你就不能做一點大眾化的、能火的音樂?
他說,我只能做自己的東西。」
那些純真歲月,他寫下了無數歌,然後陪伴我們到現在。
而那其中,有一首叫《傳奇》。
以挑歌著稱的王菲,一直非常喜歡李健。她聽過他所有專輯,被音樂中某種詩意優美的呼吸所感動。
2010年春晚,她堅持選用李健的《傳奇》作為演唱歌曲。天后繞樑不散的糜音,將這首歌唱得痴絕。
春晚結束後,此曲不出意外地大火,下載視聽超過億萬次。
所有人都驚艷於這個王菲背後的男人,並從此記住了他的名字。他不再是水木年華的主唱,而是李健。
但我卻更喜歡李健版本的《傳奇》,他把歌唱成了自己的樣子,清澈驚奇,仿佛聽著歌,就可以對抗生活所有倦怠與幻滅。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再後來,《歌手》里剛開始無人期待的李健一開口,總會吹散人心浮躁,只留下真誠與寧靜。
《歌手》是一個比賽節目,但他不抱勝負之心而歌唱。因為音樂從不是用來比較的。
他唱《父親寫的散文詩》《車站》,歌迷聽完,想起了「我拿到高考成績後,父親笑倒在床上的樣子,然而卻沒等到我大學畢業」。
他唱《袖手旁觀》《當你老了》,歌聲仿佛一雙溫熱的手掌,擦拭你即將落淚的眼角。
只有最深情的人,才唱得出最動人的情緒。
他寫歌如寫詩。
「就讓失散的誓言飛舞吧,隨西風飄蕩,
就像你柔軟的長髮,曾芬芳我夢鄉。」
喜歡李健的人,都是什麼模樣?
有人答:「大概是那種離群,內向,理想主義,喜歡深入不是膚淺地聊天。」
是啊,也只有內心敏感而飽滿的人,才能聽懂他的歌。誠如王菲,余華、高曉松、老狼......誠如你我。
所以,當李健大火時,他自己與喜歡他的人都懂,這世上不是所有明星都需要追捧造神。
我們喜歡的明星,可以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在商業叢林中選擇了不趕路,並因此鼓舞了我們的老朋友。
關於這個老朋友,我們知道很多。他清醒自持,不惑之年仍堅持健身,讓自己保持創作的體力。
他愛看書。書房裡擺著的是《文學回憶錄》《博爾赫斯全集》《百年孤獨》。
他還是個段子手,人稱「冷麵笑匠」。
人家選手台上問:「你們平時聽說唱嗎?」羅志祥很給面子:「聽。」
李健接話:「聽郭德綱說唱。」
有人偶遇李健,發現他可以更迷人。
「我的一個姐姐,曾經是咖啡店負責人,李健來過這家咖啡店。
當時她在櫃檯後忙得不可開交,李健靜靜在櫃檯看著,
最後說了一句:你是小蜜蜂嗎?」
李健與妻子孟小蓓的愛情,更讓人嘗了一把知識份子的糖。來感受一下有多甜——
休假先生倚在門邊看著我整理茶室,輕含笑意說了句,「咱倆現在這個狀態打一成語」,「是什麼」 ,「袖手旁觀」......
我在小園澆水,昨晚回來的出差先生隔著紗窗說,與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時光,否則只是無意義的留白......風兒吹過來,小花草紛紛跳起舞~
咖啡先生精心做了一杯極好的濃縮,我就挑了黑松露巧克力球搭配,他看著我說,你哪來這麼多我沒見過的好吃的,還都藏起來了,像個小松鼠!
字裡行間,儘是神仙眷侶的治癒美好。
今年45歲的李健,活成了很多人想要的生活。
小時候,我們想做英雄;長大後卻發現,自己卑微如塵埃。
我們慢慢長大老去,變成了一個成熟、練達而精明的人,變成了一副自己討厭的面孔。
但李健不同。他從來不當英雄,也從來不覺卑微。他說,人生有閃亮也有灰暗,別覺得自己偉大,也別覺得自己渺小。
李健,一個獨一無二的普通人,活成了生活最理想的模樣。
來源: lnstagram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