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青青說育兒(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關於家庭中誰來撫養孩子的問題一直有爭議,有的年輕夫妻並不想利用孩子來啃老,但是自己真的有心無力,只能把孩子交給老人來帶,而老人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也會主動承擔起帶娃的責任。可是這個時候,婆媳矛盾就不免會顯現出來,不少惡婆婆的形象躍然紙上,但是婆婆們真的如兒媳形容的那樣「惡毒」嗎?有的婆婆有苦難言。
周阿姨今年年近六旬,兒媳懷孕8個月的時候,周阿姨就去伺候兒媳了,周阿姨變著法給兒媳做法,可是兒媳很挑剔,不吃豬肉、不吃芹菜、不吃香菜,周阿姨有時就會忘,兒媳表面沒說什麼,可是卻跟鄰居吐槽,說她一點都不盡心,還說她故意噁心她。孫子出生後,周阿姨天天伺候月子、照顧孫子,而孫子一生病,兒媳就對周阿姨冷言冷語,認為周阿姨沒照顧好,周阿姨只能忍著。
婆媳之間的矛盾並非不可調和,有時只是誤會而已,兒媳不理解婆婆的處事方式與原因,婆婆也不願意解釋,也不理解兒媳的生活模式,歸根結底就是代溝問題。在婆婆眼裡,兒媳很「壞」;在兒媳眼裡,婆婆很「惡」,如果兩個人總是用有色眼鏡看待對方,那矛盾必然不斷升級,最終影響的是家庭和諧,是孩子的成長。
婆婆不是親媽,別要求太多。
不管婚前婚後,兒媳與婆婆的關係如何,都要記住一點,婆婆不是親媽。親媽會在意你的一切,會了解你每一個小動作的含義,也會包容你的錯誤與任性,但是婆婆不會,婆婆也沒有義務這樣做,婆婆對兒媳的好,都是基於對兒子的好,所以不要對婆婆要求過多,要珍惜婆婆的付出。
婆婆是親奶奶,別懷疑用心。
無論怎樣,婆婆都是孩子的親奶奶,有血緣關係連接到一起,所以親奶奶一定不會故意傷害親孫子或者親孫女,如果孩子生病,兒媳不該指責婆婆或者懷疑婆婆的用心,婆婆內心也會自責,以後照顧孩子會更加用心。
婆婆是長輩,該理解並尊重。
婆婆是長輩,兒媳必須要用對待長輩的態度來對待婆婆,理解婆婆的舉動,並對婆婆表示尊重。婆婆是老人,肯定有和年輕人不一樣的想法或者生活習慣,兒媳要站在婆婆的角度思考,不要強求婆婆完全按照自己的模式生活。
婆媳相處應該均以尊重為前提,婆婆也要理解兒媳,如果兒媳提出建議,婆婆應該嘗試聽從,年輕人的想法未必是錯的,更能更貼合實際情況,各退一步生活會更加和諧、幸福。如果能夠嘗試換位思考,婆媳之間的矛盾一定會越來越少。沒有百分之百惡的婆婆,也沒有一直壞心眼的兒媳婦,家庭和諧依靠每一個人的理解與努力。
你覺得婆媳之間該以什麼模式相處呢?歡迎留言,一起分享。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青青留言,青青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陳青青說育兒】文章,青青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陳青青說育兒,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