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條躍進路,曾經繁華的軍工城,蘇式建築鐫刻紅色記憶

2019-05-13     獨家檔案

位於四川綿陽涪城區工區街道的躍進路,具有濃郁的蘇式建築氣息,也是一座城市的紅色記憶。如今,躍進路片區成為綿陽的歷史街區。

綿陽,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帶,地形起伏很大,西面的岷山山脈和北面的摩天嶺山脈,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最高點為平武縣與松潘縣接壤的岷山山脈第二峰,海拔5440米。

綿陽是國務院批准建設的中國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國防科研和電子工業生產基地,獲得過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杜拜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

半個世紀前,十萬建設大軍開赴綿陽,投入建設大會戰,中物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國營華豐無線電器材廠、國營涪江有線電廠等超過40個的國防科研院所和軍工企業布局在綿陽。

1958年,陝西籌建的796廠遷來綿陽,成為後來的國營華豐無線電器材廠,該廠是我國成立的第一家軍用連接器科研生產型企業,產品用於我國航天、航空、航海、電子裝備產業,擁有職工4000多人。

隨後,國營長虹機器廠、國營涪江機器廠、國營涪江有線電廠三家軍企,相繼落戶這裡。

華豐廠前的鄉村公路被逐漸擴寬,成為一條寬10米、長500多米的小街。正值大躍進的火紅年代,小街被稱為「躍進路」。

上世紀70年代末,當時的綿陽還是一個小縣城,躍進路附近繁華熱鬧,紅磚建築綿延不絕,4家工廠有職工上萬人,相當於一個軍工城。躍進路上的企業曾經占綿陽市生產總值的半壁河山。

上世紀80年代,躍進路上的4家軍工企業軍轉民。1982年,躍進路實施了第二次改造工程。1984年,國營長虹機器廠著手彩電生產線,成長為中國「彩電大王」。

1995年,躍進路進行第三次改造,拓建為全長約1200米、寬16米的瀝青路面。

如今的躍進路,坐落著一棟棟留有那個特殊年代印痕的紅磚建築,建築上斑駁的「毛主席萬歲」「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標語,讓人恍如隔世。

2012年,四川省省政府批覆的《綿陽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躍進路片區為綿陽僅有的兩個歷史街區之一。

2017年底,綿陽首批為41棟歷史建築掛牌,躍進路片區有多棟建築入選。

專家認為,綿陽躍進路,是歷史文化積澱、完整遺存保護、創意經濟潛力、工業遺產旅遊復合價值為一體的綿陽核心區最具創新條件的歷史文化街區。

按照規劃,未來的躍進路形成一軸三區的功能區劃。一軸,指形成躍進路工業文化體驗街;三區,即建設工業文化體驗園區、激情歲月生活文化體驗區及繁榮年代科技創意體驗園區。(圖片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N-k_2sBmyVoG_1ZZt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