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時使用真假音有什麼用

2019-11-14     自學唱歌

(一)真假聲混合運用可以修飾聲音

真假聲相結合能產生一種柔和,細膩的藝術效果。例如童安格與屠洪剛演唱的《生命過客》,前者採用純粹的真聲,而後者則用的是介於真假聲之間的混合聲來演唱。劉歡和齊秦演唱的《大約在冬季》也同樣有這樣的區別。童安格的《忘不了》,伍思凱的《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等等,這些使用的真假聲之間的轉換的方法,會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技巧和風格。朱哲秦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結尾處用假聲演唱的華彩段,都是流行歌曲中常見的真假聲運用的方法,惠特尼.休思頓《所有的愛都留給你》中先用溫馨的混合聲在中低音區輕輕哼唱,然後用挺拔高亢的真聲,逐漸推向高潮,乃至歌曲的最高點,突然改用極柔美的混聲。這些事例,都在演唱中運用真假聲混合來表現情感。

(二)真假聲混合還可以讓聲音更集中

想發出優美的假聲,關鍵是要有比較高的位置才可以,這樣聲音更容易集中,發聲原理像電燈泡中那根能發光的鎢絲一樣,發光時的燈絲,視覺上比原來粗上千百倍,其實仍細如毛髮,而聲源雖細如遊絲,聲音卻如燈光一樣能弱能強,控制自如,此時的聲音非常有穿透力,所以聲音比較集中。這種唱法是不需要很大的音量的,更不需要很大的嗓門,但在「集中」的問題上卻是非常嚴格的,只有產生被壓縮成針尖那樣一個「點」時,才能被聽者感覺到「磁性」,比如那些有功底的歌星,他們即使在唱弱聲時,仍隱約感覺到他的「質」。在沒有電聲擴音的年代,一個真正有方法的歌唱家在唱半聲時,不論唱得有多弱,聲音仍能送到劇場的每一個角落,這才叫真功夫。

魯迅先生說過:「比較是防止受騙的最有效的方法。」西北風唱法音量、力度都很大,可惜生命力不強,原因在哪裡呢,就在音量雖大,但是音不集中,這是非常大的缺點。如今雖有電聲擴音,但不集中的聲音效果就是比不過集中的聲音。不論男女,不論音樂形式,用生理機能說,就是除了低聲區外、中高聲區都應該用「制止的聲帶」(或叫做壓縮聲帶)作為發生基礎來歌唱,也就是始終要有或真或假的混聲來歌唱。

(三)真假聲混合唱法有利於保護嗓子

歌手們一直都最關注如何保護嗓子的問題,通常他們不吃酸、辣、冷這樣的食物,而且歌手的飲食起居也必須要符合平常人的衛生習慣,這些都對保護嗓子有一定的作用,但都不是直接手段。我認為嗓音的保護方式不僅在於生理的保護,還應該注意歌唱的技巧,因為正確的發聲方法是進行嗓音保健的基木手段,這種手段對任何一種唱法都是真理。比如說那些沒有經驗的歌唱者在他們唱抒情歌時,總會出現不自覺的把聲帶鬆掉的情況。在唱勁歌時,他們會拚命「壓」聲帶,在唱暗音色時,把聲音包起來,唱亮音時,把喉隴逼緊,演唱時習慣的愛「攀」高音,一到高音明顯表現出聲嘶力竭。

這不僅完全損傷嗓子而且甚至扭曲了音樂的真正內涵,並且對嗓子的傷害是極大的。我們要認識到唱歌其實跟學習任何一門樂器一樣,都需耍有一定的要求,唱歌就是把你自己的歌喉當作一種樂器去演奏,如果沒有掌握好適當的演奏技巧的話,那是不可能發出優美的聲音的,甚至嚴重的還會出現琴弦斷裂的現象·要達到好的演唱結果,學好真假聲的混合唱法是非常重要的

也可以說,高明的真假聲混合唱法是演藝生涯長壽的保證,特別是以高音見長的歌手,因為發真聲時全部聲帶都在振動,參與振動的聲帶就比運用混合聲的時候長了很多,這樣想要發出高音就必須花費巨大力量,送出更強勁的氣息。

再好的天賦都禁不起長期折磨,從以上意義來說,真假聲的混合唱法是保護嗓子其中之一。

關注公眾號:wyxcg8 每天送你一篇實用、有效的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LO3cm4BMH2_cNUg6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