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27歲男子按摩後身亡!這些部位不能亂碰,很多人都不知道

2019-10-28     廣東衛生信息

小西碎碎念

脖子痛很常見,很多人都有按一按,敲一敲的習慣。但最近看到一條新聞,感覺驚呆了!原來脖子不是想按就能按的!作為連接大腦和身體的部位,它其實很脆弱,否則可能導致中風,甚至死亡。那脖子具體有哪些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綜自科普中國、中國新聞網、健康濟寧、河北衛生健康及網絡

如今,想要找出一條好脖子,太難了。久坐、低頭玩手機,已經給太多人的脖子造成了壓力。據研究,低頭玩手機會讓頸椎負重27公斤,約一個六七歲小孩的重量。

所以脖子痛也就很常見了。很多人都有按一按,敲一敲的習慣。但前幾天看到一條新聞,驚呆了!

不是所有的脖子痛,都是「頸椎病」,想按就能按的!

而且脖子作為連接大腦和身體的部位,其實很脆弱,有一個部位千萬不能隨便亂按,否則可能導致中風,甚至死亡。那脖子具體有哪些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一、脖子痛分哪幾種?

01 頸椎病引起疼痛

雖然頸椎病可以使用按摩、牽引等保守治療的方法,但「頸椎病」有很多的分類。

比如脊髓型頸椎病,是最為嚴重、兇險的類型之一,如果施以外力不當,可能會導致患者癱瘓甚至是死亡。

如果懷疑是頸椎病,一定要儘早去專科(骨科、神經內科)就診,明確病因。

02 頸部肌肉緊張或筋膜炎

頸部肌肉等的損傷、炎症,主要是由坐姿、睡姿不正確等引起的。

因此,這種情況是可以進行輕按,或者毛巾熱敷的。

但注意,千萬不能生硬強掰或旋轉頸部,更不可強求掰出響聲。

03 其他原因

脖子痛還可能是一些比較罕見的原因導致的,比如頸椎部位的腫瘤、心梗、頸椎細菌感染等。

這些病因雖然很少見,但一旦出現就會造成很大危害。

這些情況下是不能自行治療,一定要有所警惕,為此我們總結了幾點,出現以下症狀時,一定要儘早或立即就醫。

二、出現哪些情況一定去醫院?

脖子痛,應立即去醫院的情況:

伴有發燒、頭痛、僵直; 從高處墜落、車禍等外傷後出現的脖子痛;伴有呼吸短促、出汗、噁心嘔吐等。

脖子痛,下列情況儘早去醫院:

緩解5-7天後仍不見好轉;伴有上肢(手臂、手掌)發麻、下肢麻木、無力等;伴有呼吸、吞咽困難;已經影響到正常工作生活;伴有大小便失禁。

此外,常年吸煙飲酒、肥胖、運動較少以及老年人,也要注意。因為這些人的頸部血管壁上很可能有一些斑塊,對頸部按壓可能會導致這些斑塊的脫落導致中風的發生。

三、脖子為什麼不能隨便碰?

脖子很重要,但卻只有7根骨頭組成頸椎來支撐大腦,因此又極其脆弱。大腦80%的血液都是由頸動脈輸送的,一旦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此外,脖子上還布滿了各種神經以及淋巴結,是調節人體機能和抵禦疾病的重要防線。

在脖子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位,即使很健康的人,這個部位也絕不能隨便亂碰!它就是「頸動脈竇」。

頸動脈竇位於脖子兩側,大概與喉結齊平,距離5-6厘米的位置。

它是血壓的壓力感受器,當血壓升高時,它會調節心臟、血管,使其下降,反之亦然。因此,頸動脈竇受到一定壓力時,會導致心跳降低、血壓下降,甚至能引發暈厥。如果壓力過大,時間過長,甚至有可能導致死亡。

四、身上還有哪些部位是不能碰的?

生命很頑強,卻也很脆弱。除了頸動脈竇之外,還有哪些特別的地方是「碰」不得的。

1 太陽穴

這是顱骨最薄弱的部分,並且在太陽穴下方,存在著大腦中動脈。如果遭到猛擊,有可能會造成血管破裂,導致顱內大出血。

2 後腦勺

裡面有負責控制人體呼吸、心跳功能的腦幹,是人體的「生命中樞」。若遭到猛擊,會引起致命的腦幹出血。

3 淺表的動脈

一些動脈,所處位置靠近體表,比如處於上臂的肱動脈和大腿根部的股動脈。

這些動脈比較容易受傷,導致大出血,當出血量超過人體血量的30%時,即可危及生命。

4腎臟

腎臟易受傷,如果傷勢嚴重,導致腎破裂,還可引起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五、脖子痛如何緩解?

既然脖子不能隨便碰,所以這裡提供幾個小建議,能夠幫助你在日常養成好的習慣,緩解脖子疼痛。

1 全面活動

坐了一會之後,不僅僅是要活動脖子,也要活動一下腰背和肩膀(伸伸腰、轉轉肩膀等)。但幅度要適當,不可過大。

2 注重鍛鍊頸部肌肉

端正坐姿,收緊下巴,雙手交叉放在脖後,給脖子一個前推的力量,脖子儘量保持不動來對抗手的推力。保持10秒左右,每天20-30次。

3 保持正確的姿勢

站著、坐著、躺著,都要有個正確的姿勢,才能最大限度的放鬆頸椎。

4 適當的仰頭運動

經常抬頭,適當進行一些仰頭的運動,如打羽毛球、籃球、放風箏等。

所以脖子太重要了,千萬別以為痛就是頸椎不好,也別隨便自己按摩。

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譚華英 責編:陳廣泰

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

記得分享給家人朋友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IsGXG4BMH2_cNUgNX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