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保健不能千篇一律

2019-10-09     家庭中醫藥雜誌

更年期保健不能千篇一律

北京/天海

更年期綜合徵,中醫一般稱為絕經前後諸症,顧名思義,是女性在絕經前後易出現的心煩、眩暈、耳鳴、潮熱、汗出、易怒、焦慮、健忘、失眠、浮腫、納呆、便溏、月經紊亂等一系列症狀的統稱。更年期綜合徵是女性機能及卵巢功能由成熟到衰退過程中,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機體不能迅速適應這一變化而表現出的一組症候群。我國更年期女性相關疾病發病率高,家庭、社會中也對於更年期綜合徵的調理比較重視,相關保健品的廣告屢見不鮮。要知道,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每個人個體情況不同,即使是看起來相似的煩躁不安,也有可能是不同病機導致的,所以更年期的保健與治療也不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

最常見的肝腎陰虛證,主要表現為五心煩熱、頭暈、耳鳴、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可能伴有口乾舌燥、月經周期紊亂、量或多或少或淋漓不斷,舌質紅、苔紅而少。宜選六味地黃丸搭配百合更年安顆粒進行調理。

出現潮熱盜汗、口乾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等在腎陰虛症狀之上加之火旺之症屬陰虛火旺型更年期綜合徵,則可以選擇知柏地黃丸搭配更年寧進行調理。

出現心悸氣短、脈微自汗、津液不足、精神煩躁以及便秘等氣陰兩虛症狀的朋友可以選擇服用生脈飲進行調理。

如果是表現為易煩躁、激動、發怒,伴有頭暈耳鳴、胸脅脹痛,舌紅或暗的肝鬱氣滯證。宜選加味逍遙丸進行調理。

如果有腰膝酸軟、形寒肢冷、帶下清稀或性慾減退、尿頻失禁、小腹冷脹、腹滿納差、大便溏薄、下肢浮腫,舌淡胖等症狀,體質平時偏寒,則是脾腎陽虛證。宜選桂附地黃丸、金匱腎氣丸搭配附子理中丸等進行調理。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編輯:秀瀧

投稿郵箱:jtzyy@126.co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F-bs20BMH2_cNUgnm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