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把《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又翻了一遍,依舊很受益。
有人還不知道洛克菲勒嗎?
他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位億萬富翁,美國歷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巔峰時期曾壟斷全美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
他還說過一句超級著名的話:「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剩,丟在沙漠中,只要有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整個王朝。」
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寫了38封信,揭示了關於成長、修身、處世和財富的秘密,超級值得讀。
精選了幾點,分享給你們。
01 運氣靠策劃
我是典型的積極性人格,不相信天降的好運氣,也從來不羨慕天降的好運氣。
我覺得走運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除非是你自己創造了運氣。
這本書第一個戳中我的點,就是洛克菲勒說,運氣是可以設計、可以策劃的。
他想要馴服整個石油業。
一開始資金不足,他就組建了股份公司,吸引大批投資,很快就以近百萬的資產,成立了標準石油公司。
第二年的時候,資本擴張了三倍半,等一個動手時機。
時機源於石油行業的崩潰和混亂,當時90%的煉油商們都被日益劇烈的競爭壓垮,不得不把廠子賣掉。
他下手的第一步,就是用40萬的美元,吃掉了根本不值這個價的一家石油公司,鞏固地位。
隨後不到兩個月,他將剩下的22家競爭對手收入囊中。
三年,他征服了其他地方的煉油商,一躍成為全美煉油業的唯一主人。
雪球越滾越大,借到了東風,成功之勢,不可擋。
大家都遇到了這個機會,但只有他一個人抓住了。
就算是運氣,那也是步步為營的運氣。
洛克菲勒的人生,永遠都是主動出擊。
如他所說,不依靠天賜的運氣生活,但是依靠策劃運氣而成功。
02 別讓精神破產
兒子約翰最近悶悶不樂,因為自己投資損失了一百萬。
洛克菲勒寫信安撫,我能夠理解你感受到的恥辱和羞愧,可你大可不必這樣,一次失敗並不能證明什麼,更不會令你貼上無能者的標籤。
他重新闡釋了失敗。
第一,失敗才是永恆的主題,成功是少見的。
第二,別讓避免失敗成為人的做事動機,這非常可怕,甚至是種災難。因為害怕失敗就不敢冒險,會錯失機會。而機會,本就稀少且珍貴,哪裡經得起錯過。
第三,失敗是件好事,失敗是邁向更高地位的開始。
你可以投資破產,但不能夠宣告精神破產,精神破產意味著被失敗打倒。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沒有這股子力量,愛迪生根本不會嘗試第一萬零一次,失敗的一萬次就是他人生的終點。
百鍊成鋼,煉的就是精神力、意志力、自信力。
03 你只能相信你自己
商場是最具爾虞我詐、信任程度最低的地方。
前面提到說,洛克菲勒在石油業的混亂時期,買下了很多煉油廠。
但有些廠主,拿到了錢之後,不顧及協議,重操舊業。
說好的收購,被單方面毀約,讓洛克菲勒大失所望。
這樣的事情多了,他就總結出教訓:只能相信自己,只有這樣,才不會被人矇騙。
他感慨利益的威力:利益似乎是無堅不摧的,它能夠把本來能平靜度日的人、種族、乃至於國家拉到一起,隨後刺刀見紅。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所以不要拿利益去考驗別人的真誠,更不要不信自己轉而去信別人。
自己才是最值得信任的對象。
你要對自己足夠誠實,進而做到足夠的自我信任。
04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不要去吃免費的午餐。
人生之所以會栽進那麼多的坑,就是因為我們總是想要得到自己匹配不上的東西。
希望它們唾手可得,希望自己不勞而獲。
我上學期間曾經聽一個朋友說,他考試之前從來不緊張。
我說怎麼做到的?
他說,因為我從來都不覺得我需要得到高分,我只需要拿到跟我實力相當得分就可以了,我沒有期待,所以沒什麼好緊張的,我知道我的水平大概是多少。
這種心態極好。
他不會被考試輔導班騙,也不會被迷信活動騙,由此減少了非常多上當受騙的機會。
他知道付出跟收穫,是等價的。
也不要給別人免費的午餐。
洛克菲勒講,如果你想讓一個人殘廢,只需要給他一副拐杖,再等上幾個月就可以了。
因為每個人在娘胎里,就有被照顧的需求。
在他看來,資助金錢,授人以魚是一種錯誤的幫助,因為這會讓人失去節儉、勤奮的動力,變得懶惰、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
更為糟糕的是,這否定了一個人的尊嚴,極不道德。
沒有免費的午餐,它是一個真理。
我們都知道卻不相信,或者說,知道卻總抱有僥倖。
05 侮辱有時可以催人奮進
洛克菲勒有一張珍藏了多年的中學同學合照,那張照片里沒有他,有的只是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
聽老師說要拍照的時候,中學的洛克菲勒非常興奮,因為對貧困的小孩而言,這種機會很奢侈。
他甚至想好了,要回家跟媽媽說:「媽媽,我照相了,是一位專業的攝影師拍的,拍得棒極了!」
可是那個專業攝影師跟老師說,「你能夠讓那個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麼?他的穿戴實在顯得太寒酸了。」
這種侮辱,真的讓人臉發燒。
難能可貴的是,故事裡的男孩,沒有生氣,沒有自憐,也沒有怨恨父母。他知道父母為了讓自己受到良好的教育,已經費盡心力了。
他在心中緊握著雙拳,向自己發誓:總有一天我要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他做到了,並且寫下:侮辱有時可以催人奮進。
臥薪嘗膽,三千越甲,是真可吞吳的。
06 永遠做策略性思考
垂釣者和漁夫的區別在於:前者用來解決的方法按部就班,魚線加魚餌,過於簡單,釣魚的範圍受限;後者張開網去捕魚,最終收穫的魚量很多,漁夫從中選出自己想要的那條。
洛克菲勒表示,自己是漁夫。
他在做決定之前,會竭盡創意,考量儘可能多的可行性方案,並且積極地去嘗試各種選擇。
最後從中挑揀出最好的選擇。
因此,他總是能夠捕獲到大魚。
漁夫做的是策略性思考,彈性而不死板、長遠而不短視、多方面而不單一。
面臨困境的話,更容易突圍。
上述六點,只是書的部分內容。
這些信,是洛克菲勒寫給他兒子的,他們家族富過了「六代」,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
輝煌延續,大抵與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
每個人都可以讀,我們並不是要成為百萬富翁,我們只是不想要荒度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E-jl3UBjdFTv4tAP_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