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震盪邊消化邊蓄勢

2019-08-16     短線打板王

外圍市場哀鴻遍野,昨日A股卻走出了獨立行情,上演了一出低開高走的好戲。昨日A股三大股指全線低開,隨後在醫藥、科技等板塊的帶動下,午後三大股指悉數翻紅,滬指2800點失而復得。周四市場的強勢表現是有點出乎意料,但這並不改變目前市場相對的頹勢,因為僅憑一日的走勢說明不了太多的問題。兩市成交依舊較為低迷,滬指近期也一直在1500億上方徘徊。與此同時,短期的諸多不確定性依舊存在,導致近期存量資金博弈而增量資金遲遲不入市。因此在操作上,此前已經減倉的投資者可繼續保持觀望,待市場反向確定之後再做定奪。但是,下半年股市不會很糟糕,資本市場在金融體系中的分量在提升,市場整體估值不貴。中證500指數仍相對更便宜,下跌空間不大。就市場機會而言,關注高分紅盈利穩健的企業,同時關注二線藍籌的機會,特別是未來帶有科技屬性的企業。

今日財經要聞:一、關稅稅則委員會:中方將不得不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二、數據顯示繼6月IPO過會率降至70.58%後,7月IPO過會率降至63.64%,這折射了監管部門在保持IPO常態化的同時,繼續強調從嚴審核,將好中選優的IPO理念落到實處。三、下周一修訂後的兩融新規將正式實施。券商如何把修訂後的規則落實到業務中成為當前行業關心話題。四、新版杭州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始實施增加信用懲戒手段。五、北京市發布金融、文化旅遊等多領域擴大開放三年行動計劃。六、歐股普跌;美股漲跌互現,道指漲0.39%,納指跌0.09%,標普500指數漲0.25%;金價續創逾六年收盤新高。七、科創板投資又添新途徑,國內首隻科技ETF今日上市。

市場回顧:隔夜外圍市場哀鴻遍野,美股暴跌800點,歐股大幅走低。周四亞太股市同樣風聲鶴唳,日韓股市走低。令投資者意外的是,向來跟跌不跟漲的A股卻獨善其身,表現出了十足的抗跌性,上演了一出低開高走的好戲。其中滬指2800點失而復得,創業板指漲逾1%。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2815.80點,上漲6.89點,漲幅0.25%,成交額1736.71億元;深成指報9009.68點,上漲43.21點,漲幅0.48%,成交額2202.70億元;創業板指報1555.77點,上漲19.11點,漲幅1.24%,成交額751.95億元。北向資金今日合計凈流入1.38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6.98億元,深股通凈流入8.36億元。

技術分析:受外圍市場暴跌情緒傳導,昨日開盤A股三大股指全線低開,滬指最大跌幅一度近2%,盤面上僅有黃金股逆市上漲。不過,與昨夜美股斷崖式下跌不同,早盤醫藥股率先發力,助推創業板指強勢翻紅,隨後滬指跌幅也逐漸收窄。午後,軟體、半導體概念等科技股集體起舞,帶動股指持續走強。截止收盤,三大股指全線翻紅,創業板漲超1%,滬指重返2800點上方。由均線形態角度來看,上證指數處於5日及250日均線以上,多方的強勢格局正在回歸,另外5日均線開始拐頭向上,後市行情或沿5日均線震盪上行。由近期指標來看,KDJ已經三線發散向上,金叉效應顯現,MACD綠柱正在縮短。就目前情況來看,前期滬指構築的2800~3050點箱體被擊穿,形成反制,需要時間來消化壓力。雖然在指數連續下行風險釋放以及估值優勢支撐下,市場中長期已經跌出了機會。但在當下市場未企穩之際,還是保持觀望,等待指數方向明確之後再做具體的定奪。基於這個觀點目前強調最多的還是三大關鍵點:即一是控制總體半倉。二是用少量資金在震盪箱體的低、高位反覆低吸高賣;三是市場完成5浪下跌有望構築真正的底部,儘管現在還不能確定C浪已進入末期,但在政策信號不斷強化的背景下,可以考慮提前分批低吸布局,同時兼顧小區間波段反向操作,真正重倉介入機會仍建議繼續等待C浪末期的重要買入信號。另外,以目前A股市場3000多隻個股這樣的龐大數量,加上監管日趨嚴格和規範,這樣的大背景下,再寄望A股市場整體迎來同漲共跌的行情,顯得極不現實。對於理性的投資者而言,精選板塊和個股操作才更可取。而在具體的操作中,長線不妨重點鎖定以5G為主線的高科技個股,只要公司是某領域的龍頭,掌握著核心技術,同時估值也在合理區間,就值得長期持有。而在中短線的操作上,則可以結合當前的盤面特點,如果有大規模的資金湧入這一板塊,就不妨在控制倉位的基礎上,適量介入技術面上形態較好,同時業績具備支撐的個股操作。

綜合分析: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倒掛現象,結合美聯儲近期不夠鴿派的降息,導致美股降息後的大跌,加上2018年的貿易紛爭,都指向作為美國經濟晴雨表的美股,在歷史高位已經表現出「腿軟」的跡象。如果美股進一步下跌,對全球市場還是會有一些影響,畢竟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不過8月15日上證綜指、恒生指數的表現強於預期,因此投資者不必建立起美股與A股共進退的邏輯。事實上,近期與A股聯動性更強的是美元離岸人民幣匯率變化。在三季度沒有利好數據落地的前提下,A股可能難以出現持續放量大漲。同時,如果三季度經濟增速不及預期,不排除央行在四季度啟動降准降息。

熱點展望:上一輪創新周期中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催生了一批科技龍頭,這一次5G等主題有望作為創新周期的主線,從通信拓展到萬物互聯,同時在挖掘國產替代潛力的大背景下,從整體提高中國科技產業硬核實力。這些細分龍頭科技股未來兩三年在兩個層面實現確定性的可能性更大,一是行業景氣度復甦的持續性,二是個股業績表現超預期,進而享受被納入未來核心資產範疇後的溢價效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2Z4mWwBvvf6VcSZ0S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