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抱抱我」,五歲女孩被親媽虐待去世,閉眼前的話讓人淚目

2019-11-14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養兒方知父母恩,兒行千里母擔憂,這些耳熟能詳的話語似乎一直告訴我們,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像涓涓細流,永遠都不會枯竭。但很少聽到有人歌頌孩子對父母的愛,特別是對於小小的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的整個世界,在我看來,他們對父母的愛才是真正無條件的。

案例

五歲的女孩小梅在家經常被親生母親虐待,有一天,鄰居發現女孩哭聲尖銳,於是想要上門勸阻,但當她們抵達時發現女孩已經瀕臨死亡,只是在她奄奄一息的時候嘴裡還念叨著:"媽媽,媽媽抱我"。

我時常在想,一個被媽媽虐待致死的女孩為什麼在奄奄一息的時候還渴望母親的懷抱呢,這種情況是不是個例。後來我回到老家,我媽跟我說隔壁住的那個女人經常打罵她的孩子,有一天一大早我親眼見到那個女人打罵孩子的場景,她拍桌子,拿工具,打孩子,把孩子推開,但是被打的孩子卻一直緊跟著她,想跑過去抱住她的腿,哭聲里滿滿都在祈求媽媽不要生氣,不要打她。

其實每當父母打孩子、吼孩子的時候,孩子心裡是很害怕的,一心只想得到父母的原諒,無論如何他們會認為自己真的錯了,而且願意相信父母是為自己好。

分析

為什麼父母要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

1、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

"棍棒之下出孝子",類似的還有"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由此可見,棒打孩子是中國人教育孩子的傳統方式,他們相信只有打孩子才會聽話,才會成才。所以覺得打孩子是理所應當。

2、失去了理智

我們都知道,孩子天生愛玩,愛鬧,幾乎需要父母時刻關注著,24小時帶孩子的差事比工作8小時還痛苦,所以當孩子不聽話時,父母很容易失去耐心,希望通過打罵的方式恐嚇孩子,以便更快的讓孩子聽話。

3、父母不負責任

這種情況是少數,畢竟大多數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像案例中把自己孩子毆打致死的案例,只是個別極不負責任的父母會做的,她不僅不負責任,還失去了最基本的人性。

如何不打罵又能教育好孩子

1、 多自省,學會情緒控制

情緒是一把刀,當你對著別人發火時,其實是向對方身上劃了一刀。孩子由於年紀尚小,願意選擇相信父母,愛父母。但是過度的打罵終究會在他們心靈深處留下陰影。

所以父母要時常自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學會控制情緒,只有在恢復理智的時候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2、 和孩子多溝通

其實孩子是能夠聽的進去父母的話的,但首先父母自己得有耐心,告訴孩子犯的是什麼錯誤,會造成什麼影響,孩子不聽話時,先別發火,可以讓他面壁思過,讓彼此都冷靜下來之後再溝通。

總結

父母有權利自己要不要生孩子,但是孩子沒有權利選擇誰來當自己的父母。他們赤裸裸的被帶到這個世界,無條件的愛著自己的父母,所以為人父母應當保護好他們天真的愛。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qKaaW4BMH2_cNUgKdFh.html